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75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涉及电力设备检测领域,该负载柜包括柜体,柜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电阻支路,若干电阻支路相互串联,且每个电阻支路上均并联有开关电路,不同电阻支路的电阻值不相同,电阻支路由至少一个陶瓷电阻并联而成,相邻陶瓷电阻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间隙;第三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相互串联的实心电抗,相邻实心电抗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间隙,第四隔板的顶部设置有风扇,风扇水平放置,当风扇开启时,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二散热间隙向第一散热间隙流动,对陶瓷电阻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重较轻,运输难度较小。较小。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

技术介绍

[0002]模拟负载柜(负载箱)是一种用于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电力传输设备进线检测的设备,使用模拟负载柜能够避免备用机组/电源启动/初次使用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为新机组带载能力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0003]现有的模拟负载柜(通常包括大量的电抗、无感电阻和电容,无感电阻通常使用电阻带绕制而成,制作工艺较繁杂,制作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自重较大,同时,还需要在无感电阻上覆盖陶瓷块以增加其绝缘性能,导致模拟负载柜的重量较大,运输难度大且运输成本较高;同时,无感电阻和电抗的体积均较大,不仅导致负载柜整体尺寸较大,而且增加散热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能够降低成本。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电阻支路,若干电阻支路相互串联,且每个电阻支路上均并联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将模拟负载接入相对应的电阻支路,不同所述电阻支路的电阻值不相同,所述电阻支路由至少一个陶瓷电阻并联而成,所述陶瓷电阻竖直设置,相邻陶瓷电阻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间隙;
[0007]所述第三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实心电抗,所述实心电抗相互串联,相邻实心电抗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间隙,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水平放置,当所述风扇开启时,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二散热间隙向第一散热间隙流动,对所述陶瓷电阻进行降温。
[0008]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柜体内的温度,所述温度感应器、风扇的开关均与一控制器连接,当所述温度感应器感应的温度大于45℃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风扇的开关开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支路上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所述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支路的阻值分别为:0.16Ω、0.32Ω、0.65Ω、1.25Ω、2.5Ω、5Ω、10Ω、20Ω、40Ω。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电阻的阻值为3.75Ω、12.5Ω、20Ω、20Ω、40Ω、0.16Ω、1.26Ω。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与陶瓷电阻相对应之处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陶瓷电阻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能够卡入安装卡槽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实心电抗的顶部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5~30c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与第三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间隙设置在第一散热间隙的下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中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柜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电阻支路和实心电抗,若干电阻支路相互串联,且每个电阻支路上均并联有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用于将模拟负载接入相对应的电阻支路,不同电阻支路的电阻值不相同,电阻支路由至少一个陶瓷电阻并联而成,陶瓷电阻竖直设置。陶瓷电阻能够有效降低电阻支路的体积,进而有效降低负载柜的体积,同时,陶瓷电阻表面涂覆有陶瓷层,本身的感抗值较小,能够达到无感电阻的标准,不需要再另外设置陶瓷块来降低感抗值,进而有效降低了负载柜整体的重量,降低了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本技术选用实心电抗替代现有的空心电抗,能够缩小电抗所占用的空间,有效降低负载柜的体积,减小运输空间,降低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
[0018](2)本技术中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相邻的陶瓷电阻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间隙,相邻实心电抗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间隙,第二散热间隙设置在第一散热间隙的下方,第四隔板的顶部设置有风扇,风扇水平放置,当风扇开启时,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二散热间隙向第一散热间隙流动,对陶瓷电阻进行降温,能够有效提高陶瓷电阻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柜体内设置温度感应器,在电阻支路上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通过温度感应器感应柜体内的温度,当温度感应器感应的温度大于℃时,控制器控制风扇的开关开启;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用于监测电阻支路中的电流,并在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启动计时,当计时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控制器控制风扇开启,对陶瓷电阻进行降温,在为陶瓷电阻提供较好的运行环境的情况下,延长陶瓷电阻的运行寿命,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柜体,2

第一隔板,3

第二隔板,4

第三隔板,5

第四隔板,6

陶瓷电阻,7

第一散热间隙,8

实心电抗,9

第二散热间隙,10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包括柜体1,柜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和第四隔板5,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电阻支路,若干电阻支路相互串联,且每个电阻支路上均并联有开关电路,开关电路用于将模拟负载接入相对应的电阻支路,不同电阻支路的电阻值不相同,电阻支路由至少一个陶瓷电阻6并联而成,陶瓷电阻6竖直设置,相邻陶瓷电阻6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间隙7。
[0023]第三隔板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实心电抗8,实心电抗8相互串联,相邻实心电抗8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间隙9,第二散热间隙9设置在第一散热间隙7的下方,第四隔板5的顶部
设置有风扇10,风扇10水平放置,当风扇10开启时,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二散热间隙9向第一散热间隙7流动,对陶瓷电阻6进行降温。
[0024]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上与陶瓷电阻6相对应之处设置有安装卡槽,陶瓷电阻6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能够卡入安装卡槽内,实心电抗8的顶部与第二隔板3之间的距离为15~30cm,风扇10与第三隔板4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0025]柜体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柜体1内的温度,温度感应器、风扇10的开关均与一控制器连接,当温度感应器感应的温度大于45℃时,控制器控制风扇10的开关开启;电阻支路上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电流感应器和计时器均与控制器连接,电流感应器用于监测电阻支路上的电流值,并在电流值达到设定电流如80A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计时器启动计时,当计时时间超过预定时间如20s时,控制器控制风扇10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和第四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电阻支路,若干电阻支路相互串联,且每个电阻支路上均并联有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将模拟负载接入相对应的电阻支路,不同所述电阻支路的电阻值不相同,所述电阻支路由至少一个陶瓷电阻(6)并联而成,所述陶瓷电阻(6)竖直设置,相邻陶瓷电阻(6)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间隙(7);所述第三隔板(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实心电抗(8),所述实心电抗(8)相互串联,相邻实心电抗(8)之间设置有第二散热间隙(9),所述第四隔板(5)的顶部设置有风扇(10),所述风扇(10)水平放置,当所述风扇(10)开启时,气流自下而上通过第二散热间隙(9)向第一散热间隙(7)流动,对所述陶瓷电阻(6)进行降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陶瓷电阻的模拟负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柜体(1)内的温度,所述温度感应器、风扇(10)的开关均与一控制器连接,当所述温度感应器感应的温度大于45℃时,所述控制器控制风扇(10)的开关开启。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逸张效忠唐民军谭松金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电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