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剥壳设备
,具体为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桂圆又称龙眼、荔枝奴、亚荔枝和燕卵,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寿命最长可达400多年,果实成熟期为7到8月,鲜果呈黄褐色。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果皮,鲜用,或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
[0003]在将果实干燥后,剥取假种皮备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或者使用揉搓剥壳装置进行外壳的剥离,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太大,且工作效率太低,而目前现有的揉搓剥壳装置在工作时,一般直接对桂圆外壳进行碾压揉搓,这样容易使得桂圆的果肉被压扁、果壳碎片渣插到果肉中和果壳较大不利于分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伯努利原理的桂圆揉搓剥壳装置,包括投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斗(1)的下端内部开设有锥形滑槽(101),投料斗(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剥壳管(2),剥壳管(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201),剥壳管(2)的内部且在形槽(20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202),滑板(202)与剥壳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3),剥壳管(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一弹簧(203)相对应的通孔(204),滑板(202)在靠近剥壳管(2)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通孔(204)相对应的划刀(205),剥壳管(2)的底部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06),剥壳管(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输送叶(301),投料斗(1)的内部设置有板栗(4),板栗(4)包括:果壳(401)和果肉(402),剥壳管(2)的右端固定管连接有抽气管(5),抽气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501),过滤板(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橡胶柱(502),剥壳管(2)与抽气管(5)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管(6),分离管(6)的上端上侧壁开设有斜槽(601),分离管(6)的上端且在斜槽(601)内固定连接有转柱(602),转柱(60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挡板(603),挡板(603)与分离管(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4),分离管(6)的上端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与斜槽(601)相对的软垫(605),分离管(6)的右侧下部均开设有多个矩形口...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