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72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外壳和活动连接在外壳上的按钮,所述外壳上形成开口,开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外壳与按钮之间,外壳上连接有静触片,静触片设置在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按钮上连接有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与动触片连接形成联动配合,所述开口的侧壁形成凸条,凸条与静触片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动触片与按钮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凸条位于动触片随按钮下压的路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刹把断电开关增设了凸条用于开关动作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分离,使得动触片动作时不会与开口侧壁发生接触,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断电开关的绝缘等级,提高断电开关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把断电开关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
,尤其涉及一种刹把断电开关。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已经成为当今上班族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车的断电刹把是保证电动车骑行安全的重要部件,断电刹把的作用是通过捏动刹把使其内部的断电开关动作,实现电动机的断电。现有的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壳体和活动连接在壳体的按钮,壳体内壁上固定有静触片,按钮上连接有动触片,刹把在不动作情况下,动触片和静触片是相接触,刹把在动作情况下,动触片会随按钮沿壳体内壁滑动与静触片错开,实现两者的分断。但是这样的断电开关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长期使用刹把后(即断电开关动作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动触片与壳体内壁经过长期摩擦,容易在壳体的内壁形成带铜末的擦痕,擦痕极大地降低了分断时的绝缘电阻阻值,使断电开关动作分断时达不到合格的绝缘水平,甚至会发生断电开关动作仍保持通电的情况,使刹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刹把断电开关,长期使用后不会影响断电开关的绝缘水平,提高断电开关使用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外壳和活动连接在外壳上的按钮,所述外壳上形成开口,开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外壳与按钮之间,外壳上连接有静触片,静触片设置在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按钮上连接有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与动触片连接形成联动配合,所述开口的侧壁形成凸条,凸条与静触片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动触片与按钮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凸条位于动触片随按钮下压的路径上。上述刹把断电开关的动作原理为:当刹把没有动作时,动触片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静触片形成电连接;当刹把没有动作(回位)时,按钮时处于按压状态,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使断电开关分断;当刹把动作时,带动按钮向上升,按钮向上移动在动触片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静触片形成电连接。当刹把回位时,带动按钮向下压,动触片随按钮向下移动,同时动触片在脱离静触片后并与凸条形成联动配合,在凸条作用下,动触片被抬升起来不会与开口的侧壁接触,从而不会留下铜末擦痕,不会影响断电开关的绝缘等级。本技术刹把断电开关增设了凸条用于开关动作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分离,使得动触片动作时不会与开口侧壁发生接触,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断电开关的绝缘等级,提高断电开关工作的稳定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按钮上形成孔槽,所述动触片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正对孔槽,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孔槽内,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在孔槽底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接触部的一侧。上述在按钮上设置孔槽用于第二弹簧的定位,使弹簧向动触片施加一个稳定向开口侧壁的作用力。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孔槽的两侧分别形成卡接块,所述接触部的两端均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形成卡口,所述动触片通过卡口和卡接块的配合连接在按钮上。上述通过卡接结构实现动触片在按钮上的定位,方便产品的装配。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接触部的另一侧形成凸点。上述凸点使动触片与静触片之间产生过盈配合,提高断电开关常闭状态下电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按钮的底部形成与开口大小适配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导向槽,所述凸条连接在导向槽内。上述底座上导向槽与凸条配合后为按钮在外壳开口内的动作提供导向。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底座朝下形成底槽,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底槽内,第一弹簧的一端抵在开口的底部,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底槽的顶部。上述在按钮上设置底槽用于第一弹簧的定位,避免第一弹簧偏移影响按钮的操作。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凸条靠近动触片的一侧形成斜面。上述斜面使动触片离开静触片进入凸条时提供一个缓冲的作用,避免按钮动作时发生卡顿,使按钮动作更为流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侧视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外壳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外壳1和活动连接在外壳1上的按钮2,所述外壳1上形成开口11,开口1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外壳1上连接有静触片4,静触片4设置在开口11的侧壁上,所述按钮2上连接有动触片5,所述静触片4与动触片5连接形成联动配合,所述开口11的侧壁形成凸条12,凸条12与静触片4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动触片5与按钮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6,所述按钮2上形成孔槽21,所述动触片5包括接触部51,所述接触部51正对孔槽21,所述第二弹簧6设置在孔槽21内,第二弹簧6的一端抵在孔槽21底部,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抵在接触部51的一侧,所述接触部51的另一侧形成凸点511,所述孔槽21的两侧分别形成卡接块22,所述接触部51的两端均形成定位部52,所述定位部52上形成卡口521,所述动触片5通过卡口521和卡接块22的配合连接在按钮2上,所述按钮2的底部形成与开口11大小适配的底座23,所述底座23上形成导向槽231,所述凸条12连接在导向槽231内,所述底座23朝下形成底槽232,所述第一弹簧3设置在底槽232内,第一弹簧3的一端抵在开口11的底部,第一弹簧3的另一端抵在底槽232的顶部,所述凸条12位于动触片5随按钮2下压的路径上,所述凸条12靠近动触片5的一侧形成斜面121。根据以上实施例,本技术刹把断电开关的动作原理为:当刹把没有动作(回位)时,按钮时处于按压状态,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使断电开关分断;当刹把动作时,带动按钮向上升,按钮向上移动在动触片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静触片形成电连接。当刹把回位时,带动按钮向下压,动触片随按钮向下移动,同时动触片在脱离静触片后并与凸条形成联动配合,在凸条作用下,动触片被抬升起来不会与开口的侧壁接触,从而不会留下铜末擦痕,不会影响断电开关的绝缘等级。当然除了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技术方案内容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且这些改变或变形和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是等同的,则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外壳和活动连接在外壳上的按钮,所述外壳上形成开口,开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外壳与按钮之间,外壳上连接有静触片,静触片设置在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按钮上连接有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与动触片连接形成联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侧壁形成凸条,凸条与静触片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动触片与按钮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凸条位于动触片随按钮下压的路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把断电开关,包括外壳和活动连接在外壳上的按钮,所述外壳上形成开口,开口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外壳与按钮之间,外壳上连接有静触片,静触片设置在开口的侧壁上,所述按钮上连接有动触片,所述静触片与动触片连接形成联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侧壁形成凸条,凸条与静触片设置在同一侧壁上,所述动触片与按钮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凸条位于动触片随按钮下压的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把断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上形成孔槽,所述动触片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正对孔槽,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孔槽内,第二弹簧的一端抵在孔槽底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接触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把断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的两侧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兴东卢长江梁卫红薛新明孙科学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兴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