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84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箱体底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散热口,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散热口;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口、预留空间、第二通风散热口之间形成散热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具有多个通风散热口,形成散热流道,促进空气流动,提高被动散热效率,增强电源箱所有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把所有器件都发挥到最优的功效,使用时,电源箱安装在油烟净化器一侧壁,油烟净化器风机抽气时,电源箱内部形成负压,加速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器箱体散热结构领域,尤其是油烟净化器的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油烟的净化治理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由此油烟净化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需求越来越高,油烟净化器使用功率,功能也越来越多,需要耗费电量也越来越高,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如果不及时将该热量散发出去,设备就会持续的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而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就会下降,尤其是电源箱,电源箱内通常包括使用到真空断路器、高压开关及各类开关电源,对于节约安装空间、减少体积、方便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改进越来越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关注,电源箱的重量、安装空间越来越减小化,越小的空间会引起散热慢,热量累积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电源箱的散热结构,使较小空间的电源箱仍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是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具有多个通风散热口,形成散热流道,促进空气流动,提高被动散热效率,增强电源箱所有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把所有器件都发挥到最优的功效;使用时,电源箱安装在油烟净化器一侧壁,油烟净化器风机抽气时,电源箱内部形成负压,加速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增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箱体底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散热口,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散热口;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口、预留空间、第二通风散热口之间形成散热流道。热气流由第一通风散热口流向预留空间,再由第二通风散热口排出,形成被动散热结构,节省了空间。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底脚框架,通过底脚框架安装于箱体的底板。底脚框架为纵向布局,长度方向指向第一通风散热口及第二通风散热口,增进气流流动导向,且每两条底脚框架之间均对应设置有第一通风散热口。作为优选,所述的底脚框架为U形框架,U形框架两侧壁分别与安装板、箱体的底板连接。底脚框架为薄板状结构,两侧壁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于安装板及底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风散热口设置在箱体的上、下侧部。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左右侧设置有进风窗口。其左右侧进风窗远离高发热电器元件。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置线架,置线架合围形成多个器件安装区域,将电子元件隔开。并且将器件安装区域集中在安装板中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置线架为U形框架结构,置线架底面与安装板贴合,置线架两侧臂均匀设置有多个缺口槽。多个缺口槽使置线架形成散热鳍片结构,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缺口槽的上部为窄口结构。形成卡线口,能够将导线卡入卡线口,保持电源箱内布线结构有序不紊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电源箱内具有多个通风散热口,与导热空间形成散热流道,促进空气流动,提高被动散热效率,在减小电源箱的体积,节省了电源箱的安装空间的条件,在体积小、方便安装和维护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增强电源箱所有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把所有器件都发挥到最优的功效,其电源箱安装在油烟净化器一侧壁,在油烟净化器风机抽气时,电源箱内部形成负压,加速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增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内部简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的置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2,安装板2与箱体1底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3;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散热口21,所述箱体1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散热口11;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口21、预留空间3、第二通风散热口11之间形成散热流道。热气流由第一通风散热口21流向预留空间3,再由第二通风散热口11排出,形成被动散热结构,节省了空间。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板2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底脚框架4,通过底脚框架4安装于箱体1的底板。底脚框架4为纵向布局,长度方向指向第一通风散热口21及第二通风散热口11,增进气流流动导向,且每两条底脚框架4之间均对应设置有第一通风散热口11。所述的底脚框架4为U形框架,U形框架两侧壁分别与安装板2、箱体1的底板连接。底脚框架4为薄板状结构,两侧壁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于安装板2及箱体1的底板之间。所述第二通风散热口11设置在箱体1的上、下侧部。所述箱体1的左右侧设置有进风窗口12。其左右侧进风窗远离高发热电器元件。如图2、6所示,所述安装板2上还设置有多个置线架5,置线架5合围形成多个器件安装区域,将电子元件隔开。并且将器件安装区域集中在安装板2中部。所述的置线架5为U形框架结构,置线架5底面与安装板贴合,置线架5两侧臂均匀设置有多个缺口槽51。多个缺口槽51使置线架5形成散热鳍片结构,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所述缺口槽51的上部为窄口结构。形成卡线口,能够将导线卡入卡线口,保持电源箱内布线结构有序不紊乱。其中,使用时,电源箱安装于油烟净化器一侧壁,箱体1的底板贴于油烟净化器侧壁,且具有导线孔或透气孔(未图示),油烟净化器风机抽气时,对电源箱内部具有抽气效果,电源箱内部形成负压,加速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增强,散热效率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电源箱内具有多个通风散热口,与导热空间形成散热流道,促进空气流动,提高被动散热效率,在减小电源箱的体积,节省了电源箱的安装空间的条件,在体积小、方便安装和维护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增强电源箱所有元器件的散热效果与使用寿命,把所有器件都发挥到最优的功效。且油烟净化器风机抽气时,电源箱内部形成负压,加速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增强。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箱体底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散热口,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散热口;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口、预留空间、第二通风散热口之间形成散热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箱体底板之间具有预留空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散热口,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散热口;所述第一通风散热口、预留空间、第二通风散热口之间形成散热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条底脚框架,通过底脚框架安装于箱体的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散热的电源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脚框架为U形框架,U形框架两侧壁分别与安装板、箱体的底板连接,底脚框架为薄板状结构,两侧壁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于安装板及底板之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邦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恒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