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沛民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85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侧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底部一端与外壳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A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环的内侧曲面固定套接在固定杆底部一端的外侧曲面,固定杆的顶部一端贯穿外壳的上表面。该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通过弹簧A为固定板提供动力,使固定板通过固定的定位板将线缆固定,同时通过移动控制板,实现转动定位板,使线缆脱离固定,将线缆取出,避免了现有扎带单向锁死,造成资源浪费,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解决现有的集束装置对线缆固定,不便维修后重复利用,导致大量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通讯事业以及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数据业务大量涌现,电力通信柜已成为通讯产业及信息产业重要的运行成本,这些电子设备往往都是设置在用于装入电子元件的通信柜体内。现有技术中,缆线集束是通过扎带来完成的,绑紧后单向锁死,在对缆线维修更换时需要将扎带剪开,扎带剪开后不能重复利用,导致扎带大量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具备便于对于线缆维修后重复固定,提高利用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集束装置对线缆固定,不便维修后重复利用,导致大量浪费资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对于线缆维修后重复固定,提高利用率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内侧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底部一端与外壳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A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下表面,固定环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内侧设置有弹簧A(3),弹簧A(3)的底部一端与外壳(1)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A(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4)的下表面,固定环(4)的内侧曲面固定套接在固定杆(5)底部一端的外侧曲面,固定杆(5)的顶部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杆(5)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的下表面,固定板(6)一侧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7)的一侧表面,限位板(7)下表面与外壳(1)上表面固定连接,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远离外壳(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柜缆线集束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内侧设置有弹簧A(3),弹簧A(3)的底部一端与外壳(1)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A(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环(4)的下表面,固定环(4)的内侧曲面固定套接在固定杆(5)底部一端的外侧曲面,固定杆(5)的顶部一端贯穿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杆(5)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的下表面,固定板(6)一侧表面滑动连接在限位板(7)的一侧表面,限位板(7)下表面与外壳(1)上表面固定连接,外壳(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固定轴(8)远离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9);
限位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一侧连通空腔(12)的上侧,空腔(12)与限位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空腔(12)内部的前后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的外侧曲面套接有弹簧B(14),弹簧B(14)的一端与空腔(12)内部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弹簧B(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板(15)的一侧表面,控制板(15)内侧曲面与限位杆(13)的外侧曲面套接;
控制板(15)顶部与定位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定位槽(11)内侧插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远离定位槽(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在定位板(17)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沛民陈宝国解平平欧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倪沛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