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85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包括对接的第一流体进管和第二流体进管,以及连接于第一流体进管和第二流体进管对接处的混合流体出管,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和混合流体出管均水平布置且彼此贯通;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中设有用于将第一流体导向第一流体进管内腔上部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中设有用于将第二流体导向第二流体进管内腔下部的第二导流板,第一流体的比重大于第二流体的比重。该装置采用在管道内设置导流板的型式,利用导流板将不同温度或不同比重的熔盐产生不同方向的流向,在依靠流速对冲混合的同时,也在沿管道直径方向形成上下混合,达到了温度均匀混合的目的。达到了温度均匀混合的目的。达到了温度均匀混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混合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化工等行业运用熔盐的情况越来越多,当两种不同温度的熔盐需要在管道内混合成中间温度流体时,由于熔盐的密度大,直接采用流速对冲来混合,存在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导致温度分层严重;混合后温度分层的熔盐在管道内继续层流流动,将流入到其他设备中,造成温度测量的大幅度波动,给生产运行造成困扰。如何解决冷、热熔盐混合均匀的问题,尚未见相关专有技术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流体混合均匀度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包括对接的第一流体进管和第二流体进管,以及连接于第一流体进管和第二流体进管对接处的混合流体出管,第一流体进管、第二流体进管和混合流体出管均水平布置且彼此贯通;所述第一流体进管中设有用于将第一流体导向第一流体进管内腔上部的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二流体进管中设有用于将第二流体导向第二流体进管内腔下部的第二导流板,第一流体的比重大于第二流体的比重。
[0006]以冷热熔盐混合为例说明本装置的原理:冷熔盐进入第一流体进管,经第一导流板分层并向上导流,在得以导流板的末端形成逆时针的涡流。热熔盐进入第二流体入管,经第二导流板分层并向下导流,在第二导流板的末端形成逆时针的涡流。带着一定涡流的冷熔盐与热熔盐在混合管的中部直接对冲,形成第一次混合;冷熔盐因为密度大而向下沉积,热熔盐因为密度小而向上浮升,两者在混合管直径的上下方向形成对流,形成第二次混合。最后,熔盐转而流向混合流体出管,再次获得流动的方向改变,形成第三次混合。经过三次混合的冷、热熔盐的温度将变得非常均匀,达到混合的目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一导流板倾斜向上设置,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二导流板倾斜向下设置。
[0009]所述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均为弧形板。
[0010]为提高冷熔盐的导流效果,所述第一导流板设有多块,多块第一导流板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一流体进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一导流板的高度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依次递减。
[0011]为提高热熔盐的导流效果,所述第二导流板设有多块,多块第二导流板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二流体进管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二导流板的高度沿第二流体的
进入方向B依次递减。
[0012]所述第一导流板靠近第一流体进管入口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流体进管的管壁上。
[0013]所述第二导流板靠近第二流体进管入口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流体进管的管壁上。
[0014]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所述第一流体进管分为第一入口段、第一异径段和第一导流段,所述第一导流板设于第一导流段中;第一导流段的内径大于第一入口段的内径,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第一异径段的内径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一异径段各径向截面投影在其中一个径向截面上的圆均内切于各圆的最低点。
[0015]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所述第二流体进管分为第二入口段、第二异径段和第二导流段,所述第二导流板设于第二导流段中;第二导流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入口段的内径,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第二异径段的内径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二异径段各径向截面投影在其中一个径向截面上的圆均内切于各圆的最低点。
[0016]偏心变径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熔盐的流速迅速降低,另一方面熔盐沿坡度向上形成扩散流动,可以提高熔盐混合的均匀度。此外,还可确保偏心变径管的底部平齐,便于熔盐的顺利排净。
[0017]所述第一流体进管和第二流体进管对称布置,所述第一导流段和第二导流段一体成型。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技术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采用在管道内设置导流板的型式,利用导流板将不同温度或不同比重的熔盐产生不同方向的流向,在依靠流速对冲混合的同时,也在沿管道直径方向形成上下混合,达到了温度均匀混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第一异径段或第二异径段各自径向截面投影所构成的圆均内切于最低点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第一流体进管;11、第一入口段;12、第一异径段;13、第一导流段;2、第二流体进管;21、第二入口段;22、第二异径段;23、第二导流段;3、混合流体出管;4、第一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包括对接的第一流体进管1和第二流体进管2,以及连接于第一流体进管1和第二流体进管2对接处的混合流体出管3,第一流体进管1、第二流体进管2和混合流体出管3均水平布置且彼此贯通。
[0026]第一流体进管1和第二流体进管2对称布置,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图1箭头A所示方向)第一流体进管1分为第一入口段11、第一异径段12和第一导流段13。第一导流段13的内径大于第一入口段11的内径,如图2所示,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第一异径段12的内
径逐渐增大,且第一异径段12各径向截面投影在其中一个径向截面上的圆均内切于各圆的最低点D。
[0027]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图1箭头B所示方向)第二流体进管2分为第二入口段21、第二异径段22和第二导流段23,第二导流板5设于第二导流段23中;第二导流段23的内径大于第二入口段21的内径,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第二异径段22的内径逐渐增大,且第二异径段22各径向截面投影在其中一个径向截面上的圆均内切于各圆的最低点。
[0028]第一导流段13和第二导流段23一体成型形成两种流体混合的混合管。
[0029]第一导流段13中设有多块用于将第一流体导向第一流体进管1内腔上部的第一导流板4,第一导流板4为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倾斜向上设置的弧形板。第一导流板4靠近第一流体进管1入口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流体进管1的管壁上。多块第一导流板4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一流体进管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一导流板4的高度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依次递减。
[0030]第二导流段23设有用于将第二流体导向第二流体进管2内腔下部的第二导流板5,第二导流板5为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倾斜向下设置的弧形板。第二导流板5靠近第二流体进管2入口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流体进管2的管壁上。多块第二导流板5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二流体进管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二导流板5的高度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依次递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包括对接的第一流体进管(1)和第二流体进管(2),以及连接于第一流体进管(1)和第二流体进管(2)对接处的混合流体出管(3),第一流体进管(1)、第二流体进管(2)和混合流体出管(3)均水平布置且彼此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进管(1)中设有用于将第一流体导向第一流体进管(1)内腔上部的第一导流板(4),所述第二流体进管(2)中设有用于将第二流体导向第二流体进管(2)内腔下部的第二导流板(5),第一流体的比重大于第二流体的比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所述第一导流板(4)倾斜向上设置,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所述第二导流板(5)倾斜向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4)和第二导流板(5)均为弧形板。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4)设有多块,多块第一导流板(4)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一流体进管(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一导流板(4)的高度沿第一流体的进入方向A依次递减。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不同比重流体混合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5)设有多块,多块第二导流板(5)沿竖向方向间隔布置且沿第二流体进管(2)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块第二导流板(5)的高度沿第二流体的进入方向B依次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灿君曾勇吴旺松廖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