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6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包括行走轮基体和行走轮轮齿模块,行走轮基体是一端设有轴向外伸轮毂的原行走轮缺失轮齿后余下的部分,行走轮轮齿模块是根据原行走轮模数、齿形和技术要求加工出来的包含单个轮齿完整齿廓的单体零件,行走轮基体上轮齿缺失位置处设有一个轴向延伸、径向外宽内窄的定位槽,定位槽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刚好嵌入定位槽中,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通过在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轴向穿螺钉固定,行走轮轮齿模块的完整轮齿齿廓位于根部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个别轮齿断齿故障而其他部分均状态良好的行走轮继续投入使用,因此延长行走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采煤机使用维护成本。机使用维护成本。机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尤其适用于滚筒采煤机截割硬度较高、煤质及地质条件较差导致行走轮损坏故障比较频繁的场合,属于井工开采机械


技术介绍

[0002]滚筒采煤机牵引部将牵引电机的输出扭矩经过齿轮传动最终传递到行走箱。行走箱为一开式传动的减速箱,其中行走轮组件为行走箱传动系中的最末级齿轮系。行走轮组件为采煤机牵引行走的执行机构,行走轮组件上的行走轮和刮板输送机上的销轨以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驱动采煤机前进。由于行走轮和销排的啮合开放于煤流中,工况较差,从机头到机尾开采一刀的过程中,每根销排只参与啮合两次,而采煤机行走箱的行走轮一直处于啮合状态;同时,为了满足井下工作面起伏等地质条件,刮板输送机销排和行走轮啮合过程中的节距和中心距会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波动,造成行走轮和销排的啮合条件差。所以,行走轮是采煤机上的易损件。
[0003]行走轮的常见损坏形式是因受冲击载荷或服役初期异常磨损等导致某轮齿断裂,这种损坏形式的行走轮多数情况下除了断裂轮齿部分外其余部分状态尚好,远没有达到正常使用寿命,然而目前行业内对这种损坏形式的行走轮的实际处理方法是整个行走轮报废,相应抬高了使用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能使个别轮齿断齿故障而其他部分均状态良好的行走轮继续投入使用,因此延长行走轮的使用寿命,降低采煤机使用维护成本。
[0005]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0006]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包括行走轮基体和行走轮轮齿模块,所述行走轮基体是行走轮缺失轮齿后余下的部分,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是根据相应行走轮的模数、齿形和技术要求加工出来的包含单个轮齿完整齿廓的单体零件,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轮基体上并一对一替代缺失的轮齿。
[0007]所述行走轮基体一端设有轴向外伸轮毂,所述行走轮基体上轮齿缺失位置设有一个轴向延伸、径向外宽内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顶位于相应行走轮的齿根圆上,所述定位槽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定位槽轴向长度等于相应行走轮的齿宽,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刚好嵌入所述定位槽中,依靠定位槽的两侧槽壁实现周向定位,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通过在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轴向穿螺钉固定,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完整轮齿齿廓位于根部以上。
[0008]所述定位槽的封闭端设有轴向延伸且同心的销孔和螺纹孔,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设有轴向延伸的带沉孔的销孔,安装状态下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销孔同轴,所述行走
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之间通过在所述螺纹孔和销孔中设置外螺纹定位销定位和连接。
[0009]所述外螺纹定位销的沉头螺钉头与行走轮基体之间优选设置防松垫圈。
[0010]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高度至少为相应行走轮的模数的1.2倍,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对应的圆心角至少为180/Z+5度,Z为相应行走轮的齿数。
[0011]装配前所述外螺纹定位销的螺纹段可涂抹螺纹防松胶,装配状态下,外螺纹定位销的沉头螺钉头端与所述行走轮基体之间可做点焊处理。
[0012]所述定位槽可单独经过淬火处理,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应整体经过渗碳淬火处理。
[0013]相应行走轮的轮齿齿廓曲线可以为渐开线、摆线或渐开线和摆线复合曲线。
[0014]相应行走轮模数可以为m39.79、m46.79、m48.06、m54.75或m56.02。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在行走轮基体上断裂或损坏的轮齿部位加工定位槽,并向其中安装根据原行走轮的模数、齿形和技术要求加工出来的包含单个轮齿完整齿廓的单体零件,形成结构完整且性能符合原行走轮要求的修复后的行走轮,达到损坏轮齿修复目的。这种修复方式非常适合采煤机行业行走轮这种处于低速重载非共轭啮合的齿轮。解决了行走轮因个别轮齿损坏或磨损而报废整个行走轮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行走轮基体的利用率,符合当代设备绿色环保利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所述行走轮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行走轮轮齿模块;2.行走轮基体;2

