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65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了一种儿童推车,其包括车架以及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座椅,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装置,且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允许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所述座椅包括左右两座椅架、设置于所述左右两座椅架之间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允许所述左右两座椅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所述两座椅架分别连接于两侧支架上,且每一所述座椅架均被设置为可与一侧支架可拆连接,前后转向后可与另一侧支架可拆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座椅相对车架可在前向设置与后向设置之间转换,而且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儿童推车的折叠操作很简便,折叠后的体积小。的体积小。的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儿童推车一般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以及设置于车架上的座椅,为使得车架折叠后体积小,有些车架被设置为包括左右两侧支架以及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之间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允许左右两侧支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转换,从而车架在折叠时,左右两侧支架可相互靠近,车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变小,从而体积小,便于存放、携带;当车架展开时,左右两侧支架相对远离。车架如此设置,虽然能使得车架本身折叠后体积小,但是设置于其上的传统座椅会受到限制,一是该种车架上的传统座椅不能前后换向,从而不方便照看儿童;再者,传统座椅的结构使得其不能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改变,从而在需要折叠或者展开车架时,需先将座椅拆下来,从而使得整个儿童推车的展开、折叠操作非常繁琐;再者,因为传统座椅本身不能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改变,从而座椅折叠后,其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还是与其展开时一致,体积还是大,从而使得儿童推车折叠后的整体体积还是大,不方便存放、携带。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以及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左右两侧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装置,且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允许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所述座椅包括左右两座椅架、设置于所述左右两座椅架之间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允许所述左右两座椅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所述两座椅架分别连接于两侧支架上,且每一所述座椅架均被设置为可与一侧支架可拆连接,前后转向后可与另一侧支架可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座椅架均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为可与一所述侧支架可拆连接,且其前后转向后可与另一侧支架可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两所述支撑件之间的支撑件连接装置,所述支撑件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允许左右两支撑件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座椅架还均包括下侧枢接于支撑件后侧的背靠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左右两所述背靠管之间的背靠连接装置,所述背靠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可允许两所述背靠管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座椅架还均包括下侧枢接于支撑件后侧的背靠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左右两所述背靠管之间的背靠连接装置,所述背靠连接装置被设置为可允许两所述背靠管在相对靠近与相对远离之间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一座椅支撑座,每一所述支撑件可与一侧支架的座椅支撑座可拆连接,且该支撑件前后转向后可与另一侧支架的座椅支撑座可拆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座前侧设置有前第一锁定部,后侧设置有后第一锁定部;对应的,所述支撑件前侧设置有前第二锁定部,后侧设置有后第二锁定部,且所述前第二锁定部与后第二锁定部均被设置为可与所述前第一锁定部配合,也可与所述后第一锁定部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一前后延伸设置的坐管、连接于所述坐管后侧的后固定座、活动于所述坐管前侧的操作件,所述后固定座上设置有所述后第二锁定部,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所述前第二锁定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枢接于所述坐管,且所述操作件上侧与所述坐管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下侧设置有所述前第二锁定部,所述操作件与坐管的枢接位置位于所述弹性件与前第二锁定部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座后下侧伸出于坐管后下端外,所述操作件下侧伸出于坐管前下端外,所述后固定座后下侧与操作件下侧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后第二锁定部与前第二锁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座上设置有前后两相互间隔的第一定位部,对应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被设置为可与其中一第一定位部配合,前后换向后可与另一第一定位部配合。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座上设置有前后两相互间隔的第一定位部,对应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被设置为可与其中一第一定位部配合,前后换向后可与另一第一定位部配合。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座上设置有前后两相互间隔的第一定位部,对应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且所述第二定位部被设置为可与其中一第一定位部配合,前后换向后可与另一第一定位部配合。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1、15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支撑座上还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端设置有往下凹陷且前后贯穿的定位槽,所述支撑件可相对上下、前后移动穿设于所述定位槽,且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前第一锁定部与后第一锁定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军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贝聪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