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06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包括C形箍、输液港和液体抽吸器,所述C形箍用于卡抱在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在C形箍的内周表面设有弹性囊,所述弹性囊与输液港连通,所述输液港用于置入人体内,输液港通过导管与所述弹性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液体抽吸器包括液体抽吸泵、抽吸管和穿刺针,所述液体抽吸泵的抽吸口连接的一端,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用于从体外外穿入并连接输液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C形箍上的弹性囊抱紧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输液港植入患者体内,只需要简单穿刺就可实现血流量调节,创伤小,血流量不会受到血压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做到精准的限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静脉内瘘术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但部分患者动静脉内瘘流量过大,引起心功能不全或肢端窃血综合症,是血透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目前针对高流量动静脉内瘘是采取外科手术“限流”的方法,即用缝线捆绑或用人工材料包裹动静脉吻合口,使管腔变小、血流量减少。但是这种限流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可能会因为管腔过小,造成血流量减少,不能维持正常血透或瘘闭塞;二是可能因为管腔缩小不够,血流量仍然很大,达不到预期效果。有研究提出,在术中可以采用彩超评估血流量,从而进行比较精确的“限流”。但由于这样的操作需要在手术切开的状态下,会有创伤,而且血流量还受到血压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也不能做到精准的“限流”,如病情需要干预,还需再次进行手术切开,给患者带来痛苦。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有必要研发一种可以解决术后精确调节内瘘血流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实现术后精确调节内瘘血流量的目的。
[0005]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箍、输液港和液体抽吸器,所述C形箍用于卡抱在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在C形箍的内周表面设有弹性囊,所述弹性囊与输液港连通,所述输液港用于置入人体内,输液港通过导管与所述弹性囊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液体抽吸器包括液体抽吸泵、抽吸管和穿刺针,所述液体抽吸泵的抽吸口连接的一端,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用于从体外外穿入并连接输液港。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囊黏贴固定在C形箍上,所述C形箍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导管经贯穿孔穿入C形箍并与弹性囊内部密封连通。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形箍上还设置有连接构件,C形箍两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弧形卡,所述C形箍一端设有连接槽口,所述弧形卡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口内,弧形卡另一端设有弯折头,所述弯折头的内表面设为平面,所述C形箍另一端的外侧面设有卡口,所述卡口中心凹设有平面且能够与所述弯折头的内表面匹配贴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卡的两端内侧面设有弹性过渡垫,所述弹性过渡垫靠近C形箍的一端高于远离C形箍的一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港包括港座、穿刺隔膜和保压防逆流机构,所述港座呈圆锥台形,港座内部设有空腔,港座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穿刺开口,所述穿刺开口处安装所述穿刺隔膜;所述港座侧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出口,所述导管连接在所述出口处;所述保压防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保压防逆流机构包括子弹形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子弹形阀芯密封滑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子弹形阀芯的下方,复位弹簧一端与空腔的底部内表面抵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子弹形阀芯的底部外表面抵接;所述子弹形阀芯为空心结构,在子弹形阀芯的圆柱部侧面上设有侧孔,所述空腔的内周表面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港座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一端与环形凹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口连通;当子弹形阀芯不受压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子弹形阀芯上的侧孔与环形凹槽相互错开;当子弹形阀芯受压并移动至与空腔底部内表面抵接时,子弹形阀芯上的侧孔与环形凹槽相互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开口的外围设有至少两个凸出于港座顶部表面的且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用于与皮外的定位固定器配合,所述定位固定器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穿刺开口相同,定位固定器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标识一一对应的定位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囊黏贴固定在C形箍上,所述C形箍的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导管经贯穿孔穿入C形箍并与弹性囊内部密封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前端为圆头且封闭,在穿刺针的侧部设置有若干个与穿刺针内孔连通的开口。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抽吸泵采用蠕动泵。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C形箍和弹性囊,C形箍可以可靠地固定到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C形箍内周表面上的弹性囊充入液体后膨胀从而抱紧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输液港可以植入患者体内的皮肤之下,只需要简单的穿刺就可实现血流量的调节,与以往的采用手术切开进行限流相比,不仅创伤小,而且血流量还不会受到血压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做到精准的限流。
[0017]2)、本技术中的输液港内不仅设置有穿刺隔膜,而且还设置有保压防逆流机构,当弹性囊内注入有液体时,保压防逆流机构会使弹性囊内的液体无法倒流到港座内,起到主要的保压作用,使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内的血流量被精确限流,穿刺隔膜还会起到第二道的防止液体倒流的作用,构成双保险。
[0018]3)、本技术中的C形箍上还可设置连接构件,C形箍两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从而使得C形箍更稳定地抱持在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让限流的精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C形箍的安装应用情况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输液港和穿刺针的结构放大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C形箍、弹性囊和弧形卡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C形箍、弹性囊和弧形卡的安装结构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C形箍、1a

贯穿孔、2

输液港、3

液体抽吸器、4

弹性囊、5

导管、6

液体抽吸泵、7

抽吸管、8

穿刺针、9

港座、9a

空腔、9b

穿刺开口、9c

环形凹槽、9d

通道、10

穿刺隔膜、11

子弹形阀芯、11a

侧孔、12

复位弹簧、13

定位标识、14

定位固定器、14a

通孔、14b

定位孔、15

弧形卡、16

弯折头、17

卡口、18

弹性过渡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箍(1)、输液港(2)和液体抽吸器(3),所述C形箍(1)用于卡抱在内瘘用静脉血管或人工血管之上,在C形箍(1)的内周表面设有弹性囊(4),所述弹性囊(4)与输液港(2)连通,所述输液港(2)用于置入人体内,输液港(2)通过导管(5)与所述弹性囊(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液体抽吸器(3)包括液体抽吸泵(6)、抽吸管(7)和穿刺针(8),所述液体抽吸泵(6)的抽吸口连接的一端,所述抽吸管(7)的另一端连接穿刺针(8),所述穿刺针(8)用于从体外外穿入并连接输液港(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箍(1)上还设置有连接构件,C形箍(1)两端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构件相互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弧形卡(15),所述C形箍(1)一端设有连接槽口,所述弧形卡(15)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口内,弧形卡(15)另一端设有弯折头(16),所述弯折头(16)的内表面设为平面,所述C形箍(1)另一端的外侧面设有卡口(17),所述卡口(17)中心凹设有平面且能够与所述弯折头(16)的内表面匹配贴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卡(15)的两端内侧面设有弹性过渡垫(18),所述弹性过渡垫(18)靠近C形箍(1)的一端高于远离C形箍(1)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流量动静脉内瘘限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港(2)包括港座(9)、穿刺隔膜(10)和保压防逆流机构,所述港座(9)呈圆锥台形,港座(9)内部设有空腔(9a),港座(9)的顶部中心处设有穿刺开口(9b),所述穿刺开口(9b)处安装所述穿刺隔膜(10);所述港座(9)侧部设有与空腔(9a)连通的出口,所述导管(5)连接在所述出口处;所述保压防逆流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腔(9a)内,保压防逆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勇沈平姚志超黄剑汤尧沈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