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广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25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一主管和两支管,其中一支管为直管,另一支管为弯管,该两支管的一端分别接通主管的一端,该两支管具有并在一起和分开之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支管之一主排气,两支管之二主排胸腔积液,并且,仅需在患者胸壁的一处位置置管即可,从而可以减轻接受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胸部疼痛感,降低置管风险,减少护理难度。减少护理难度。减少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对于胸外科手术后及各种内外科临床病症导致的胸腔积液、积气,需要胸腔置管进行排气排液,在处理许多临床情况如上肺叶术后、血气胸、多房性胸腔积液时,通常需要在胸腔内置入两根引流管,一根主排气,另一根主排胸腔积液,由于两根引流管需要在胸壁两处位置分别置管,增加了置管、拔管的风险以及胸管护理的难度,并使患者疼痛感明显,且拔管需额外注意避免形成新发气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一主管和两支管,其中一支管为直管,另一支管为弯管,该两支管的一端分别接通主管的一端,该两支管具有并在一起和分开之二状态。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可插拔的内插件,当该内插件插于所述主管及支管时,将所述另一支管导直,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并在一起;当该内插件被拔出时,所述另一支管复位,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分开。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插件包括主棒和两支棒,该两支棒的一端分别与主棒的一端连接,且该两支棒的轴线分别与主棒的轴线平行;所述内插件在插入状态时,主棒插于所述主管中,两支棒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两支管中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导套,该导套外壁与支管内壁相连,在引流管插入胸腔时,所述两支棒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的导套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两支管并在一起时,该两支管的另一端合成子弹头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两支管的长度分别小于引流管的置管深度;所述两支管的长度分别为8

12cm,所述引流管的置管深度为13

16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两支管内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壁,将支管内腔分隔为两个引流腔;所述两支管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引流孔,该两个引流孔均为长条形侧孔,并自支管的一端延伸至支管的另一端;各支管的两个引流孔分别与其两个引流腔一一对应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管的管径为0.6cm,所述支管的管径为0.3cm。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可扩张的囊性装置,该两囊性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主管的外壁上,且该两囊性装置由一可调节二者间距的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
[0013]进一步的,靠近所述支管的囊性装置固定在所述主管上,远离所述支管的囊性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所述连接装置为可伸缩的弹性装置,或者,所述连接装置为旋钮装置,该旋钮装置与靠近所述支管的囊性装置转动连接,该旋钮装置与远离所述支管的囊性装置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两囊性装置连接一管体。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引流管包括所述主管和两支管,使本技术可以利用两支管之一主排气,两支管之二主排胸腔积液,并且,仅需在患者胸壁的一处位置管即可,从而可以降低置管风险、减少胸管护理难度,并且减轻接受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胸部疼痛感。此外,其中一支管为直管,另一支管为可弯折的管,可以实现胸腔内多方位引流,更加通畅。
[0017]2、所述内插件的设置,使两支管的分合操作非常便捷,且结构简单。所述内插件优选包括所述主棒和两支棒,结构非常简单,操作便捷。所述导套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对支棒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棒在支管内随意移动,还可以对支管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支管软塌。
[0018]3、所述两支管并在一起时,该两支管的另一端合成子弹头结构,该子弹头结构表面圆滑,能够在置管时起到引导作用,增加操作安全性,降低置管难度,减少操作时间,从而减轻置管时疼痛感。
[0019]4、所述两支管引流孔为长条形侧孔,并自支管的一端延伸至支管的另一端,可以解决支管的管径较细带来的堵塞问题。
[0020]5、本技术进一步包括所述固定机构,利用该固定机构固定引流管,从而无需缝线固定,减轻患者疼痛,特别是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且引流管直径较细,无需担心拔管时的新发气胸问题。
[0021]6、两囊性装置一个设为固定式,另一个设为滑动式,并用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使得两囊性装置的间距可以依据患者的胸腔壁厚进行调节,从而不仅提高引流管的固定效果,还使本技术适用于不同胸腔壁厚的患者。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在两支管在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未体现引流孔);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两支管在合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透视体现支棒,未体现套管);
[0025]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一主管1和两支管2、3,其中一支管2为直管,另一支管3为弯管,该两支管2、3的一端分别接通主管1的一端,该两支管2、3具有并在一起和分开之二状态。
[0027]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可插拔的内插件,在引流管插入胸腔时,该内插件插于所述主管1及支管2、3,将所述另一支管3导直,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2并在一起;在引流
管置管到位后,内插件被拔出,所述另一支管3复位成弯曲状态,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2分开。具体,所述内插件包括主棒(图中未体现)和两支棒8,该两支棒8并列设置,该两支棒8的一端分别与主棒的一端连接,且该两支棒8的轴线分别与主棒的轴线平行。在引流管插入胸腔时,主棒插于所述主管中,两支棒8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所述内插件优选钢质,但不局限于此。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支管2、3中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导套9,该导套贯9穿支管始终,且该导套9外壁与支管内壁相连,具体,两支管中的导套9分别位于两支管相邻的侧壁内侧,并与支管一体相连或采用其它固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引流管插入胸腔时,所述两支棒8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的导套9内。所述导套9的内径略大于支棒8的直径,该导套9不仅可以对支棒8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棒8在支管内随意移动,还可以对支管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支管软塌。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支管2、3的长度分别小于引流管的置管深度。引流管的置管深度是指引流管位于患者胸腔内的部分的长度。具体,所述两支管2、3的长度分别为8

12cm,取较佳值10cm,所述引流管的置管深度为13

16cm,取较佳值15cm。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管和两支管,其中一支管为直管,另一支管为弯管,该两支管的一端分别接通主管的一端,该两支管具有并在一起和分开之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插拔的内插件,当该内插件插于所述主管及支管时,将所述另一支管导直,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并在一起;当该内插件被拔出时,所述另一支管复位,并与所述其中一支管分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件包括主棒和两支棒,两支棒并列设置,该两支棒的一端分别与主棒的一端连接,且该两支棒的轴线分别与主棒的轴线平行;所述内插件在插入状态时,主棒插于所述主管中,两支棒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管中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导套,该导套外壁与支管内壁相连,在引流管插入胸腔时,所述两支棒分别一一插于所述两支管中的导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管并在一起时,该两支管的另一端合成子弹头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管内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姜杰于修义石思恩王剑翁耿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