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84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变电站本体、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变电站本体内部温度较高时,在螺纹管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输送至变电站本体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相关
,具体为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且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加速了内部元器件的损伤,增大了工作人员后续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变电站在使用时,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影响了变电站的良好使用效果,且传统的变电站内部温度过高时,无法高效快速的对内部进行循环降温处理,增大了变电器的负载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变电站本体、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优选的,所述变电站本体顶端活动安装有盖板,且所述变电站本体侧壁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门。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组散热区、两组导向杆、支撑架以及气缸,两组所述散热区开设在变电站本体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散热区内部均嵌设有散热风扇,两组所述导向杆穿过变电站本体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导向杆顶端与盖板底端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部顶端,所述气缸安装在支撑架上,且所述气缸的伸缩端与盖板连接,在两组散热风扇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散发。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变电站本体顶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盖板顶端采用弧状过渡,可对盖板顶端进行密封,避免外界雨水进入。优选的,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均包括降温仓、进风管、排风管、排风腔以及螺纹管,所述降温仓安装在变电站本体两侧,所述进风管安装在降温仓顶端一侧,所述排风管安装在降温仓底端一侧,所述排风腔通过支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内壁两侧,且所述排风管与排风腔内部连通,两组所述排风管端处安装有气泵,所述螺纹管嵌设在降温仓内部,且所述螺纹管两端分别与进风管、排风管连通,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优选的,所述降温仓内部底端安装有冷凝器,且所述降温仓内部灌设有冷却液,可稳定的对外界气体进行降温,保证了整体降温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散热组件,利用温度传感器可对变电站本体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正常时,启动气缸,带动盖板与变电站本体顶端分离,且利用两组散热区可同步的将热量排出,可同步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排放,且在两组散热风扇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热量进行散发。(2)本技术通过设有两组降温组件,当变电站本体内部温度较高时,在螺纹管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输送至变电站本体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降温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变电站本体;3、温度传感器;4、盖板;5、散热区;6、导向杆;7、支撑架;8、气缸;9、散热风扇;10、降温仓;11、进风管;12、排风管;13、排风腔;14、螺纹管;15、气泵;16、冷凝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变电站本体2、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2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且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所述变电站本体2顶端活动安装有盖板4,且所述变电站本体2侧壁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组散热区5、两组导向杆6、支撑架7以及气缸8,两组所述散热区5开设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散热区5内部均嵌设有散热风扇9,两组所述导向杆6穿过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导向杆6顶端与盖板4底端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架7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顶端,所述气缸8安装在支撑架7上,且所述气缸8的伸缩端与盖板4连接,利用温度传感器3可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正常时,启动气缸8,带动盖板4与变电站本体2顶端分离,且利用两组散热区5可同步的将热量排出,可同步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排放,且在两组散热风扇9的辅助下,进一步加速了内部热量的排放,可全面稳定的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热量进行散发。所述盖板4与变电站本体2顶端密封连接,且所述盖板4顶端采用弧状过渡,可对盖板4顶端进行密封,避免外界雨水进入。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均包括降温仓10、进风管11、排风管12、排风腔13以及螺纹管14,所述降温仓10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两侧,所述进风管11安装在降温仓10顶端一侧,所述排风管12安装在降温仓10底端一侧,所述排风腔13通过支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壁两侧,且所述排风管12与排风腔13内部连通,两组所述排风管12端处安装有气泵15,所述螺纹管14嵌设在降温仓10内部,且所述螺纹管14两端分别与进风管11、排风管12连通,当变电站本体2内部温度较高时,在螺纹管14的辅助下,可同步的对外界气体进行导向,在流通的过程中,利用降温仓10内冷却液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外界气体的降温处理,随之降温后的气体经过排风腔13输送至变电站本体2内进行降温处理,随之顺延两组散热区5排出,实现了对变电站本体2内部的循环降温处理,同时实现了对装置的分级降温处理,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降低了能耗的损失。所述降温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变电站本体(2)、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2)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且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变电站本体(2)、散热组件以及两组降温组件,所述变电站本体(2)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变电站本体(2)内部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且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散热组件、两组降温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组所述降温组件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两侧,且所述散热组件与两组降温组件匹配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本体(2)顶端活动安装有盖板(4),且所述变电站本体(2)侧壁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盖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两组散热区(5)、两组导向杆(6)、支撑架(7)以及气缸(8),两组所述散热区(5)开设在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散热区(5)内部均嵌设有散热风扇(9),两组所述导向杆(6)穿过变电站本体(2)顶端两侧,且两组所述导向杆(6)顶端与盖板(4)底端两侧连接,所述支撑架(7)安装在变电站本体(2)内部顶端,所述气缸(8)安装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津开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