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流量调节阀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128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温度流量调节阀及调节方法。所述温度流量调节阀由调节阀本体、动力头组件及流量调节组件等部件组成。所述动力头部件由上膜盖、弹性膜片及下膜盖组成。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上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上室。所述动力头上室通过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感温包相连。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下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下室。所述下膜盖形成有膜盖孔且所述膜盖孔分别连通所述动力头下室及外界大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动力头下室与外界大气连通,动力头下室内的压强恒为大气压,即不受阀内流体压力波动影响,具有调节精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价比高的特点。性价比高的特点。性价比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流量调节阀及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流量控制,特别地是,温度流量调节阀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基本采用热力膨胀阀的结构,即具有动力头部件、感温包及毛细管。通过动力头部件中弹性膜片的移动来控制阀内流量。其中,弹性膜片下方为系统压力。因此系统压力的波动严重影响其对温度的控制,精度差。由于热泵系统越来越普遍的在建筑采暖的应用,对压缩机的温度控制有更高的要求。鉴此,亟待设计一种调节精度高,不受系统压力影响的温度流量调节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温度流量调节阀由于受系统压力的影响,调节精度低,只能在现场调节,无法预先设定温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及调节方法。
[0004]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温度流量调节阀,包含有,调节阀本体,其内部具有进液腔室、出液腔室及所述进液腔室与所述出液腔室间的控制阀口,所述控制阀口沿竖向延伸;动力头组件,其具有动力头部件、感温包及毛细管,所述动力头部件固定于所述调节阀本体顶部,所述动力头部件由上膜盖、弹性膜片及下膜盖组成,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上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上室,所述动力头上室通过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感温包相连,所述感温包用于采样目标物的实时温度,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下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下室,所述下膜盖形成有膜盖孔且所述膜盖孔分别连通所述动力头下室及外界大气;以及,流量调节组件,其具有控制阀芯及竖向推杆,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控制阀口的开度决定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所述弹性膜片通过所述竖向推杆控制所述锥形阀芯的上下移位。
[0005]作为温度流量调节阀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阀本体侧壁形成有与所述进液腔室相连的进液接口及与所述出液腔室相连的出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及所述出液接口分别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及出口。
[0006]作为温度流量调节阀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阀芯为锥形阀芯。
[0007]作为温度流量调节阀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膜片、所述竖向推杆、所述控制阀芯及所述控制阀口均具有共同的轴线。
[0008]作为温度流量调节阀的优选方案,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具有竖向弹簧及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处于所述控制阀芯下方且两者间具有竖向间隔,所述竖向弹簧处于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弹簧固定座间,所述竖向弹簧用于向上支承所述控制阀芯。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具有处于所述弹簧固定座下方的竖向螺杆,所述竖向螺杆与所述调节阀本体底壁相螺接,其中,所述竖向螺杆上端与所述弹簧固定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螺杆下端为旋拧
部。
