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260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6: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包括:箱体、滤网、第一挡板和密度计,所述第一挡板将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检测排料口,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主排料口,重介质由左箱体溢流到右箱体,所述密度计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连接,所述主排料口上设置有主排料管,所述密度计的第一出料口与主排料管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检测排料口上。利用本申请不仅可避免密度计堵塞,保证密度计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避免大颗粒物料对密度计压力传感膜片的磨损,延长密度计的使用寿命,降低监测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矿物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在重介质中进行的选煤称为重介质选煤。目前,中国大部分选煤厂都采用重介质选煤工艺。选煤所用的重介质是由磁铁矿、煤泥和水组成的悬浮液,也称合格介质。通常来讲,磁铁矿的含量越高,煤泥的含量越小,重介质的相对密度越高。选煤厂用的重介质的相对密度通常在1.3

1.8g/cm3之间。原煤是含有精煤和矸石的混合物。在原煤密度组成中,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相对密度小于1.4g/cm3的低密度级物料,灰分较低;相对密度介于1.4

1.8g/cm3之间的中等密度级物料、灰分中等;相对密度大于1.8g/cm3的高密度级物料,灰分较高。精煤产品要求灰分较低,主要由低密度级物料和部分中等密度级物料组成。矸石要求灰分较高,主要由高密度级物料和部分中等密度级物料组成。在分选时,比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小的物料向上浮起,成为精煤产品,比重介质悬浮液密度大的物料向下沉降,成为矸石产品。由此,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决定了精煤的灰分。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人员根据原煤的密度组成和精煤的灰分要求设定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并采用在线密度计对合格介质进行测量。如果在线密度计显示数值比设计密度大,则需在合格介质中加水;如果在线密度计显示数值比设计密度小,则需将合格介质中的水和煤泥分流出合格介质系统或在合格介质中增加磁铁粉的含量,直至在线密度计显示的数值与操作人员设定的数值一致。
[0003]当前,在线测量合格介质的密度计主要为压差式密度计,压差式密度计是利用不同高度处合格介质的压力不同,测量合格介质密度的仪器。当高度差一定时,不同高度的合格介质压力差越大,合格介质的密度越大。为了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密度,压差式密度计须安装在分选设备的进出合格介质的管道上,且要求合格介质充满压差式密度计的管道。如图1所示,压差式密度计1

安装在重力管道2

上,压差式密度计1

两侧的重力管道2

通过旁路管3

连通。其中,重力管道是指采用依靠重力输送合格介质的管道。为了实现压差式密度计的管道内充满合格介质,压差式密度计的入口尺寸需比出口尺寸大。当合格介质中有大块煤块时,压差式密度计的出口往往会堵塞,造成压差式密度计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出一种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包括:箱体、滤网、第一挡板和密度计,所述第一挡板将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检测排料口,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主排料口,重介质由左箱体溢流到右箱体,所述密度计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连接,所述主排料口上设置有主排料管,所述密度计的第一出料口与主排料管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检测排料口上。
[0006]可选地,还包括:顶板,以及位于左箱体内部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顶板盖
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具有与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的内径大于检测排料口内径,所述检测排料口和主排料口均设置在底板上,第三挡板将左箱体间隔成两个分箱体,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箱体侧壁上,与顶板抵接,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平行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挡板与底板、第一挡板与顶板、第三挡板与顶板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滤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底板和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位于检测排料口上方。
[0007]可选地,还包括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连接,第二出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接。
[0008]可选地,还包括第二U型管,所述第二U型管具有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三进料口连接,第三出料口与主排料管连接,第一进料口位于第一出料口下方。
[0009]可选地,还包括排空管,所述排空管分别与第一U型管和主排料管连接。
[0010]可选地,还包括盲板,所述第一U型管上设置有检查孔,所述检查孔和排空管位于第一U型管相对的管壁上,所述盲板密封所述检查孔。
[0011]可选地,还包括排气管,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管的第一端安装在排气孔上,第二端依次穿过底板和顶板,位于箱体外部。
[0012]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竖管,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竖管和弧形管,所述检测排料口通过第一竖管与第二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料口与第二竖管连接,弧形管与主排料管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三挡板靠近底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多排通孔,多排通孔沿平行于底板的方向并行排布,每排通孔包括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贯通第三挡板的厚度方向。
[0014]可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出气管。
[0015]本申请提供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通过设置箱体、滤网、第一挡板和密度计,第一挡板将箱体间隔成左右箱体,左箱体内重介质溢流至右箱体内排出,重介质经过滤后进入密度计再进行密度监测,在保证密度计内充满合格介质的情况下,不仅可避免密度计堵塞,保证密度计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避免大颗粒物料对密度计压力传感膜片的磨损,延长密度计的使用寿命,降低监测成本,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密度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申请的箱体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申请的箱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1]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箱体
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箱体的俯视图。如图2

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包括:箱体1、滤网105、第一挡板104和密度计2。在本实施例中,密度计2可采用现有的压差式密度计。
[0022]第一挡板104将箱体1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左箱体内的重介质溢流至右箱体内。
[0023]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检测排料口106,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主排料口107。
[0024]所述密度计2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106连接。
[0025]所述主排料口107上设置有主排料管3,所述密度计2的第一出料口与主排料管3连接,所述滤网105设置在检测排料口106上。
[0026]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使用时,供料管路向箱体1内供入合格介质,合格介质先进入左箱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滤网、第一挡板和密度计,所述第一挡板将箱体间隔成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检测排料口,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主排料口,重介质由左箱体溢流到右箱体,所述密度计具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连接,所述主排料口上设置有主排料管,所述密度计的第一出料口与主排料管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检测排料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以及位于左箱体内部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顶板盖设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具有与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检测排料口和主排料口均设置在底板上,入料口的内径大于检测排料口内径,第三挡板将左箱体间隔成两个分箱体,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箱体侧壁上,与顶板抵接,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平行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二挡板与底板、第一挡板与顶板、第三挡板与顶板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滤网相对的两侧分别与底板和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位于检测排料口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具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二进料口与检测排料口连接,第二出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介质密度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祥王敏三马永彬张军华刘亮刘珊
申请(专利权)人:泰戈特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