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123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过滤池、有益菌分解池、有益菌沉水区、蔬菜种植区、集水区和紫外线杀菌池;养殖池连通过滤池,过滤池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池连通有益菌分解池,有益菌分解池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分解处理;有益菌分解池连通有益菌沉水区,通过有益菌沉水区对分解后的水进行沉水处理;有益菌沉水区连通蔬菜种植区,将处理后的水用于蔬菜种植,并连通集水区,通过集水区将进行储水;集水区连通紫外线杀菌池,通过紫外线杀菌池进行杀菌处理;紫外线杀菌池连通养殖池,将经过杀菌后的水输送至养殖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养殖池中的污水进行有机处理,避免化学残留,为鱼类和蔬菜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且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将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在鱼菜共生养殖鱼的过程中,由于鱼的日常排泄活动和饲料投放,会对养殖水体造成影响,需要对养殖池时进行定期更换,确保鱼类的正常生长。但是定期排放出大量污水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同时污水直接排放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0003]因此就需要对养殖池中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通常是直接采用化学药物对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但是化学药物在处理后会存在残留,再将存在化学残留的水用于蔬菜种植,可能会对蔬菜产生不良的影响,难以确保蔬菜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
[0005]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过滤池、有益菌分解池、有益菌沉水区、蔬菜种植区、集水区和紫外线杀菌池;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过滤池,通过所述过滤池对污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有益菌分解池,通过所述有益菌分解池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分解处理;所述有益菌分解池连通所述有益菌沉水区,通过所述有益菌沉水区对分解后的水进行沉水处理;所述有益菌沉水区连通所述蔬菜种植区,将处理后的水用于蔬菜种植,并连通集水区,通过所述集水区将进行储水;所述集水区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池,通过所述紫外线杀菌池进行杀菌处理;所述紫外线杀菌池连通所述养殖池,将经过杀菌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养殖池。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槽、中间泡沫板、排污管道、曝气管道、营养品管道、进水管道、溢水管道、粪污集中池、自动喂食组件和顶棚;所述养殖槽排列布置,形成养殖槽组;所述养殖槽与所述养殖槽之间设置有中间泡沫板;所述排污管道、曝气管道、营养品管道、进水管道和溢水管道布置在所述养殖槽内;所述粪污集中池设置在所述养殖槽组之间,通过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有养殖槽;所述自动喂食组件设置在所述养殖槽上方;所述顶棚罩设在所述养殖池上方。
[0007]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槽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底部设置排污口,且连接所述排污管道,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钢网;所述上端底部两对角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连通所述曝气管道;所述养殖槽顶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有益菌投放口、养殖溢水口和两个造浪器出水口,所述有益菌投放口连通所述营养品管道,所述养殖溢水口连通所述溢水管道,所述造浪器出水口连接造浪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喂食组件包括有投食器、取样器和水质检测器,所述投食器用
于向所述养殖槽内投饲料,所述取样器用于获取所述养殖槽内的取样水体,所述水质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取样水体的水质情况。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包括有益菌培养桶、过滤槽组和固体粪污槽;所述有益菌培养桶连通所述过滤槽组;所述过滤槽组一端连接养殖槽出水管,另一端底部连通所述固体粪污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槽组包括至少三个过滤槽,位于中间位置的过滤槽两端均设置有过滤溢水口,所述过滤溢水口连通过滤槽组中所有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用于过滤污水;所述过滤槽一端顶部设置有溢水槽,所述溢水槽连通所述有益菌分解池。
[0011]进一步地,所述蔬菜种植区包括有若干排列设置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倾斜设置,种植槽高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低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所有种植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槽包括:槽体、刀切布、种植泡沫板、钢板和铁网;所述槽体上铺设种植泡沫板,且外侧绕设有所述铁网,所述槽体低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钢板,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种植泡沫板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且所述种植泡沫板的一周绕设有所述刀切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区设置为倒梯形,底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紫外线杀菌池。
[0014]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杀菌池上方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有益菌分解池对养殖池中的污水进行有机处理,避免蔬菜用水中存在化学残留的问题,确保蔬菜绿色健康地生长。
[0017]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鱼菜共生系统的水循环,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同时能够为鱼和蔬菜二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鱼菜共生的纯天然种养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的水循环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图2中养殖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6为养殖池中的排污管道布置图;
[0024]图7为养殖池中的曝气管道布置图;
[0025]图8为养殖池中的营养品管道布置图;
[0026]图9为养殖池中的进水管道布置图;
[0027]图10为养殖池中的溢水管道布置图;
[0028]图11为顶棚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过滤池、有益菌生化分解池和有益菌沉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0031]图14为蔬菜种植区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单个种植槽的俯视图;
[0034]图17为图1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5]图18为种植槽的出水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为种植槽的剖视示意图;
[0037]图20为集水区和紫外线杀菌池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为集水区的剖视示意图。
[0039]附图中,养殖池10、养殖槽11、排污口111、钢网112、有益菌投放口113、养殖溢水口114、造浪器出水口115、中间泡沫板12、排污管道13、曝气管道14、营养品管道15、进水管道16、溢水管道17、粪污集中池18、顶棚19、过滤池20、有益菌培养21、过滤槽组22、过滤槽221、过滤溢水口222、溢水槽223、固体粪污槽23、有益菌分解池30、有益菌沉水区40、蔬菜种植区50、种植槽51、进水管511、出水口512、槽体52、刀切布53、种植泡沫板54、钢板55、铁网56、集水区60、抽水泵61、紫外线杀菌池7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1]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包括:养殖池10、过滤池20、有益菌生化分解池30、有益菌沉水区40、蔬菜种植区50、集水区60和紫外线杀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过滤池、有益菌分解池、有益菌沉水区、蔬菜种植区、集水区和紫外线杀菌池;所述养殖池连通所述过滤池,通过所述过滤池对污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有益菌分解池,通过所述有益菌分解池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分解处理;所述有益菌分解池连通所述有益菌沉水区,通过所述有益菌沉水区对分解后的水进行沉水处理;所述有益菌沉水区连通所述蔬菜种植区,将处理后的水用于蔬菜种植,并连通集水区,通过所述集水区将进行储水;所述集水区连通所述紫外线杀菌池,通过所述紫外线杀菌池进行杀菌处理;所述紫外线杀菌池连通所述养殖池,将经过杀菌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养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槽、中间泡沫板、排污管道、曝气管道、营养品管道、进水管道、溢水管道、粪污集中池、自动喂食组件和顶棚;所述养殖槽排列布置,形成养殖槽组;所述养殖槽与所述养殖槽之间设置有中间泡沫板;所述排污管道、曝气管道、营养品管道、进水管道和溢水管道布置在所述养殖槽内;所述粪污集中池设置在所述养殖槽组之间,通过所述排污管道连通所有养殖槽;所述自动喂食组件设置在所述养殖槽上;所述顶棚罩设在所述养殖池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底部设置排污口,且连接所述排污管道,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钢网;所述上端底部两对角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连通所述曝气管道;所述养殖槽顶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有益菌投放口、养殖溢水口和两个造浪器出水口,所述有益菌投放口连通所述营养品管道,所述养殖溢水口连通所述溢水管道,所述造浪器出水口连接造浪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拉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恺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