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042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领域,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对所要规划的网络中的业务梳理业务需求;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预设路由;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分配资源,根据资源分配情况计算网络建设规模;其中,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分配资源包括:按照需求带宽为业务分配带宽资源;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为业务分配端口资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存量端口资源与新增子架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对业务的端口资源统一分配,提高了网络规划的效率。提高了网络规划的效率。提高了网络规划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如今依托通信网络开展的众多综合业务对运营商基础承载网络提出诸多挑战。无线方面,4G的大力发展以及5G的重点推进要求传送网对基站业务调度至核心网EPC回传链路要求有足够丰富的带宽能力及路由选择。固网宽带方面,广度覆盖的数据城域网对收敛后数据集中调度至出口提出多种灵活传送的要求。政企专线方面,大颗粒业务的逐年增势以及业务的随机性对网络承载容量及富余度提出挑战。同时,随着更多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及应用,例如VR/AR、物联网等需求将对现有基础承载的传送网不断发起技术及承载能力上的冲击与挑战。面对上述诉求,有多种解决技术及方案,但其中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作为一种超高带宽、超强延展性的网络,是作为承载大流量业务的基础网络首选。
[0003]然而,在上述各种复杂需求交织的背景下,现有OTN网络的规划方法已经开始显现出瓶颈,一方面网络的规划方法需要结合新技术进行相应变革;另一方面,在海量业务需求驱动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规划效率,提高质量以满足业务的多变性及大容量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待解决的瓶颈。
[0004]现有的OTN网络的规划方法主要遵循如下环节:
[0005]1、业务需求梳理:作为网络规划的基础步骤,业务需求梳理不仅需要对业务需求带宽进行逐一梳理统计,还需要对每条业务的开通方式(即业务是否保护、分担方式等)进行逐一梳理,具体包括:
[0006]1.1传送带宽分类:就目前主流的业务需求,主要需要将传送带宽分为GE、2.5G、10GE(含10GPOS)、40G、FC400/800、100G甚至将来5G时代的200G/400G等。不同网络调度规则可能对不同业务类型提出差异化承载需求。
[0007]1.2传送路由分类:对于传输调度,路由也存在不同的方式。具体概括为:1)源宿间无保护调度。2)同源同宿分担调度。3)同源异宿分担调度。4)源宿间1+1保护调度。而每种方式又随着各个网络的组网要求及形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0008]2、业务调度路由预安排:根据不同网络组网及调度要求,结合业务需求,逐条进行业务调度路由安排。也只有逐一对调度路由的预安排,才能比较准确地对直达落地型电路、电层转接型电路、光层穿通型电路等多种组织方式进行统计,得到所需要网络建设规模,达到规划的目标。
[0009]3、OTN网络关键资源要素及成果生成:通过逐一统计电路路径所涉及网元及建设内容,形成波长/子波长波道图、线路端口/板卡、支路侧端口/板卡以及上述资源与业务需求的互关联性,为后续网络建设规模,如子架、板卡、端口等提供新增依据,便后续复查及审阅。
[0010]现有的OTN网络规划方法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之处:
[0011]基本全人工规划,效率低:目前的规划方法几乎全是用人工手工或少部分半自动方式进行操作。以几十个T的业务需求为例,往往涉及多种不同大类的业务需求,且每大类还存在不同的差异化调度方式。带宽与不同调度方式的组合,至少有十余种不同类型需求,仅梳理业务需求就耗时不少。同时,面对业务需求侧发生的变化,往往难以快速反应及处理。需求的变化对于已经完成的操作环节往往是一种“毁灭性”的推倒重来,不仅效率底下,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0012]网络建设规模计算量大、出错率高:在完成业务需求梳理、业务调度路由预安排后,对于网络关键资源的计算涉及后期网络建设规模及投资。而该环节的实施、校验、修正是其中最为困难也最容易发生误差的环节。该环节中,需要逐条对业务路由进行分析、规划,结合现网资源使用情况,确定支路端口、线路端口、使用的波道资源等内容,形成子波长、端口利旧、槽位利旧(插板扩容)、新增设备等利旧程度由大到小的各种建设场景。据一般经验值统计,几十个T级别的需求下,网络规模计算及核实一般需要1个月以上。
[0013]OTN网络规划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在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的规划中同样存在,如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等通信网络的规划。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网络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完成,计算量大、出错率高、效率低的缺陷。
[001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包括:
[0016]对所要规划的网络中的业务梳理业务需求;其中,所述业务需求包括源宿节点、需求带宽、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
[0017]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预设路由;
[0018]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分配资源,根据资源分配情况计算网络建设规模;其中,所述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分配资源包括:
[0019]按照需求带宽为业务分配带宽资源;
[0020]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为业务分配端口资源;其中,包括:
[0021]按照新增业务完全承载于新增子架上的场景请求虚拟子架;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将被分配到不同子架的转接业务调整到同一子架;为所有业务分配端口资源结束后,回收未被分配的虚拟子架。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包括:
[0023]对于具备保护关系的业务,根据业务的安全等级,按照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使用者习惯选择按照子架正反面分离配置或选择在不同板卡上配置,在配置时按照源宿节点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分配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
[0024]将无保护普通级业务或无关联业务按照端口区分配置,在配置时按照源宿节点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分配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将被分配到不同子架的转接业务调整到同一子架包括:
[0026]考察转接业务所在节点的子架,查找一个子架,所述子架能转接所述转接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电路,将所述转接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电路转接到该子架上。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之前,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为业务分配端口资源还包括:
[0028]清除不可用的存量端口资源;
[0029]统计网络规划所涉及新业务的站点,清除不属于所述站点的存量端口资源。
[003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对所要规划的网络中的业务梳理业务需求包括:
[0031]对业务的业务需求采用业务特征值的方式描述;其中,所述业务特征值包括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要规划的网络中的业务梳理业务需求;其中,所述业务需求包括源宿节点、需求带宽、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预设路由;按照业务需求为业务分配资源;其中,包括:按照需求带宽为业务分配带宽资源;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为业务分配端口资源;其中,包括:按照新增业务完全承载于新增子架上的场景请求虚拟子架,所述虚拟子架包括新增端口资源;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将被分配到不同子架的转接业务调整到同一子架;为所有业务分配端口资源结束后,回收未被分配的虚拟子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包括:对于具备保护关系的业务,根据业务的安全等级,按照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使用者习惯选择按照子架正反面分离配置或选择在不同板卡上配置,在配置时按照源宿节点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分配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将无保护普通级业务或无关联业务按照端口区分配置,在配置时按照源宿节点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分配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被分配到不同子架的转接业务调整到同一子架包括:考察转接业务所在节点的子架,查找一个子架,所述子架能转接所述转接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电路,将所述转接业务所涉及的所有电路转接到该子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网络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以及端口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将业务分配到存量端口资源或新增端口资源之前,所述按照源宿节点、业务承载的保护方式为业务分配端口资源还包括:清除不可用的存量端口资源;统计网络规划所涉及新业务的站点,清除不属于所述站点的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汤进凯李小燕徐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