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139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涉及电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触发机构、喷火机构。通过在喷火机构开设具有开口的半环结构,有利于针对燃烧不足的情况发生后,针对性容纳残留油脂的导体部分,避免生产线上的导体需截留,使得导体要重新穿过喷火机构进行再次燃烧处理,产生质量影响。并且喷火机构喷火口中的折叠板能够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跟随火焰的压力进行撑开、合拢,有利于控制喷火口前后方向的长度,进而有利于火焰在喷火口处集中,另外火焰覆盖面积始终能够覆盖在导体圆周面上,保证对导体的燃烧处理效果,并避免了提供的燃烧介质量降低后,导致对导体上的油性薄层燃烧不充足,影响电缆质量。影响电缆质量。影响电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的金属导体有铜、铜包钢、铜包铝等,这些金属导体都必须经过几道工艺的拉伸和回火才能达到电缆使用的要求。
[0003]在拉制或生产绞制过程中都要用各种皂化冷却液,这样在金属导体表面就形成一个防氧化的油性薄层,当金属导体暂时不用时,还可起到防氧化作用,但在制造信号传输电缆时,这层油性薄层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对电缆的传输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该油性薄层如果在电缆生产时导体上有残留的话,导体在经过高温模具是该物质会迅速膨胀而导致电缆绝缘表面出现气饱更甚至与气泡直接破裂导致线缆产生缺陷而击穿。
[0004]目前对该油性薄层的处理方式为通常为电加热、火加热,其中火加热是通过介质燃烧导体的方式以去除导体残留的油性薄层,但火加热的大小与提供的燃烧介质是否充足有关,如提供的燃烧介质量降低,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火加热变小时,则会造成导体仍会存在部分油性薄层没有被燃烧干净,影响电缆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燃烧介质量降低后,导致对导体上的油性薄层燃烧不充足,影响电缆质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方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其中,包括:触发机构、喷火机构。
[0008]所述触发机构具有流动腔与点火单元。所述流动腔用于接收燃烧介质,燃烧介质可为丙烷、甲烷等气体,所述点火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腔的侧壁上,点火单元为现有技术的点火系统和点火针,此处不再赘述。
[0009]所述喷火机构设置在所述触发机构的右侧端,所述喷火机构的右侧端为具有开口的半环结构,该半环结构前后贯通,所述喷火机构具有:分火腔、喷火口、隔板、折叠板、限位杆、压力弹簧、聚火口。
[0010]所述分火腔连通所述流动腔,所述喷火口连通所述分火腔与所述半环结构处。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喷火口,将所述喷火口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
[0011]所述折叠板设置在形成多个独立空间的所述喷火口中,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喷火口前后两侧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折叠板相连,所述压力弹簧与所述限位杆相连。
[0012]所述聚火口连通所述分火腔与所述半环结构处,所述聚火口位于所述半环结构开口的上下端。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导体穿入至喷火机构的半环
结构处或者直接将具有油脂部分的导体之间横向从半环结构处的开口放入至半环结构处,之后向触发机构中的流动腔通入燃烧介质,使得燃烧介质沿着流动腔向右流动,此时,通过流动腔中的点火装置对燃烧介质点火,使得燃烧介质燃烧化为火。
[0014]燃烧的火焰沿着流动腔进入喷火机构的分火腔中,在分火腔中的部分火焰沿着分火腔进入到各个喷火口中,将喷火口中的折叠板向前后两侧撑开,此时限位杆前后移动压缩压力弹簧并使得喷火口变大。经过喷火口的火焰向半环结构处的导体喷射,对导体表面的油脂部分进行燃烧处理,而其余部分火焰则沿着分火腔进入到最外侧的聚火口中,使得聚火口集中剩余的火焰对半环结构处的导体进行喷射燃烧处理。
[0015]当流动腔通入燃烧介质变少时,喷火口处的火焰压力变小,此时折叠板在限位杆侧的压力弹簧推动下向内折叠,减小喷火口大小,避免喷火口喷射出的火焰不足以燃烧导体表面的油脂。
[0016]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还还具有流量控制塞与螺纹柱,所述流量控制塞与所述螺纹柱相连,所述螺纹柱上具有旋钮,所述流量控制塞设置在所述流动腔左上端的容纳口中。
[0017]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流动腔右上端设有防爆口,所述防爆口中滑动连接有被动塞,所述被动塞上端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被动塞侧端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泄压口。
[0018]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控制塞与所述螺纹柱伸缩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塞与所述螺纹柱之间的上下接合处设有相吸的磁石。