1.轮毂;2

2.定位槽;3.外螺纹定位销;4.防松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如图1

4所示,包括行走轮基体2和行走轮轮齿模块1,所述行走轮基体是行走轮缺失轮齿后余下的部分,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是根据相应行走轮(即损坏前的原行走轮)的模数、齿形和技术要求加工出来的包含单个轮齿完整齿廓的单体零件,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轮基体上并一对一替代缺失的轮齿。
[0024]所述行走轮基体上轮齿缺失的位置和数量不限,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可以替代相应行走轮上的任意一个轮齿。对于只有个别轮齿损坏而其余轮齿状态较好的行走轮,可以修复成上述行走轮结构,延长行走轮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0025]所述原行走轮是一端设有轴向外伸轮毂2

1的一体式行走轮。因此,行走轮基体的一端有轴向外伸的轮毂。修复时,要先将所述行走轮基体上轮齿缺失位置的径向外表面修整到齿根圆处,然后在该径向外表面上设置一个轴向延伸、径向外宽内窄的定位槽2

2,相
当于所述定位槽的槽顶位于相应行走轮的齿根圆上。所述定位槽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定位槽轴向长度等于相应行走轮的齿宽。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刚好嵌入所述定位槽中,依靠定位槽的两侧平面槽壁实现周向定位。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与定位槽的两侧槽壁紧配合。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通过在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轴向穿螺钉固定,即行走轮轮齿模块固定在轮毂上。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完整轮齿齿廓位于根部以上。从轴向视角,所述定位槽和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均为左右对称结构,对称中心平面经过相应行走轮的中心轴线。
[0026]所述定位槽的封闭端优选设置轴向延伸且同心的销孔和螺纹孔,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设有轴向延伸的带沉孔的销孔,安装状态下所述螺纹孔与销孔同轴,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之间通过在所述螺纹孔和销孔中设置外螺纹定位销3定位和连接。所述轮毂的外径优选为接近相应行走轮的齿根圆直径。
[0027]所述外螺纹定位销的沉头螺钉头与行走轮基体之间可以设置防松垫圈4,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0028]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的实体径向尺寸a至少为相应行走轮模数的1.2倍。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的实体对应的圆心角度α至少为[(180/Z)+5]°
,其中Z为相应行走轮的齿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轮基体和行走轮轮齿模块,所述行走轮基体是行走轮缺失轮齿后余下的部分,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是根据相应行走轮的模数、齿形和技术要求加工出来的包含单个轮齿完整齿廓的单体零件,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行走轮基体上并一对一替代缺失的轮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基体一端为轴向外伸的轮毂,所述行走轮基体上轮齿缺失位置设置一个轴向延伸、径向外宽内窄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顶位于相应行走轮的齿根圆上,所述定位槽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定位槽轴向长度等于相应行走轮的齿宽,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刚好嵌入所述定位槽中,依靠定位槽的两侧槽壁实现周向定位,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通过在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轴向穿螺钉固定,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完整轮齿齿廓位于根部以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封闭端设有轴向延伸且同心的销孔和螺纹孔,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的根部设有轴向延伸的带沉孔的销孔,安装状态下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销孔同轴,所述行走轮轮齿模块与行走轮基体之间通过在所述螺纹孔和销孔中设置外螺纹定位销定位和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过断齿修复的采煤机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定位销的沉头螺钉头与行走轮基体之间设置防松垫圈。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乾宋兆贵顾恩洋胡璟胡滔董超宋振洪美娟何利宁丁海春章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