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2608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座位平台和座位等,该车架包括前脚组、后脚组、手把组、前轮和后轮等,主要设计了能单独操作折叠的座位、车架和手把组,以此提升使用安全性;而且,座位和座位平台还能共同折叠并拢在车架内,故具有体积小巧规整、外形美观、收纳携带方便等优点;另外,手把组能相对折叠后的前、后脚组进行单独展开伸长,方便折叠车架的拖行和提升搬移方便性,以及在每侧的前脚组下端均设有前轮自动定向销,它能受前、后脚组的折叠并拢而锁定前轮转动或受前、后脚组的展开而解锁前轮转动,从而在不影响婴儿推车展开后灵活转动使用前轮的基础上,又能防止前轮在婴儿推车折叠时处于自由转动状态而导致意外碰撞损坏。外碰撞损坏。外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具体是指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0002]婴儿推车是一种由父母推行并供婴儿外出乘坐的婴儿用品,其结构大都是由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座位平台和安装在座位平台上的座位等构成,而车架主要包括分别设在两侧的前脚组和后脚组,以及设在后侧的手把组,每侧的前脚组下端均设有前轮,每侧的后脚组下端均设有后轮,并且为了使用方便,往往都会将婴儿推车设计成一体展开或一体折叠的结构。然而,实际使用中却发现,这种一体折叠的婴儿推车还存在其他结构缺陷:一、座位和座位平台在折叠后会受到安装脚踏板的前脚管阻挡而只能并拢在前脚组前侧,却无法整个收合在车架内,这样就会导致折叠后的婴儿推车体积大且不规整,外形难看,收纳携带不便;二、由于手把组、前脚组、后脚组、座位平台和座位都是一体联动折叠的,两两之间无法进行单独操作,故在婴儿推车的展开或折叠操作时,容易因一个折叠关节没有展开或折叠到位而导致存在使用安全隐患;三、当婴儿推车整体折叠后,就无法将手把组相对折叠后的前、后脚组进行单独展开伸长,也就是无法借助手把组拖行整个折叠后的车架,从而导致折叠后的婴儿推车搬移不便;四、前轮组折叠后,前轮整个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的,容易出现意外碰撞而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后体积小巧规整、外形美观、收纳携带方便、操作使用安全等优点,特别是手把组可相对折叠后的前、后脚组进行单独展开伸长,从而方便借助手把组来拖行整个折叠车架的折叠式婴儿推车。
[0004]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座位平台和安装在座位平台上的座位;所述的车架包括分别设在两侧的前脚组和后脚组,以及设在后侧的手把组,每侧的前脚组下端均设有前轮,每侧的后脚组下端均设有后轮,每侧的前脚组上端与后脚组上端均铰接并形成转动关节,且前脚组和后脚组围绕转动关节形成折叠或展开,所述的座位平台后部两侧分别铰接在两侧的后脚组上,座位平台前部两侧分别经平台锁连接在两侧的前脚组上;所述的手把组折叠缩短紧贴在后脚组上或相对后脚组单独展开伸长;所述的座位单独折叠并拢在座位平台上,该座位平台前部的平台锁解锁而带动折叠后的座位共同围绕座位平台后部向下转动,进而折叠并拢在两侧的前脚组之间。
[0006]所述两侧的前脚组之间设有前脚管相连,该前脚管是一根开口朝前的U型管,所述的座位平台带动折叠后的座位共同折叠并拢在前脚管的U型开口内。
[0007]所述的手把组包括分别设在两侧的手把直管、连接弯杆和联动杆,还包括呈倒U型的手把弯管;每侧的手把直管上端均与同侧的手把弯管下端铰接并设有第一关节锁,每侧
的手把直管下端均与连接弯杆上端铰接并设有第二关节锁,每侧的连接弯杆中部均与后脚组上部铰接并设有第三关节锁,每侧的连接弯杆下端均与联动杆下端铰接,每侧的联动杆上端均与前脚组上部铰接。
[0008]所述的手把弯管上设有控制第一关节锁解锁的手把按钮,所述的手把弯管相对手把直管折叠并拢并解锁第二关节锁,所述的手把直管相对连接弯杆折叠并拢并解锁第三关节锁;所述的手把弯管、手把直管和连接弯杆呈N型折叠。
[0009]所述的平台锁包括分别设置在座位平台前部两侧的弹性锁销和设置在座位平台后部的平台按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前脚组上的锁孔,每侧的弹性锁销均配装在锁孔内而形成平台锁的锁定或平台按钮控制两侧的弹性锁销同步脱离锁孔而形成平台锁的解锁。
[0010]所述的座位平台后部设有转轴,该转轴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侧的后脚组上。
[0011]所述每侧的前脚组下端均设有前轮自动定向销,该前轮自动定向销受前、后脚组的折叠并拢而锁定前轮转动或受前、后脚组的展开而解锁前轮转动。
[0012]所述的座位包括座板、靠背管、小腿靠管和扶手管,所述的靠背管下端铰接在座板后端,小腿靠管上端铰接在座板前端,扶手管后端铰接在座板前部。
[0013]所述的靠背管顶部设有解锁靠背管相对座板折叠并拢的靠背扳手。