[0009]作为温度流量调节阀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膜片处于所述调节阀本体顶壁上方,所述竖向推杆具有从所述调节阀本体顶壁向上穿出的推杆上段,所述推杆上段顶面与所述弹性膜片底面相抵,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具有竖向波纹管,所述竖向波纹管环绕于所述推杆上段外围,其中,所述竖向波纹管顶缘与所述推杆上段相周向密封,所述竖向波纹管底缘与所述调节阀本体的顶壁相周向密封。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温度流量调节阀的调节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提供所述的温度流量调节阀;以及,提供冷却介质及目标物,所述冷却介质向所述目标物提供冷量;若所述感温包采样的实时温度大于平衡温度,所述动力头上室内的压强增大而所述动力头下室内的压强不变,所述弹性膜片带动所述竖向推杆下移所述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控制阀口的开度增大以增加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量,以促使所述目标物回复至平衡温度;若所述感温包采样的实时温度小于平衡温度,所述动力头上室内的压强减小而所述动力头下室内的压强不变,所述竖向弹簧带动所述竖向推杆上移所述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控制阀口的开度减小以减少所述冷却介质的流量,以促使所述目标物回复至平衡温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由于动力头下室与外界大气连通,动力头下室内的压强恒为大气压,即不受阀内流体压力波动影响,具有调节精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价比高的特点。
[00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专利技术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连接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连接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5]请参见图1,图中示出的是一种温度流量调节阀。所述温度流量调节阀是受温度信号控制的可实行流量自动调节智能化管理的执行机构。所述温度流量调节阀可适用于空调、热泵、冷冻、冷藏等各种制冷系统的排气温度或压缩机各部位的温度控制。
[0016]所述温度流量调节阀由调节阀本体1、动力头组件2及流量调节组件3等部件组成。
[0017]所述调节阀本体1内部具有进液腔室11、出液腔室12及所述进液腔室11与所述出液腔室12间的阀腔隔板。所述阀腔隔板形成有分别连通所述进液腔室11与所述出液腔室12
的控制阀口13。所述控制阀口13沿竖向延伸。所述调节阀本体1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进液腔室11相连通的进液接口14及与所述出液腔室12相连通的出液接口15。所述进液接口14及所述出液接口15分别作为制冷剂的进口及出口。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接口14及所述出液接口15分别处于所述调节阀本体1左右两侧。
[0018]所述动力头组件2具有动力头部件21、感温包22及毛细管23等组成。所述动力头部件21固定于所述调节阀本体1顶部。所述动力头部件21由上膜盖211、弹性膜片212及下膜盖213组成。所述弹性膜片212处于所述上膜盖211与所述下膜盖213间。所述弹性膜片212与所述上膜盖211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上室。所述动力头上室通过所述毛细管23与所述感温包22相连通。所述感温包22内部有介质。所述感温包22用于采样目标物的实时温度(以目标物的实时温度作为所述温度信号)。所述弹性膜片212与所述下膜盖213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下室。所述下膜盖213形成有膜盖孔。所述膜盖孔分别连通所述动力头下室及外界大气,即所述动力头下室为恒定的大气压。
[0019]所述流量调节组件3具有竖向推杆31、锥形阀芯32、弹簧固定座33、竖向弹簧34及密封圈等。所述锥形阀芯32处于所述控制阀口13内部。所述锥形阀芯32与所述控制阀口13的开度决定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所述竖向推杆31处于所述弹性膜片212与所述锥形阀芯32间,即所述竖向推杆31上端与所述弹性膜片212相抵而所述竖向推杆31下端与所述锥形阀芯32相抵。所述弹簧固定座33处于所述锥形阀芯32下方且两者具有竖向间隔。所述竖向弹簧34处于所述锥形阀芯3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温度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调节阀本体,其内部具有进液腔室、出液腔室及所述进液腔室与所述出液腔室间的控制阀口,所述控制阀口沿竖向延伸;动力头组件,其具有动力头部件、感温包及毛细管,所述动力头部件固定于所述调节阀本体顶部,所述动力头部件由上膜盖、弹性膜片及下膜盖组成,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上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上室,所述动力头上室通过所述毛细管与所述感温包相连,所述感温包用于采样目标物的实时温度,所述弹性膜片与所述下膜盖共同界定出动力头下室,所述下膜盖形成有膜盖孔且所述膜盖孔分别连通所述动力头下室及外界大气;以及,流量调节组件,其具有控制阀芯及竖向推杆,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控制阀口的开度决定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所述弹性膜片通过所述竖向推杆控制所述锥形阀芯的上下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本体侧壁形成有与所述进液腔室相连的进液接口及与所述出液腔室相连的出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及所述出液接口分别作为冷却介质的进口及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为锥形阀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片、所述竖向推杆、所述控制阀芯及所述控制阀口均具有共同的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具有竖向弹簧及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处于所述控制阀芯下方且两者间具有竖向间隔,所述竖向弹簧处于所述控制阀芯与所述弹簧固定座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艾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温控制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