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乙酸乙烯酯
‑
丙烯酸丁酯原位共聚改性沥青
[0001]应用领域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领域,具体涉及乙酸乙烯酯
‑
丙烯酸丁酯原位共聚改性沥青。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的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多。沥青是我国道路铺设的主要材料。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振动小、噪音低、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沥青材料温度稳定性差,夏季易软化,冬季易脆裂,特别是低温时沥青材料变脆引起路面开裂,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
[0004]为避免沥青的低温开裂,人们希望提高沥青的韧性,特别期望能制备出高韧性沥青。现在常见的办法是在沥青中加入橡胶、树脂、纤维等。例如,沥青中掺加丁苯橡胶、氯丁橡胶、聚丁二烯橡胶、嵌段共聚物(乙酸乙烯酯
‑
丁二烯
‑
乙酸乙烯酯,即SBS)等橡胶,形成橡胶改性沥青,可改善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提高沥青的韧性,但这些改性沥青属多相体系,往往存在着橡胶相离析(沉降)问题,导致产品上下层组成不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乙酸乙烯酯
‑
丙烯酸丁酯原位共聚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采用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在沥青中原位共聚反应制备而成,具体方法是:在烧杯中称取基质沥青(70#)、乙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加热至65℃,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搅拌,然后升温到70℃,搅拌反应1h;再升温到80℃,搅拌反应1h;继续升温到90℃,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得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