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67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包括起泡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曲柄和旋转件,旋转件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曲柄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起泡框水平固定安装在曲柄的活动端,旋转件固定安装在曲柄的固定端。这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用于在泡泡液槽的内外侧进行翻转,具有更强动感,并且避免将泡泡液带出泡泡液槽。将泡泡液带出泡泡液槽。将泡泡液带出泡泡液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泡泡机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泡泡机的基本吹泡原理是将起泡框浸入泡泡液取出后,利用风扇等吹风装置从蘸满泡泡液的起泡框的一侧进行吹风,从而形成泡泡并从起泡框的另一侧吹出。传统泡泡机的吹泡机构通常包括泡泡液槽、旋转装置和吹风装置,泡泡液槽设置在旋转装置的下方,吹风装置设置在旋转装置的后方,起泡框设有一根框柄,多个起泡框通过框柄插接在旋转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
[0003]在进行吹泡时,旋转装置驱动各个起泡框绕旋转中心(例如中心转轴)作圆周移动:起泡框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从上向下逐渐浸入泡泡液槽中,当起泡框处于最低位时,完全浸没在泡泡液槽中;再随着圆周运动从下往上逐渐离开泡泡液槽,当起泡框处于最高位时,起泡框的框体对准吹风装置的出风口,吹风装置对起泡框吹风生成泡泡。
[0004]但是,这种旋转式的吹泡方式,起泡框在旋转的时候,只做周向运动,缺乏动感,另外,起泡框会不断的将泡泡液从泡泡液槽里头带出,一方面容易造成泡泡液溅射弄脏泡泡机的内部,另一方面溅起的泡泡液也可能会被吹风扇构直接吹出泡泡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这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用于在泡泡液槽的内外侧进行翻转,具有更强动感,并且避免将泡泡液带出泡泡液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包括起泡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曲柄和旋转件,旋转件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曲柄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起泡框水平固定安装在曲柄的活动端,旋转件固定安装在曲柄的固定端。
[0007]本说明书所述的翻转式泡泡机,其风扇设置在泡泡液槽的下方,吹风风向为垂直向上。
[0008]上述固定端在起泡框的翻转过程中,不发生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上述活动端随着旋转件的驱动发生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从而带动起泡框进行翻转。
[0009]起泡框通过曲柄与旋转件连接,当旋转件向前滚动180
°
时,起泡框相应的向上并向前翻过180
°
并翻转;当旋转件向后滚动180
°
时,起泡框也相应的向上并向后翻过180
°
并翻转。将旋转件安装在泡泡液槽的边缘,通过旋转件的前后翻滚,使起泡框在泡泡液槽边缘的两侧(即泡泡液槽内外)来回翻转。起泡框处在泡泡液槽边缘的内侧时,在水平状态下蘸满泡泡液,在逐渐泡泡液槽外侧翻转的过程中,多余的泡泡液有足够的时间滴落回泡泡液槽中,大大降低起泡框在翻转过程中将泡泡液的带出量;起泡框翻转至泡泡液槽边缘的外侧时,框面处在吹风装置的上方,处在泡泡液槽下方的吹风装置对起泡框吹风形成泡泡。
[0010]上述旋转件在竖直面内滚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比如旋转件通过一滚动轴与现有的一些驱动装置(比如伺服电机等)相连接,该驱动装置驱动滚动轴进行转动,又或者采用凸轮滚动、摩擦驱动等其他方式。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曲柄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第二水平段、第二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第一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水平段的内端作为所述固定端与旋转件连接,第一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的外端连接;第二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旋转件的转动轴线垂直,第二水平段的内端与第一竖直段的上端相连接,第二竖直段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段的外端相连接;第三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二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三水平段的内端相连接,第三水平段的外端作为所述活动端与所述起泡框相连接。前述内外端是以距离旋转件的距离为基准,靠近旋转件的视为内侧,远离旋转件的视为外侧。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件的横截面为圆形。驱动旋转件,使旋转件呈竖直状态下在水平面内前后滚动,从而实现起泡框的前后翻转。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件的周向上设有对分的平滑段和粗糙段。由于起泡框只需要进行向前或向后的180
°
翻转,将圆周面对分为平滑段和粗糙段,只驱动粗糙段进行前后滚动,粗糙段的摩擦系数比平滑段大,能够提高粗糙段在滚动时的稳定性,能够更精准的控制滚动幅度。
[0014]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件为半齿轮,所述粗糙段为沿所述圆周面均匀设置的多个啮齿。当所述旋转件采用半齿轮时,可在半齿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一个能够与其啮合的上齿轮和下齿轮,假设初始状态为半齿轮的啮齿段朝上、平滑段朝下,上齿轮逆时针旋转时半齿轮相应的顺时针转动,起泡框向前翻转,而由于处在下方的平滑段与下齿轮没接触,所以下齿轮的转动方向不会影响半齿轮的转动;当起泡框向前翻转180
°
后,半齿轮的啮齿段朝下、平滑段朝上,此时下齿轮顺时针旋转时半齿轮相应的逆时针转动,起泡框向后翻转,处在上方的平滑段与上齿轮没有接触。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起泡框包括框体和多片蘸液片,框体水平连接在所述曲柄的活动端,多片蘸液片沿框体的周向竖直设置在框体上。前述框体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甚至是其他不规则的封闭图形。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技术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用于在泡泡液槽的内外侧进行翻转,起泡框通过两端高度不同的曲柄与旋转件连接,通过旋转件的前后翻滚,使起泡框在泡泡液槽边缘的两侧来回翻转,具有更强动感;而且在逐渐泡泡液槽外侧翻转的过程中,多余的泡泡液有足够的时间滴落回泡泡液槽中,大大降低起泡框在翻转过程中将泡泡液的带出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结合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各标示为:1

旋转件(半齿轮),101

平滑段,102

啮齿段,2

曲柄,201第一水平段,202

第一竖直段,203

第二水平段,204

第二竖直段,205

第三水平段,3

起泡框,301

框体,302

蘸液片,4

泡泡支座,5

上驱动轮面,501

上啮齿段,6

下驱动轮面,601


啮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包括旋转件1、曲柄2和起泡框3;旋转件1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旋转件1采用半齿轮,半齿轮1的周向上设有对分的平滑段101和啮齿段102;曲柄2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曲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包括起泡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曲柄和旋转件,旋转件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曲柄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起泡框水平固定安装在曲柄的活动端,旋转件固定安装在曲柄的固定端。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泡泡机的泡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第二水平段、第二竖直段和第三水平段;第一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水平段的内端作为所述固定端与旋转件连接,第一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的外端连接;第二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旋转件的转动轴线垂直,第二水平段的内端与第一竖直段的上端相连接,第二竖直段的上端与第二水平段的外端相连接;第三水平段的延伸方向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勃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皮恩希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