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02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电路板结构包括无源底板、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电源模块和多个扩展板;电源模块与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扩展板电性连接,网络交换板、扩展板通过设置在无源底板正面上的CPCIE总线与主控制板通信连接;网络交换板用于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扩展板用于与设备连接以采集设备的数据;主控制板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无源底板包括PCB板,和设置在PCB板背面的第一金属吸热层;第一金属吸热层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翎片,且第一金属吸热层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流过;边缘计算单元包括所述电路板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边缘计算单元电路板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边缘计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用于对分散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的综合信息系统,为了降低中心服务器的运算压力,会在分散设备附近设置多个边缘计算单元,由每个边缘计算单元负责对多个分散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把分析处理的结果发送至中心服务器进行汇总,保证了反馈动作的及时、高效,即使在网络中断、服务器瘫痪后仍会正常工作。目前,对边缘计算单元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一般边缘计算单元中的电路板散热效率较低,不利于实现边缘计算单元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有利于提高边缘计算单元电路板的散热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结构,包括无源底板和插接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电源模块和多个扩展板;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扩展板电性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板、扩展板通过设置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CPCIE总线与所述主控制板通信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板用于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扩展板用于与设备连接以采集所述设备的数据;所述主控制板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无源底板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PCB板背面的第一金属吸热层;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翎片,且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流过。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PCB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吸热层,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中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和第二金属吸热层的金属导热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第二金属吸热层和金属导热柱均由铜制成。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无源底板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eHM连接器、多个ADF连接器和一个电源连接器;所述多个eHM连接器中包括用于与主控制板连接的eHM连接器、用于与网络交换板连接的eHM连接器、和多个用于与扩展板连接的eHM连接器;所述多个ADF连接器包括用于与主控制板连接的ADF连接器、用于与网络交换板连接的ADF连接器、和多个用于与扩展板连接的ADF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各eHM连接器电性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无源底板的正面上设置有CPCIE总线转换器,所述多个ADF连接器分别通过CPCIE总线与所述CPCIE总线转换器连接。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和扩展板均采用3U板卡结构。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主控制板包括主控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电性连接的存储模块、调试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网络交换板包括88E6176芯片、主控芯片、存储器、BIOS模块、DC/DC电源模块、电源接口、总线接口和若干个LAN接口;所述LAN接口与所述88E6176芯片连接,所述88E6176芯片、存储器、BIOS模块、DC/DC电源模块和总线接口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DC/DC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的电路板结构中,所述扩展板包括CH368L桥芯片、FPGA模块、AD/DA转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电平转换模块和IO接口;所述CH368L桥芯片、AD/DA转换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均与所述FPGA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调理模块与所述AD/DA转换模块连接,所述IO接口与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包括所述的电路板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边缘计算单元及其电路板结构,由于采用无源底板和CPCIE总线连接各个功能板,结构紧凑、可扩展性强,而且由于在无源底板背面设置第一金属吸热层,并在第一金属吸热层的背面设置散热翎片、在第一金属吸热层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可有效提高边缘计算单元电路板的散热效率,从而有利于边缘计算单元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中,无源底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中,网络交换板和扩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中,网络交换板的原理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中,扩展板的原理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电路板结构中,无源底板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文的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结构,包括无源底板1和插接在无源底板1正面上的主控制板2、网络交换板3、电源模块4和多个扩展板5;电源模块4与主控制板2、网络交换板3、扩展板5电性连接,网络交换板3、扩展板5通过设置在无源底板1正面上的CPCIE总线6与主控制板2通信连接;网络交换板3用于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扩展板5用于与设备连接以采集该设备的数据;主控制板2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无源底板1包括PCB板1.1,以及设置在PCB板1.1背面的第一金属吸热层1.2;第一金属吸热层1.2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翎片1.3,且第一金属吸热层1.2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源底板和插接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电源模块和多个扩展板;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板、所述网络交换板、所述扩展板电性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板、所述扩展板通过设置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CPCIE总线与所述主控制板通信连接;/n所述网络交换板用于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n所述扩展板用于与设备连接以采集所述设备的数据;/n所述主控制板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n所述无源底板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PCB板背面的第一金属吸热层;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翎片,且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流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源底板和插接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主控制板、网络交换板、电源模块和多个扩展板;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板、所述网络交换板、所述扩展板电性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板、所述扩展板通过设置在所述无源底板正面上的CPCIE总线与所述主控制板通信连接;
所述网络交换板用于与中心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扩展板用于与设备连接以采集所述设备的数据;
所述主控制板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无源底板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PCB板背面的第一金属吸热层;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的背面设置有散热翎片,且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内设置有多个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用于供冷却液流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吸热层,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穿孔中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和第二金属吸热层的金属导热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吸热层、所述第二金属吸热层和所述金属导热柱均由铜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底板的正面上设置有多个eHM连接器、多个ADF连接器和一个电源连接器;
所述多个eHM连接器中包括用于与所述主控制板连接的eHM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网络交换板连接的eHM连接器、和多个用于与所述扩展板连接的eHM连接器;
所述多个ADF连接器包括用于与所述主控制板连接的ADF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网络交换板连接的ADF连接器、和多个用于与所述扩展板连接的ADF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科王春灿吴建伟顾晨龙刘怀奥王元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山电子设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