[0019]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口与所述容纳口之间设有导通腔,所述导通腔连通所述泄压口与所述容纳口。
[0020]当流动腔内发生爆炸时,产生的压力推动防爆口中的被动塞滑动,打开泄压口,使得爆炸产生的压力从泄压口倾泻而出进行泄压,同时爆炸产生的压力沿泄压口进入到容纳口推动流量控制塞,使得流量控制塞与螺纹柱产生脱离,进而使得流量控制塞侵入至流动腔中,隔断流动腔左右侧的连通,避免喷火机构的喷火口喷出大量的火焰,损坏导体,影响电缆质量。
[0021]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燃料瓶,所述燃料瓶内用于装载燃烧介质,所述燃料瓶通过供料管与所述流动腔连通,所述燃料瓶与所述供料管之间设有控制阀,用于控制燃烧介质的流通。
[0022]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具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触发机构下的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升降杆通过旋转把手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升降杆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把手具有螺母,通过所述螺母使得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升降杆进行固定。通过转动旋转把手可调节触发机构与喷火机构的角度,并且通过升降系统可对触发机构与喷火机构高度进行调节,有利于配合生产中的导体。
[0023]更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燃料瓶与所述升降系统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下设有万向轮。
[0024]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喷火机构的聚火口中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块与固定环。
[0025]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聚火口处,所述固定环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设有环形滑道。所述旋转块外表面设有环形滑块,门锁上环形滑块与所述环形滑道相连。所述旋转块具有接收口与倾斜口,所述接收口位于所述旋转块底部,所述接收口与所述聚火口连通,所述倾斜口连通所述接收口所述旋转块上表面,所述倾斜口倾斜于所述旋转块的上表面。
[0026]当火焰沿着分火腔进入聚火口后,聚火口中的火焰涌入至旋转块下的接收口,经接收口进入到倾斜口,最后沿倾斜口喷射而出,喷射而出的火焰驱动旋转块沿固定环转动,使得喷射而出的火焰在聚火口中构成螺旋形的火焰,有助于空气与燃料介质(如天然气)的充分混合,确保天然气燃烧充分,有效减少生成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抑制氮氧化物产生和节能减排双重效果,有利于增强对导体油脂的燃烧效果,保障电缆的生产质量。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本技术通过在喷火机构开设具有开口的半环结构,有利于针对燃烧不足的情况发生后,针对性容纳残留油脂的导体部分,避免生产线上的导体需截留,使得导体要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其中,包括: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具有:流动腔,所述流动腔用于接收燃烧介质;点火单元,所述点火单元设置在所述流动腔的侧壁上;喷火机构,所述喷火机构设置在所述触发机构的右侧端,所述喷火机构的右侧端为具有开口的半环结构,该半环结构前后贯通,所述喷火机构具有:分火腔,所述分火腔连通所述流动腔;喷火口,所述喷火口连通所述分火腔与所述半环结构处;隔板,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喷火口,将所述喷火口分割成多个独立空间;折叠板,所述折叠板设置在形成多个独立空间的所述喷火口中;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喷火口前后两侧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折叠板相连;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与所述限位杆相连;聚火口,所述聚火口连通所述分火腔与所述半环结构处,所述聚火口位于所述半环结构开口的上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触发机构还具有:流量控制塞;螺纹柱,所述流量控制塞与所述螺纹柱相连,所述螺纹柱上具有旋钮,所述流量控制塞设置在所述流动腔左上端的容纳口中,通过所述流量控制塞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流动腔中燃烧介质的通过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缆制造用导体表面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流动腔右上端具有:防爆口;被动塞,所述防爆口中滑动连接有所述被动塞,复位弹簧,所述被动塞上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涛俞俊谢清心邱绍坤齐刚
申请(专利权)人:优易电缆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