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47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多协议解析;A2.判断是否属于被动上传协议,若是,则进行被动上传协议解析,若否,则进行主动上传协议解析;A3.数据冗余过滤;A4.数据加解密;A5.边缘存储,所述步骤A1.多协议解析包括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和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空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采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减少了非业务性功能,增加系统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系统容错能力提升,各厂商数据上传互相隔离,a厂商的数据上传故障不会影响b厂商数据的处理,降低系统故障发生频次。降低系统故障发生频次。降低系统故障发生频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泛在电力物联网是一个实现电网基础设施、人员及所在环境识别、感知、互联与控制的网络系统。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两会报告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要建设运营好“两网”,分别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两会报告中,成为和坚强智能电网相提并论的重点工作。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接入的终端设备超过5亿台(只),而规划到2030年,接入物联网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0亿台(只)。终端设备数据采集面临

数据量大



数据增长速度快



数据冗余



设备通信协议不一致

等特点,目前用电系统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处理需求,数据处理能力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1.多协议解析;
[0006]A2.判断是否属于被动上传协议,
[0007]若是,则进行被动上传协议解析,
[0008]若否,则进行主动上传协议解析;
[0009]A3.数据冗余过滤;
[0010]A4.数据加解密;
[0011]A5.边缘存储,
[0012]所述步骤A1.多协议解析包括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和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
[0013]所述步骤A4.数据数据加解密,包括如下步骤:
[0014]B1.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根据数据报文判断数据加密方式;
[0015]B2.询问是否使用国密算法SM2进行加密,
[0016]若是,则不对数据解密,并结束线程,
[0017]若否,则进入步骤B3;
[0018]B3.根据报文中加密类型对报文进行解密;
[0019]B4.使用国密SM2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
[0020]B5.结束线程。
[0021]所述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C1.启动定时管理线程;
[0023]C2.加载数据库设备数据到内存链表中;
[0024]C3.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0025]若是,则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0026]若否,则进入步骤C4;
[0027]C4.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0028]若是,则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0029]若否,则进入步骤步骤C5;
[0030]C5.线程睡眠,进入步骤C2。
[0031]所述步骤C3中的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2]D1.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0033]D2.读取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34]D3.尝试对设备发起网络连接;
[0035]D4.询问是否连接成功,
[0036]若连接成功,则进入步骤D5,
[0037]若连接失败,则进入步骤D4-1;
[0038]D4-1询问重连次数是否超过配置次数,
[0039]若超过,则进入步骤D4-2,
[0040]若未超过,则进入步骤D3;
[0041]D4-2.将设备连接失败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42]并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
[0043]进入步骤D2;
[0044]D5.将设备连接成功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45]D6.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0046]D7.询问程序是否正常执行,
[0047]若是,则进入步骤D6,
[0048]若否,则进入步骤D8;
[0049]D8.记录异常日志,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
[0050]D9.结束线程。
[0051]所述C4中的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包括如下步骤:
[0052]E1.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0053]E2.读取设备重连信息链表;
[0054]E3.尝试对设备发起网络连接;
[0055]E4.询问是是否连接成功,
[0056]若是,则进入步骤E5,
[0057]若否,则进入步骤E2;
[0058]E5.将设备连接成功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59]E6.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0060]E7.询问程序是否正常执行,
[0061]若是,则进入步骤E6,
[0062]若否,则进入步骤E8;
[0063]E8.记录异常日志,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
[0064]E9.结束线程。
[0065]所述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6]F1.启动实时监听线程;
[0067]F2.加载数据库设备数据到内存采集设备信息链表中;
[0068]F3.主动启动设备连接线程;
[0069]F4.主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0070]F5.主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
[0071]F6.加载数据库设备数据更新到内存采集设备信息链表中;
[0072]F7.线程睡眠,进入步骤F6。
[0073]所述步骤F3.主动启动设备连接线程,包括如下步骤:
[0074]G1.主动启动设备连接线程;
[0075]G2.读取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76]G3.尝试对设备发起网络连接;
[0077]G4.询问是否连接成功,
[0078]若是,则进入步骤G5-1,
[0079]若否,则进入步骤G6-1;
[0080]G5-1.将设备连接成功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进入步骤G5-2;
[0081]G5-2.将连接对象加入到监听队列,进入步骤G2;
[0082]G6-1询问重连次数是否超过配置的次数,
[0083]若是,则进入步骤G6-2,
[0084]若否,则进入步骤G3;
[0085]G6-2将设备连接失败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
[0086]再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
[0087]并进入步骤G2。
[0088]所述步骤F4.主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包括如下步骤:
[0089]H1.主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
[0090]H2.连接对象队列;
[0091]H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多协议解析;A2.判断是否属于被动上传协议,若是,则进行被动上传协议解析,若否,则进行主动上传协议解析;A3.数据冗余过滤;A4.数据加解密;A5.边缘存储,所述步骤A1.多协议解析包括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和针对主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数据数据加解密,包括如下步骤:B1.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根据数据报文判断数据加密方式;B2.询问是否使用国密算法SM2进行加密,若是,则不对数据解密,并结束线程,若否,则进入步骤B3;B3.根据报文中加密类型对报文进行解密;B4.使用国密SM2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B5.结束线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被动上传协议的解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1.启动定时管理线程;C2.加载数据库设备数据到内存链表中;C3.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若是,则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若否,则进入步骤C4;C4.判断是否需要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若是,则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若否,则进入步骤步骤C5;C5.线程睡眠,进入步骤C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的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包括如下步骤:D1.被动启动数据采集线程;D2.读取采集设备信息链表;D3.尝试对设备发起网络连接;D4.询问是否连接成功,若连接成功,则进入步骤D5,若连接失败,则进入步骤D4-1;D4-1询问重连次数是否超过配置次数,
若超过,则进入步骤D4-2,若未超过,则进入步骤D3;D4-2.将设备连接失败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并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进入步骤D2;D5.将设备连接成功标识更新到采集设备信息链表;D6.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D7.询问程序是否正常执行,若是,则进入步骤D6,若否,则进入步骤D8;D8.记录异常日志,将设备信息写入到设备重连链表;D9.结束线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设备数据统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4中的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包括如下步骤:E1.被动启动设备重连线程;E2.读取设备重连信息链表;E3.尝试对设备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笑岩武延年李魁雨孙永明魏本海王祥赵成文那辰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