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伸缩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升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弹性伸缩模组及使用该模组的升降装置,尤指一种安装于显示器的后侧面,可以使结构更轻薄,可以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增加显示器的升降行程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显示器除了能调整仰角之外,大多会再增加一升降装置以调整高度,使符合不同体型的使用者需求。而一般升降装置主要是利用具有固定规格的固定滑轨与活动滑轨的相对移动,使显示器上升或下降,并通过至少一定力弹簧作为回弹力的来源。而在实际使用时,仅是通过单一定力弹簧的拉伸定位,由于所有的支撑力量皆是由该定力弹簧所承担,定力弹簧的整体体积将显得庞大,如此一来,在薄型化的要求上即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0003]因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第CN208703490U号的“立式支撑装置的升降调整结构”,即包括支架、板状滑动元件、弹力模组及辅助弹力模组,其中板状滑动元件的板状滑动件滑动部在支架的长形限位槽中滑移,并且弹力模组和辅助弹力模组均容置于支架的导槽内并连接支架的另一窄侧内面,弹力模组连接板状滑动件随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框体,其具有一顶端及反向于该顶端的一底端,该第一框体的内部具有一第一容纳空间;一第二框体,其具有一顶端及反向于该顶端的一底端,该第二框体的该顶端位于该第一框体的该底端下方,第二框体的内部具有一第二容纳空间;一第一定力弹簧,定位于该第一框体的第一容纳空间之中,该第一定力弹簧的一端穿出第一容纳空间,并固定于该第二框体的该底端;以及一第二定力弹簧,定位于该第二框体的第二容纳空间之中,该第二定力弹簧的一端穿出第二容纳空间,并固定于该第一框体的该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的顶端具有一上凸弧形面,该第二定力弹簧的一端具有预设变形的一弧形段,该弧形段供对应连接固定在该上凸弧形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力弹簧的弧形段进一步通过一第一紧迫件锁固在该第一框体的上凸弧形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的顶端具有一上定位部,供定位该第二定力弹簧的一端具有的一连接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上定位部为一凸块,该连接段具有一第二孔,供套接该上定位部,该上定位部的顶端具有一勾状结构,防止该第二定力弹簧的一端轻易松脱。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包括一顶板、两个第一侧板及一第一止挡板,该顶板与该两个第一侧板框围成该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一止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两个第一侧板,该第一止档板上具有一突出的顶边及一第一弧凹面,该第一弧凹面供对应承接该第一定力弹簧,该第一止挡板的顶边、该顶板与该两个第一侧板共同框围成一第一窗口,供该第一定力弹簧的一端向外穿出。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顶端的相对两侧边分别形成一具有开口的阶部,各第一侧板之间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通道;其中:一第一通道邻接该第一容置空间,以连通该第一容置空间及该第一框体顶端一侧边的一阶部开口,供该第二定力弹簧的弹簧片通过,另一第一通道邻接该第一窗口,以连通该第一窗口及该第一框体顶端相对侧边的另一阶部开口,供该第一定力弹簧的弹簧片通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的底端具有一下凸弧形面,该第一定力弹簧的一端具有预设变形的一弧形段,供对应连接固定在该下凸弧形面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力弹簧的弧形段通过一第二紧迫件锁固在该第二框体的下凸弧形面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的底端具有一下定位部,供定位该第一定力弹簧的一端所具有的一连接段。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下定位部为一凸块,该连接段具有一第一孔,供套接该下定位部,该下定位部的底端具有一勾状结构,供防止该第一定力弹簧的一端轻易松脱。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伸缩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包括一底板、两个第二
侧板及一第二止挡板,该底板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纬,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