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包括固定薄膜带、锂电池电极本体和固定块,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拉伸结构,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薄膜带,所述固定薄膜带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锡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块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固定薄膜带,固定薄膜带可对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安装的拉伸结构进行固定,当对锂电池负极电极进行包覆安装时,通过将固定胶带对其外表面进行粘贴可实现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固定薄膜带另一侧顶端和底端固定的固定锡点电极进行焊接固定,是固定包覆效果更好,电池蓄电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
技术介绍
随着电池行业的不断改革创新,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的到电池,如我们最常用的手机电池、汽车电池等,其中电池中最常用到的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轻质,电压高,放电性能平稳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使用时不便对锂电池包覆后进行连接固定,影响电池的稳定蓄电,从而制造一种新型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不便对锂电池负极进行固定连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包括固定薄膜带、锂电池电极本体和固定块,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拉伸结构,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的底端设置有透气结构,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薄膜带,所述固定薄膜带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薄膜带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锡点。优选的,所述拉伸结构包括有拉伸壳体、延伸条、交叉固定板、拉伸圆杆和横向固定板,所述拉伸壳体固定在锂电池电极本体的顶端,所述拉伸壳体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延伸条,所述延伸条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拉伸圆杆,所述拉伸圆杆的内部均固定有横向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板的外表面上均匀固定有交叉固定板,所述交叉固定板在拉伸圆杆上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延伸条为波浪形设计,所述交叉固定板的正视截面呈“X”形设计。优选的,所述透气结构包括有透气通孔、蜂窝透气孔和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固定在锂电池电极本体的底端,所述吸热板的底端固定有蜂窝透气孔,所述蜂窝透气孔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气通孔。优选的,所述透气通孔之间的大小相同,所述透气通孔为圆形通孔状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固定块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固定薄膜带,固定薄膜带可对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安装的拉伸结构进行固定,当对锂电池负极电极进行包覆安装时,通过将固定胶带对其外表面进行粘贴可实现固定的效果,然后通过固定薄膜带另一侧顶端和底端固定的固定锡点电极进行焊接固定,是固定包覆效果更好,电池蓄电更加稳定;2、通过在拉伸壳体的内部固定延伸条,延伸条可增强锂电池电极本体的延展性,然后延伸条的内部固定有交叉固定板,交叉固定板可增加对拉伸壳体整体的竖向支撑效果,通过多重支撑延展,在防止锂电池电极本体断裂的情况下,使可更好的增加电池电极的拉伸强度;3、通过在锂电池电极本体的底端固定吸热板,吸热板可起到吸热的效果,然后吸热板的底端固定有蜂窝透气孔,蜂窝透气孔为蜂窝结构,可对吸收的热量进行透气散热,同时透气通孔为孔状结构,可同时进行透气散热,通过多重透气增加隔膜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拉伸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透气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薄膜带;2、拉伸结构;201、拉伸壳体;202、延伸条;203、交叉固定板;204、拉伸圆杆;205、横向固定板;3、锂电池电极本体;4、透气结构;401、透气通孔;402、蜂窝透气孔;403、吸热板;5、固定块;6、固定胶带;7、固定锡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包括固定薄膜带1、锂电池电极本体3和固定块5,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顶端设置有拉伸结构2,拉伸结构2包括有拉伸壳体201、延伸条202、交叉固定板203、拉伸圆杆204和横向固定板205,拉伸壳体201固定在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顶端,拉伸壳体20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延伸条202,延伸条20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拉伸圆杆204,拉伸圆杆204的内部均固定有横向固定板205,横向固定板205的外表面上均匀固定有交叉固定板203,交叉固定板203在拉伸圆杆204上呈等间距排列,延伸条202为波浪形设计,交叉固定板203的正视截面呈“X”形设计,锂电池负极电极在安装时,由于需要进行包覆,就要增加锂电池负极电极的拉伸强度,通过延伸条202可增加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延展性,然后交叉固定板203与横向固定板205可增加电极的稳固性,在防止锂电池电极本体3断裂的情况下,更好的增加其拉伸强度;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底端设置有透气结构4,透气结构4包括有透气通孔401、蜂窝透气孔402和吸热板403,吸热板403固定在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底端,吸热板403的底端固定有蜂窝透气孔402,蜂窝透气孔4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气通孔401,透气通孔401之间的大小相同,透气通孔401为圆形通孔状设计,锂电池放电会产生气体,需要通过隔膜增加装置的透气性,通过锂电池电极本体3外表面上吸热板403可增加对内部气体的收集,然后蜂窝透气孔402为蜂窝膜,同时透气通孔401为孔状结构,可同时对锂电池电极本体3进行透气,通过多重透气增加隔膜的透气性;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薄膜带1,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胶带6,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锡点7,需要对锂电池负极进行固定安装,将其缠绕在相应的位置上,通过将固定胶带6粘贴在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外表面上,对其进行固定,然后用固定锡点7点在固定薄膜带1上面,实现对装置的固定安装,使锂电池负极包覆缠绕更紧密,让锂电池蓄电更加稳定。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需要对锂电池负极进行固定安装,将其缠绕在相应的位置上,通过将固定胶带6粘贴在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外表面上,对其进行固定,然后用固定锡点7点在固定薄膜带1上面,实现对装置的固定安装,使锂电池负极包覆缠绕更紧密,让锂电池蓄电更加稳定;之后,锂电池负极电极在安装时,由于需要进行包覆,就要增加锂电池负极电极的拉伸强度,通过延伸条202可增加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延展性,然后交叉固定板203与横向固定板205可增加电极的稳固性,在防止锂电池电极本体3断裂的情况下,更好的增加其拉伸强度;最后,锂电池放电会产生气体,需要通过隔膜增加装置的透气性,通过锂电池电极本体3外表面上吸热板403可增加对内部气体的收集,然后蜂窝透气孔402为蜂窝膜,同时透气通孔401为孔状结构,可同时对锂电池电极本体3进行透气,通过多重透气增加隔膜的透气性。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包括固定薄膜带(1)、锂电池电极本体(3)和固定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顶端设置有拉伸结构(2),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底端设置有透气结构(4),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薄膜带(1),所述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胶带(6),所述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锡点(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包括固定薄膜带(1)、锂电池电极本体(3)和固定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顶端设置有拉伸结构(2),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底端设置有透气结构(4),所述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薄膜带(1),所述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胶带(6),所述固定薄膜带(1)顶端和底端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固定锡点(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结构锂电池负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结构(2)包括有拉伸壳体(201)、延伸条(202)、交叉固定板(203)、拉伸圆杆(204)和横向固定板(205),所述拉伸壳体(201)固定在锂电池电极本体(3)的顶端,所述拉伸壳体(20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延伸条(202),所述延伸条(20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拉伸圆杆(204),所述拉伸圆杆(204)的内部均固定有横向固定板(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祥华何志能叶义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凯纳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