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包括碗体与碗盖,所述碗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沿,所述卡接沿下部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内侧壁通过加强基与碗体固定连接,所述碗盖的下端面的边缘处通过卡接扣配合所述卡接沿与所述卡合槽同碗体卡接,所述卡接扣与碗盖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卡合槽的一侧内嵌设置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通过连接线柱与卡合槽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片一体成型有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餐具碗盒技术领域。该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解决了现有一次性碗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不便于判断餐盒有无被打开,容易使配送人员与用户之间出现矛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碗盒
,具体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
技术介绍
[0002]快餐盒是为了便于方便我们外带食物而使用的容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制品,是外出野餐或远足不可或缺的容器,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及相对成本较低等特点,随着现在的网络越发发达的今天,外卖也随之发展开,越来越多人需要在工作中点外卖进行充饥,而商家多数采用快餐盒进行承装食物,设备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
[0003]现有一次性碗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不便于根据外部痕迹判断餐盒有无被打开,容易使配送人员与用户之间出现矛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解决了现有一次性碗盒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不便于判断餐盒有无被打开,容易使配送人员与用户之间出现矛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包括碗体与碗盖,所述碗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沿,所述卡接沿下部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内侧壁通过加强基与碗体固定连接,所述碗盖的下端面的边缘处通过卡接扣配合所述卡接沿与所述卡合槽同碗体卡接,所述卡接扣与碗盖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卡合槽的一侧内嵌设置有按压片,通过设置有按压片,能够便于人员直接按压按压片,使得连接线柱与按压片断裂,此时人员可以向上拉碗盖,使得碗盖与碗体分离,进而可以开始就餐,同时人员也可以通过观察连接线柱有无断裂,以此判断碗体有没有被打开,进而保证了用餐的安全性与避免用户与配送员之间的误解,所述按压片通过连接线柱与卡合槽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片一体成型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下端面对称布置有连接窄部。
[0008]优选的,所述碗体与碗盖的重量分别为44.0g与15.6g,所述碗体与碗盖的平均胶位厚度分别为0.55mm与0.50mm。进而使得整个碗盒质量很轻,能够降低在装好饭菜后碗盒的整体质量,便于人员运输。
[0009]优选的,所述卡接沿的横截面形状为“1”字型,所述卡接沿的上部设置有钩部。
[0010]优选的,所述卡接扣的横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环型。
[0011]优选的,所述卡接扣的外圆环面与卡合槽的槽壁完全贴合。通过卡接扣配合卡接沿与卡合槽,使得碗盖卡扣在碗体内侧,避免传统碗盖盖在碗体的外边缘,因此别人可以直接打开,并且别人可以直接打开碗盖又合上,没有开启次数限制,最终使用人无法确定餐盒是否开启过。本碗盒在碗盖在与碗体合上后,由于卡接扣与卡合槽的槽壁完全贴合,使得碗
盖是碗体完全卡合,因此可以防止别人用工具在碗盖的上方撬开碗盖。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厚度为0.1mm,所述连接窄部的厚度为0.06mm,所述连接片与连接窄部均与碗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基与卡合槽的外部均设置有与按压片相适配的开口。通过在按压片的中间部位设置为0.1mm 厚的连接片,两边部位设置的为0.06mm厚的连接窄部,使得人员按压按压片的时候两边薄的连接窄部就会裂开,厚的连接片依然连在碗体的外壁,此时消费者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窄部的裂口将按压片整体撕下,更加便于人员后续向上提起碗盖打开碗体的操作。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通过卡接扣配合卡接沿与卡合槽,使得碗盖卡扣在碗体内侧,避免传统碗盖盖在碗体的外边缘,因此别人可以直接打开,并且别人可以直接打开碗盖又合上,没有开启次数限制,最终使用人无法确定餐盒是否开启过。本碗盒在碗盖在与碗体合上后,由于卡接扣与卡合槽的槽壁完全贴合,使得碗盖是碗体完全卡合,因此可以防止别人用工具在碗盖的上方撬开碗盖。
[0016](2)、该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通过设置有按压片,能够便于人员直接按压按压片,使得连接线柱与按压片断裂,此时人员可以向上拉碗盖,使得碗盖与碗体分离,进而可以开始就餐,同时人员也可以通过观察连接线柱有无断裂,以此判断碗体有没有被打开,进而保证了用餐的安全性与避免用户与配送员之间的误解,通过在按压片的中间部位设置为0.1mm厚的连接片,两边部位设置的为0.06mm厚的连接窄部,使得人员按压按压片的时候两边薄的连接窄部就会裂开,厚的连接片依然连在碗体的外壁,此时消费者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窄部的裂口将按压片整体撕下,更加便于人员后续向上提起碗盖打开碗体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部件拆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按压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按压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碗体、2卡接沿、3卡合槽、4加强基、5内碟沿、6卡接扣、7 碗盖、8按压片、81连接片、82连接窄部、9连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包括
碗体1与碗盖7,碗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沿2,卡接沿2下部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卡合槽3,卡合槽3的内侧壁通过加强基4与碗体1固定连接,碗盖7的下端面的边缘处通过卡接扣6配合卡接沿2与卡合槽3同碗体1卡接,卡接扣6与碗盖7一体加工成型,卡合槽3的一侧内嵌设置有按压片8,按压片8通过连接线柱9与卡合槽3固定连接,按压片8一体成型有连接片 81,连接片81的下端面对称布置有连接窄部82。
[0026]本实施例中,碗体1与碗盖7的重量分别为44.0g与15.6g,碗体1与碗盖7的平均胶位厚度分别为0.55mm与0.50mm。进而使得整个碗盒质量很轻,能够降低在装好饭菜后碗盒的整体质量,便于人员运输。
[0027]本实施例中,卡接沿2的横截面形状为“1”字型,卡接沿2的上部设置有钩部。
[0028]本实施例中,卡接扣6的横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环型。
[0029]本实施例中,卡接扣6的外圆环面与卡合槽3的槽壁完全贴合。通过卡接扣6配合卡接沿2与卡合槽3,使得碗盖7卡扣在碗体1内侧,避免传统碗盖7盖在碗体1的外边缘,因此别人可以直接打开,并且别人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包括碗体(1)与碗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卡接沿(2),所述卡接沿(2)下部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卡合槽(3),所述卡合槽(3)的内侧壁通过加强基(4)与碗体(1)固定连接,所述碗盖(7)的下端面的边缘处通过卡接扣(6)配合所述卡接沿(2)与所述卡合槽(3)同碗体(1)卡接,所述卡接扣(6)与碗盖(7)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卡合槽(3)的一侧内嵌设置有按压片(8),所述按压片(8)通过连接线柱(9)与卡合槽(3)固定连接,所述按压片(8)一体成型有连接片(81),所述连接片(81)的下端面对称布置有连接窄部(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障食品安全的一次性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碗体(1)与碗盖(7)的重量分别为44.0g与15.6g,所述碗体(1)与碗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俊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波丽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