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规格轮胎的轮胎硫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小规格轮胎的轮胎硫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轮胎制造过程中的硫化工艺大多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高温介质配合的方式对轮胎进行硫化。在轮胎硫化初期通入高于硫化温度的高温介质(如蒸汽或蒸汽与氮气的混合物等)并持续循环一段时间,使胶囊快速升温后,再切换与硫化温度一致的介质循环或循环后保压,整个硫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且存在上下模硫化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往往下模位置刚达到正硫化而上模位置已接近过硫状态,导致成品轮胎物理性能下降、使用不稳定。其轮胎硫化工艺曲线如图1所示,硫化过程中上下模升温速率差异明显,上模温度高,硫化程度高,下模温度低,硫化程度低,下模位置硫化完成后上模已接近正硫化后期,存在过硫风险。目前的硫化工艺使用高温硫化介质种类多,工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低,且能源浪费较多,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0003]专利公告号CN103009524B、专利名称为一种过热水不循环轮胎硫化工艺,公开了一种轮胎硫化工艺。其硫化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适用于小规格轮胎的轮胎硫化工艺,其特征是:硫化的诱导期、预硫化阶段,硫化胶囊内通入与硫化温度一致的过热水进行循环;正硫化阶段,关闭过热水出硫化胶囊的阀门,只开过热水进入硫化胶囊的阀门,过热水不再循环,硫化胶囊保温保压,压力较循环阶段上升2
‑
5%;硫化完成后通入冷却介质,降温,温度降低后,取出轮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小规格轮胎的轮胎硫化工艺,其特征是:硫化的诱导期、预硫化阶段,硫化胶囊内通入160
‑
175℃过热水3
‑
8分钟;正硫化阶段,关闭过热水出硫化胶囊的阀门,只开过热水进入硫化胶囊的阀门,过热水不再循环,保温保压3
‑
8分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小规格轮胎的轮胎硫化工艺,其特征是:硫化的诱导期、预硫化阶段,硫化胶囊内通入165
‑
175℃过热水4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江,邵军楠,张少军,刘甲,
申请(专利权)人: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