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及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232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及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液压驱动增压器包括推力液压缸和压缩气缸,压缩气缸包括气缸体,气缸体内滑动密封连接有若干个活塞,气缸体内被距离推力液压缸最近的活塞分隔成压缩腔和充液腔,气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充排液口,进气口与排气口均与压缩腔相连通,充排液口与充液腔相连通,所有的活塞均固定连接同一根气缸活塞杆,推力液压缸的液压缸活塞杆至少部分伸入至充液腔内并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通过在推力液压缸与压缩腔之间设置充液腔,活塞往复运动时,充液腔内的液压油被吸入或挤出,导出了泄漏的压缩气体,有效阻止了泄漏的压缩气体聚集在气缸体内,杜绝了安全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及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增压器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及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田井场套管气增压回收工艺的特点是气量低,一般每天最高回收2000Nm3,介质含液,且压缩比较高,一般进套管气增压装置的压力最低为0.2Mpa,而排出压力则需达到1.5

2.4Mpa。
[0003]现有的套管气增压装置主要包括两类:1)连动式低压抽气泵,即借助抽油机的动力,进行活塞式打气泵增压,其缺点是冲次低,压气效率低,且只能进行一级增压;2)往复活塞式压缩机,二级增压,级间气液分离,其缺点是处理小排量气体时,成本较高,不能适应气液混输,分离的凝液需要单独处理。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可适应气液混输,具有低成本、低处理量、高压缩比等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包括推力液压缸和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滑动密封连接有若干个活塞,所述气缸体内被距离所述推力液压缸最近的所述活塞分隔成压缩腔和充液腔,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充排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压缩腔相连通,所述充排液口与所述充液腔相连通,所有的所述活塞均固定连接同一根气缸活塞杆,所述推力液压缸的液压缸活塞杆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充液腔内并与所述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气缸体内被所述第二活塞分隔成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充液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缩腔包括第一压缩腔、第二压缩腔和第三压缩腔,所述推力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体的右侧,所述气缸体包括左筒体和右筒体,所述左筒体的左端被左端板封堵,所述右筒体的右端被右隔板封堵,所述左筒体的右端以及所述右筒体的左端均被同一块中间隔板封堵,所述第一活塞设置在与其滑动密封配合的所述左筒体内,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与其滑动密封配合的所述右筒体内,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左端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中间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压缩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右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充液腔,所述气缸活塞杆贯穿所述中间隔板并与所述中间隔板滑动密封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均开设在所
述左端板上且二者均与所述第一压缩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均开设在所述中间隔板上且二者均与所述第二压缩腔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均开设在所述中间隔板上且二者均与所述第三压缩腔相连通,所述充排液口开设在所述右隔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隔板在与所述气缸活塞杆相接触的部位开设有储油腔,所述中间隔板上还开设有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供油口与所述回油口均连通所述储油腔。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包括液压驱动增压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三进气口均通过设置有一级进气阀的管路连接进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三排气口均通过依次设置有一级排气阀、一级冷却器和二级进气阀的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设置有二级排气阀的管路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二级冷却器和液封罐,所述推力液压缸的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均通过设置有换向阀的管路连接供油系统,所述充排液口通过管路连接有液压油缓冲箱,所述液压油缓冲箱的顶部与外界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液封罐通过供油管连接所述供油口,所述回油口连接回油管的一端,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一级冷却器与所述二级进气阀之间的管路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供油管上设置有油滤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节流阀。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推力液压缸与压缩腔之间设置充液腔,活塞往复运动时,充液腔内的液压油被吸入或挤出,导出了泄漏的压缩气体,有效阻止了泄漏的压缩气体聚集在气缸体内,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使得推力液压缸与压缩腔之间无压缩气体,液压油不会泄漏进入压缩腔内,可实现真正的油气分离;采用一体式二级增压结构,更易分配压比,提高效率;通过设置储油腔,改善了气缸活塞杆密封环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密封寿命;可通过充液腔为活塞往复运动提供润滑及冷却,以适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压缩。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液压驱动增压器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A向剖视图;
[0021]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B

B剖视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左端板;2、左筒体;3、第一活塞;4、气缸活塞杆;5、中间隔板;6、第二活塞;7、右筒体;8、右隔板;9、液压缸活塞杆;10、一级冷却器;11、二级冷却器;12、液封罐;13、油滤器;14、节流阀;15、液压油缓冲箱;16、换向阀;P1、第一进气口;P2、第三进气口;P3、第一排气口;P4、第三排气口;P5、第二进气口;P6、第二排气口;P7、供油口;P8、回油口;P9、充排液口;P10、第一油口;P11、第二油口;V1、第一压缩腔;V2、第二压缩腔;V3、第三压缩腔;V4、充液
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包括推力液压缸和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滑动密封连接有若干个活塞,所述气缸体内被距离所述推力液压缸最近的所述活塞分隔成压缩腔和充液腔V4,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充排液口P9,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压缩腔相连通,所述充排液口P9与所述充液腔V4相连通,所有的所述活塞均固定连接同一根气缸活塞杆4,所述推力液压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包括推力液压缸和压缩气缸,所述压缩气缸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滑动密封连接有若干个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内被距离所述推力液压缸最近的所述活塞分隔成压缩腔和充液腔(V4),所述气缸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充排液口(P9),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均与所述压缩腔相连通,所述充排液口(P9)与所述充液腔(V4)相连通,所有的所述活塞均固定连接同一根气缸活塞杆(4),所述推力液压缸的液压缸活塞杆(9)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充液腔(V4)内并与所述气缸活塞杆(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6),所述气缸体内被所述第二活塞(6)分隔成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充液腔(V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驱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腔包括第一压缩腔(V1)、第二压缩腔(V2)和第三压缩腔(V3),所述推力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体的右侧,所述气缸体包括左筒体(2)和右筒体(7),所述左筒体(2)的左端被左端板(1)封堵,所述右筒体(7)的右端被右隔板(8)封堵,所述左筒体(2)的右端以及所述右筒体(7)的左端均被同一块中间隔板(5)封堵,所述第一活塞(3)设置在与其滑动密封配合的所述左筒体(2)内,所述第二活塞(6)设置在与其滑动密封配合的所述右筒体(7)内,所述第一活塞(3)与所述左端板(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压缩腔(V1),所述第一活塞(3)与所述中间隔板(5)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压缩腔(V2),所述第二活塞(6)与所述中间隔板(5)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压缩腔(V3),所述第二活塞(6)与所述右隔板(8)之间形成所述充液腔(V4),所述气缸活塞杆(4)贯穿所述中间隔板(5)并与所述中间隔板(5)滑动密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驱动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P1)、第二进气口(P5)和第三进气口(P2),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P3)、第二排气口(P6)和第三排气口(P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席少锋郭东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杰利阳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