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950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雷达包括天线模块、主控板、第一固定件、偏心工件。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能够对所述天线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识别和排除障碍物。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所述偏心工件穿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天线模块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所述偏心工件抵触于所述天线模块能够带动所述天线模块运动。该雷达有利于提高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效率,简化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方式,有利于降低雷达的误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雷达
,特别是涉及一种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在雷达得到目标坐标后,需要判断目标是否在安防区内,因此需要对安防区的边界进行设定。但是,现有雷达的安防区设定还是以人工在地图上划分设定为主,无法做到自动识别处理。具体地,目前对于安防区的边界多采用实地测量,即雷达获取安防区的范围需要由一个人围绕安防区走一圈,得到对应的轨迹,通过人工处理确认为安防区的地图范围。该测量方式费时费力,无法做到自动识别并处理安防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提高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效率,简化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方式,更加省时省力。一种雷达,包括:天线模块,能够接收外部信息;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能够对所述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偏心工件,所述偏心工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天线模块之间并与所述天线模块相接触,能够带动所述天线模块运动。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所述偏心工件穿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设有智能识别模块,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天线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识别和排除障碍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还包括天线固定件,所述天线模块安装于所述天线固定件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固定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固定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天线固定件的背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面,所述天线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固定件的四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四周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天线固定件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拉簧或复位弹簧,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布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朝向所述天线固定件的一面上有导向柱,所述天线固定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面对应于所述导向柱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插设于所述导向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形成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天线模块、所述主控板、所述驱动件均设于所述腔体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开设第一开口,第一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主控板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偏心工件为偏心轮。一种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雷达,所述雷达搭载于所述摄像头本体上。一种摄像机包括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雷达。一种监控系统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雷达。上述雷达、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雷达包括天线模块、主控板、偏心工件以及驱动件。当雷达运行时,天线模块向外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同时驱动件带动偏心工件运动。又因为偏心工件抵触于天线模块,偏心工件在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天线模块运动,使得天线模块接收的反射的电磁波在不断的变化,通过变化的反射波可得到周边障碍物的位置及形态,从而构建出地图范围,提高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效率,简化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方式,更加省时省力。进一步地,雷达内部的主控板对天线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识别和排除障碍物,实现雷达的自动识别和屏蔽障碍物的功能,有利于降低雷达的误判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固定件安装于第一固定件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雷达;110、天线模块;120、主控板;121、第一开口;130、偏心工件;140、驱动件;141、输出轴;150、第一固定件;151、第二通孔;152、导向柱;160、弹性复位件;170、天线固定件;171、第一凹槽;172、第一通孔;180、上壳体;190、下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100、摄像头、摄像机以及监控系统,具有提高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效率,简化安防区地图范围的构建方式,更加省时省力的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雷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固定件安装于第一固定件上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雷达100包括天线模块110、主控板120、弹性复位件160以及偏心工件130。天线模块110能够接收外部信息。主控板120电性连接于天线模块110,能够对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弹性复位件160的一端连接于天线模块110,弹性复位件16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150。偏心工件130设于第一固定件150和天线模块110之间并与天线模块110相接触,能够带动天线模块110运动。进一步地,雷达100还包括驱动件140。驱动件140安装于第一固定件150上。驱动件140设于天线模块110和第一固定件150之间,主控板120电性连接于驱动件140能够控制驱动件140运行。偏心工件130穿设于驱动件140的输出轴141上。其中,驱动件140可以采用电动机。该雷达100还包括为驱动件140提供电能的电源(比如电池模块)。主控板120分别电性连接于驱动件140和电源,主控板120可以控制电源对驱动件140的供电或断电,来达到控制驱动件140运行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的雷达100包括天线模块110、主控板120、偏心工件130以及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n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能够接收外部信息;/n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能够对所述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n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n偏心工件,所述偏心工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天线模块之间并与所述天线模块相接触,能够带动所述天线模块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模块,所述天线模块能够接收外部信息;
主控板,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能够对所述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模块,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件;
偏心工件,所述偏心工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天线模块之间并与所述天线模块相接触,能够带动所述天线模块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且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天线模块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件能够控制所述驱动件运行;所述偏心工件穿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设有智能识别模块,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对所述天线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识别和排除障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还包括天线固定件,所述天线模块安装于所述天线固定件上,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固定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固定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天线固定件的背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面,所述天线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固定件的四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利苏运发范元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