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8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2
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彼此叠设的两个导电片体,各导电片体沿一第一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应的第一片体以及第二片体,第一片体通过连接部桥接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以及第二片体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地延伸形成两个弹性臂,所有的四个弹性臂的长度皆相同,且各弹性臂分别朝外凸起接触点,但是两个导电片体的各接触点彼此不叠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端子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尤指运用于连接器且增加接触点数量以及改善电性传导异常的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电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式电器产品上。然而随着不同电器产品的供电需求,电源连接器也必须作相对应适应的设计。如一般应用于大电流量的交流电源连接器上,为使其端子能具有足够的耐电流能力,除了材质的选用以外,在尺寸上也必须作加大或加厚等设计。除了上述的考量外,由于现今许多电器产品讲究轻薄及方便使用者对位插接等趋势下,故在连接器的设计上往往也趋向扁平以及对称的设计架构,如此方可应用于轻薄化的电器产器、以及在对称下可供使用者正、反向插接连接端口或电子产品等需求。然而,随着现有电子产品的多元应用,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端子结构往往面临到电流传导路径的差异所带来的电性不良影响,或甚至是容易因为接触点面积与数量不足而导致电子产品与连接器之间电性传导异常,进而导致电子产品异常运行抑或是导致损毁的情况。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特别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前述技术问题,乃为本案专利技术人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第一导电片体,沿一第一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片体以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以及该第二片体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上分别地延伸各形成一第一弹性臂,该第一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与该第二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彼此相对应配置,且该第一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以及该第二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分别朝外各凸起一第一接触点;以及/n一第二导电片体,叠设于该第一导电片体之内,且与该第一导电片体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片体沿该第一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三片体以及一第四片体,该第三片体以及该第四片体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地延伸各形成一第二弹性臂,该第三片体的该第二弹性臂与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导电片体,沿一第一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一片体以及一第二片体,该第一片体以及该第二片体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上分别地延伸各形成一第一弹性臂,该第一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与该第二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彼此相对应配置,且该第一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以及该第二片体的该第一弹性臂分别朝外各凸起一第一接触点;以及
一第二导电片体,叠设于该第一导电片体之内,且与该第一导电片体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片体沿该第一方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应的一第三片体以及一第四片体,该第三片体以及该第四片体在该第二方向上分别地延伸各形成一第二弹性臂,该第三片体的该第二弹性臂与该第四片体的该第二弹性臂彼此相对应配置,且该第三片体的该第二弹性臂以及该第四片体的该第二弹性臂分别朝外各凸起一第二接触点;
其中,各该第一弹性臂与各该第二弹性臂的长度相同,且各该第一接触点与各该第二接触点彼此错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以及该第二方向,两个该第一接触点与两个该第二接触点均位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三方向所构成的同一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片体的两个该第二弹性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子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信音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