[0014]所述的手把弯管上设有控制手把按钮操作的二道锁,所述的座位平台后部设有控制平台按钮操作的二道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将安装座位的座位平台后部两侧分别铰接在两侧的后脚组上,座位平台前部两侧分别经平台锁连接在两侧的前脚组上;又设计了结构独特的手把组,即将手把组折叠缩短紧贴在后脚组上或相对后脚组单独展开伸长,并且手把组在折叠缩短时还能同步带动前脚组和后脚组的折叠并拢;同时,座位单独折叠并拢在座位平台上,该座位平台前部的平台锁解锁又会带动折叠后的座位共同围绕座位平台后部向下转动,进而折叠并拢在两侧的前脚组之间。因此,通过上述分开操作的折叠结构,能避免因一个折叠关节没有展开或折叠到位而导致的使用安全隐患;而且,座位和座位平台共同折叠并拢在两侧的前脚组之间,其实质就是折叠并拢在折叠车架内,使得婴儿推车折叠后体积小巧规整、外形美观、收纳携带方便;另外,手把组相对折叠后的前、后脚组进行单独展开伸长后,又能方便借助手把组来拖行整个折叠车架,从而提升折叠后婴儿推车搬移的方便性,以及设计了结构新颖的前轮,即在每侧的前脚组下端均设有前轮自动定向销,该前轮自动定向销能受前、后脚组的折叠并拢而锁定前轮转动或受前、后脚组的展开而解锁前轮转动,从而在不影响婴儿推车展开后灵活转动使用前轮的基础上,又能有效防止前轮在婴儿推车折叠时整个处于自由转动状态而导致的意外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婴儿推车处于展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座位的靠背管折叠并拢在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座位折叠并拢在座位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手把弯管相对手把直管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手把直管相对连接弯杆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手把组呈N型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座位平台和座位一起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前轮自动锁定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婴儿推车完成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操作手把组相对后脚组单独展开伸长以便于拖行折叠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座位平台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0030]如图1~图13所示,1.车架、11.前脚组、111.前轮、112.锁孔、113.前轮自动定向销、12.后脚组、121.后轮、13.转动关节、14.前脚管、2.座位平台、3.座位、31.座板、32.靠背管、33.小腿靠管、34.扶手管、35.顶棚架、36.靠背扳手、4.手把组、41.手把直管、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包括车架(1)、安装在车架上的座位平台(2)和安装在座位平台上的座位(3);所述的车架(1)包括分别设在两侧的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以及设在后侧的手把组(4),每侧的前脚组(11)下端均设有前轮(111),每侧的后脚组(12)下端均设有后轮(121),每侧的前脚组(11)上端与后脚组(12)上端均铰接并形成转动关节(13),且前脚组(11)和后脚组(12)围绕转动关节(13)形成折叠或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平台(2)后部两侧分别铰接在两侧的后脚组(12)上,座位平台(2)前部两侧分别经平台锁(5)连接在两侧的前脚组(11)上;所述的手把组(4)折叠缩短紧贴在后脚组(12)上或相对后脚组(12)单独展开伸长;所述的座位(3)单独折叠并拢在座位平台(2)上,该座位平台前部的平台锁(5)解锁而带动折叠后的座位(3)共同围绕座位平台(2)后部向下转动,进而折叠并拢在两侧的前脚组(1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前脚组(11)之间设有前脚管(14)相连,该前脚管是一根开口朝前的U型管,所述的座位平台(2)带动折叠后的座位(3)共同折叠并拢在前脚管(14)的U型开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组(4)包括分别设在两侧的手把直管(41)、连接弯杆(42)和联动杆(43),还包括呈倒U型的手把弯管(44);每侧的手把直管(41)上端均与同侧的手把弯管(44)下端铰接并设有第一关节锁(45),每侧的手把直管(41)下端均与连接弯杆(42)上端铰接并设有第二关节锁(46),每侧的连接弯杆(42)中部均与后脚组(12)上部铰接并设有第三关节锁(47),每侧的连接弯杆(42)下端均与联动杆(43)下端铰接,每侧的联动杆(43)上端均与前脚组(11)上部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把弯管(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樊彥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