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48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包括基层、里层和面层,所述基层分别包括聚酯纤维、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所述里层分别包括聚四氟乙烯层、聚偏氟乙烯层和聚丙烯层,所述面层分别包括第二抗静电剂涂层、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硅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采用多种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通过基层的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以及面层的第二抗静电剂涂层和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通过里层的聚四氟乙烯层、聚偏氟乙烯层和聚丙烯层,具有很好的抗撕拉和抗穿刺效果,保持整体的完整性,延长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高分子保护膜
,具体为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以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制成的薄膜。随着石油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高分子膜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包装膜发展到了智能高分子膜、高分子功能膜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选择性分离膜,如离子交换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液膜、液晶膜等。已应用的领域有核燃料及金属提炼、气体分离、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污废处理、人工脏器的制造、医药、食品、农业、化工等各方面。
[0003]但是,现有的高分子保护膜存在以下缺点:
[0004]1、高分子保护膜的抗静电性能差,表面容易堆积静电,使用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使用效果。
[0005]2、高分子保护膜结构强度低,容易被穿刺,影响其表面的完整度,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高分子保护膜,高分子保护膜的抗静电性能差,表面容易堆积静电,使用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使用效果;高分子保护膜结构强度低,容易被穿刺,影响其表面的完整度,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包括基层、里层和面层,所述基层分别包括聚酯纤维、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所述里层分别包括聚四氟乙烯层、聚偏氟乙烯层和聚丙烯层,所述面层分别包括第二抗静电剂涂层、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硅橡胶层。<br/>[0008]优选的,所述基层复合在里层下表面,所述面层复合在里层上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下表面复合有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所述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下表面喷涂有第一抗静电剂涂层,聚酯纤维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效果优异,耐热和耐光性好,聚酯纤维的熔点为255℃左右,玻璃化温度约70℃,在广泛的最终用途条件下形状稳定,织物具有洗可穿性,另外,还具有优秀的阻抗性(诸如,抗有机溶剂、肥皂、洗涤剂、漂白液、氧化剂)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对弱酸、碱等稳定,提高基层的结构强度和抗撕裂性能,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0010]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层复合在聚偏氟乙烯层上表面,所述聚偏氟乙烯层下表面复合有聚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偏氟乙烯层和聚丙烯层均为高分子材料,它们的疏水性能都较好,其中聚四氟乙烯层的疏水性最好,从耐氧化性及化学稳定性看,聚四氟乙烯层优于其他两种膜,具有很强的结构强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抗静电剂涂层复合在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上表面,所述第
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下表面固定连接硅橡胶层,硅橡胶层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普通的硅橡胶主要由含甲基和少量乙烯基的硅氧链节组成,苯基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三氟丙基及氰基的引入则可提高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硅橡胶耐低温性能良好,第二抗静电剂涂层和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均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提高使用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与里层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硅橡胶层与里层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各结构层之间的连接固定,稳定性好,不易分层,延长使用寿命。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基层分别包括聚酯纤维、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面层分别包括第二抗静电剂涂层、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硅橡胶层,基层的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以及面层的第二抗静电剂涂层和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0015](2)本技术通过里层的聚四氟乙烯层、聚偏氟乙烯层和聚丙烯层,聚酯纤维与里层下表面固定连接,硅橡胶层与里层上表面固定连接,具有很好的抗撕拉和抗穿刺效果,保持整体的完整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里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面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基层;2、里层;3、面层;4、聚酯纤维;5、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6、第一抗静电剂涂层;7、聚四氟乙烯层;8、聚偏氟乙烯层;9、聚丙烯层;10、第二抗静电剂涂层;11、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2、硅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包括基层1、里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分别包括聚酯纤维4、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6,所述里层2分别包括聚四氟乙烯层7、聚偏氟乙烯层8和聚丙烯层9,所述面层3分别包括第二抗静电剂涂层10、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1和硅橡胶层12。
[0023]所述基层1复合在里层2下表面,所述面层3复合在里层2上表面。
[0024]所述聚酯纤维4下表面复合有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所述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下表面喷涂有第一抗静电剂涂层6,聚酯纤维4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如断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高,回弹性适中,热定型效果优异,耐热和耐光性好,聚酯纤维的熔点为255℃左右,玻璃化温度约70℃,在广泛的最终用途条件下形状稳定,织物具有洗可穿性,另外,还具有优秀的阻抗性(诸如,抗有机溶剂、肥皂、洗涤剂、漂白液、氧化剂)以及较好的耐腐蚀性,对弱酸、碱等稳定,提高基层1的结构强度和抗撕裂性能,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和第一
抗静电剂涂层6配合使用,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性能。
[0025]所述聚四氟乙烯层7复合在聚偏氟乙烯层8上表面,所述聚偏氟乙烯层8下表面复合有聚丙烯层9,聚四氟乙烯层7、聚偏氟乙烯层8和聚丙烯层9均为高分子材料,它们的疏水性能都较好,其中聚四氟乙烯层7的疏水性最好,从耐氧化性及化学稳定性看,聚四氟乙烯层7优于其他两种膜,具有很强的结构强度。
[0026]所述第二抗静电剂涂层10复合在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1上表面,所述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1下表面固定连接硅橡胶层12,硅橡胶层12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普通的硅橡胶主要由含甲基和少量乙烯基的硅氧链节组成,苯基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三氟丙基及氰基的引入则可提高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硅橡胶12耐低温性能良好,第二抗静电剂涂层10和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1均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里层(2)和面层(3),所述基层(1)分别包括聚酯纤维(4)、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和第一抗静电剂涂层(6),所述里层(2)分别包括聚四氟乙烯层(7)、聚偏氟乙烯层(8)和聚丙烯层(9),所述面层(3)分别包括第二抗静电剂涂层(10)、第二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11)和硅橡胶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复合在里层(2)下表面,所述面层(3)复合在里层(2)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的高分子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4)下表面复合有第一抗静电高分子材料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弟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澳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