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98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矩形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更换的底板,从而能够根据打孔工艺的需求更换底板,提高了PCB板材打孔用定位工装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PCB板材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PCB板是一种印制线路板,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电子部件,由于需要在其上开设多个孔,因此,尤其需要一种打孔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620212629.7的专利,包括工作台、底板组件、定位装置和打孔装置若干个。此设计虽然解决了PCB板打孔的定位问题,但其底板间设有长方形通孔,在打孔时PCB板的下端面缺少支撑,容易造成PCB板破裂,但整块底板又不方便排出打孔产生的废料,因此,需要一种可更换的底板,从而能够根据打孔工艺的需求更换不同的底板,方便排出打孔时产生的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已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前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底板,所述矩形框架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有插销杆,所述插销杆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内,此设计能够根据打孔工艺的需求更换底板。优选的,所述插销杆的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的大小沿所述第一定位孔向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方向依次递减,此设计能够定位底板的前后位置。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左右两端设有轨道槽,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与所述轨道槽滑动连接的导轨,此设计能够实现底板在凹槽内滑动。优选的,所述导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此设计能够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矩形槽,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矩形槽相互配合的第二矩形槽,此设计能够方便的安装和取出PCB板材。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下料孔,此设计能够方便PCB板打孔后的废料排放。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前端面固定设有手柄,此设计能够方便的拉出和装入PCB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更换的底板,从而可根据打孔工艺的需求更换不同的底板,从而提高了PCB板打孔用的定位工装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多个截面尺寸依次递减的插销杆配合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从而能够定位底板的位置,实现定位地板上的下料孔的位置,从而能够保证PCB板材打孔后产生的废料从下料孔内排出;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能够方便的安装和取出PCB板材,从而提高本技术的装卸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矩形框架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插销杆放大图。图中:1、矩形框架;2、底板;11、凹槽;12、第一定位孔;13、第一矩形槽;21、第二定位孔;22、导轨;23、第二矩形槽;24、下料孔;25、手柄;111、轨道槽;121、插销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考图1-4,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的前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底板2,所述矩形框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设有插销杆121,所述插销杆12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12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1内,此设计能够根据打孔工艺的需求更换底板2。请着重参考图4,所述插销杆121的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的大小沿所述第一定位孔12向所述第二定位孔21的方向依次递减,此设计能够定位底板2相对矩形框架1的前后位置。请着重参考图1、图2、图3,所述凹槽11的左右两端设有轨道槽111,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与所述轨道槽111滑动连接的导轨22,所述导轨22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此设计能够起到限定底板2相对矩形框架1的左右位置,且能够实现底板2在凹槽11内滑动。请着重参考图1、图2、图3,所述矩形框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贯穿所述矩形框架1的第一矩形槽13,所述底板2的前后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矩形槽13相互配合的第二矩形槽23,此设计能够提高PCB板材的装卸效率。请着重参考图3,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设有多个下料孔24,所述底板2的前端面固定设有手柄25,此设计能够方便的拉出和装入PCB板且能够实现PCB板材加工后排放废料。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在使用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时,根据打孔的工艺选择相应的底板2,然后抓住手柄25,将底板2的另一端对准凹槽11插入,由于底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导轨22配合设置在凹槽11内的轨道槽111,一方面能够保证底板2装入矩形框架1后相对矩形框架1的左右位置在要求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导轨22和轨道槽111的配合方便的插入和抽出底板2,当底板2插入到凹槽11内,将插销杆121从第一定位孔12插入并伸入到第二定位孔21内,依次将多根插销杆121安装完成,由于插销杆121的截面设计为依次递减的结构,因此能够保证连接的牢固度,从而保证底板2相对矩形框架1的前后位置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固定底板2相对矩形框架1的前后左右位置,能够精确定位下料孔24相对PCB板的位置,从而实现PCB板打孔加工后废料的排出;利用镊子夹住PCB板的前后两端,并将OCB板插入到矩形框架1内,由于设计有第一矩形槽13和第二矩形槽23,镊子可以伸入到第一矩形槽13和第二矩形槽23内,直到与底板2的上端面完全贴合,完成PCB板的安装;完成打孔加工后,向外拉插销杆121,将插销杆121从第一定位孔12和第二定位孔21中取出,依次将其余的插销杆121取出,然后拉动手柄25,将底板2取出放入相应的设备内保存。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前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底板(2),所述矩形框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设有插销杆(121),所述插销杆(12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12)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包括矩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前端面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滑动连接有底板(2),所述矩形框架(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2),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2)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一定位孔(12)内设有插销杆(121),所述插销杆(121)贯穿所述第一定位孔(12)后伸入所述第二定位孔(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杆(121)的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的大小沿所述第一定位孔(12)向所述第二定位孔(21)的方向依次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材打孔用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左右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遂佰宋林波刘攀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华秋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