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221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包括布体,所述布体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布体的表面涂覆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静电层和抗菌层,所述防护层远离布体的一侧涂覆有抗污层,所述抗污层包括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涂覆在防护层远离布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疏水层远离防护层的一侧涂覆有第二疏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布体、防护层、第一疏水层、抗氧化层、第二疏水层、防静电层和抗菌层的设置,达到了抗污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铜氨真丝混纺面料在使用时,抗污渍效果差,由于铜氨真丝面料耐酸碱性差且不耐洗涤,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变差的问题。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变差的问题。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配成纺丝液,在凝固浴中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学物分解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经后加工即得到铜氨纤维。
[0003]现有的铜氨真丝混纺面料在使用时,抗污渍效果差,由于铜氨真丝面料耐酸碱性差且不耐洗涤,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的质感变差,为此,提出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具备抗污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铜氨真丝混纺面料在使用时,抗污渍效果差,由于铜氨真丝面料耐酸碱性差且不耐洗涤,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变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包括布体,所述布体包括经线和纬线,所述布体的表面涂覆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静电层和抗菌层,所述防护层远离布体的一侧涂覆有抗污层,所述抗污层包括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涂覆在防护层远离布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疏水层远离防护层的一侧涂覆有第二疏水层,所述抗污层远离防护层的一侧涂覆有抗氧化层。
[0006]优选的,所述经线和纬线呈交叉状编织设置,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直径均为零点二到零点四毫米。
[0007]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层涂覆在布体的表面,所述防静电层的厚度为四十到六十微米。
[0008]优选的,所述抗菌层涂覆在防静电层远离布体的一侧,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五十到七十微米。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层的厚度为四十到七十微米,所述第二疏水层的厚度为五十到六十微米。
[0010]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层远离抗污层的一侧涂覆有柔顺层,所述抗氧化层和柔顺层的厚度均为六十到八十微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布体、防护层、第一疏水层、抗氧化层、第二疏水层、防静电层和抗菌层的设置,达到了抗污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铜氨真丝混纺面料在使用时,抗污渍效果差,由于铜氨真丝面料耐酸碱性差且不耐洗涤,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
变差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经线和纬线,经线为铜氨纤维丝,纬线为真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真丝手感滑爽,柔软而有弹性,通过铜氨纤维丝和真丝的配合编织,优势叠加,提高了布体的服用性能,通过设置防静电层,防静电层为KD018防静电涂料,可用于减少布体因静电而出现吸附、褶皱和起球的现象,通过设置抗菌层,抗菌层包括银离子抑菌涂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都具有较好的抑杀菌效果,加工性能好的同时,还具备安全、健康和无刺激的优点。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第一疏水层为PF206疏水涂料,第二疏水层为HK6811防止助剂,用于提高布体表面的抗污和防水性能,使布体不易受污,减少了洗涤的次数,提高了布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抗氧化层,抗氧化层为抗氧剂1076,用于提高布体的抗氧化性能,防止布体氧化变色,通过设置柔顺层,柔顺层为MT

562柔滑剂,用于提高布体表面的柔顺程度,提高穿着时的舒适度和美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布体的侧视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防护层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抗污层的剖视图。
[0019]图中:1、布体;11、经线;12、纬线;2、防护层;21、防静电层;22、抗菌层;3、抗污层;31、第一疏水层;32、第二疏水层;4、抗氧化层;5、柔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包括布体1,布体1包括经线11和纬线12,布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护层2,防护层2包括防静电层21和抗菌层22,防护层2远离布体1的一侧涂覆有抗污层3,抗污层3包括第一疏水层31,第一疏水层31涂覆在防护层2远离布体1的一侧,第一疏水层31远离防护层2的一侧涂覆有第二疏水层32,抗污层3远离防护层2的一侧涂覆有抗氧化层4,通过布体1、防护层2、第一疏水层31、抗氧化层4、第二疏水层32、防静电层21和抗菌层22的设置,达到了抗污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铜氨真丝混纺面料在使用时,抗污渍效果差,由于铜氨真丝面料耐酸碱性差且不耐洗涤,经常洗涤容易使铜氨真丝面料质感变差的问题。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经线11和纬线12呈交叉状编织设置,经线11和纬线12的直径均为零点二到零点四毫米,通过设置经线11和纬线12,经线11为铜氨纤维丝,纬线12为真丝,铜氨纤维丝吸湿性好,极具悬垂感,真丝手感滑爽,柔软而有弹性,通过铜氨纤维丝和真丝的配合编织,优势叠加,提高了布体1的服用性能。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防静电层21涂覆在布体1的表面,防静电层21的厚度为四十
到六十微米,通过设置防静电层21,防静电层21为KD018防静电涂料,可用于减少布体1因静电而出现吸附、褶皱和起球的现象。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抗菌层22涂覆在防静电层21远离布体1的一侧,抗菌层22的厚度为五十到七十微米,通过设置抗菌层22,抗菌层22包括银离子抑菌涂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都具有较好的抑杀菌效果,加工性能好的同时,还具备安全、健康和无刺激的优点。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疏水层31的厚度为四十到七十微米,第二疏水层32的厚度为五十到六十微米,通过设置第一疏水层31和第二疏水层32,第一疏水层31为PF206疏水涂料,第二疏水层32为HK6811防止助剂,用于提高布体1表面的抗污和防水性能,使布体1不易受污,减少了洗涤的次数,提高了布体1的使用寿命。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抗氧化层4远离抗污层3的一侧涂覆有柔顺层5,抗氧化层4和柔顺层5的厚度均为六十到八十微米,通过设置抗氧化层4,抗氧化层4为抗氧剂1076,用于提高布体1的抗氧化性能,防止布体1氧化变色,通过设置柔顺层5,柔顺层5为MT

562柔滑剂,用于提高布体1表面的柔顺程度,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包括布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1)包括经线(11)和纬线(12),所述布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静电层(21)和抗菌层(22),所述防护层(2)远离布体(1)的一侧涂覆有抗污层(3),所述抗污层(3)包括第一疏水层(31),所述第一疏水层(31)涂覆在防护层(2)远离布体(1)的一侧,所述第一疏水层(31)远离防护层(2)的一侧涂覆有第二疏水层(32),所述抗污层(3)远离防护层(2)的一侧涂覆有抗氧化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酮氨真丝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1)和纬线(12)呈交叉状编织设置,所述经线(11)和纬线(12)的直径均为零点二到零点四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乐古古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