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39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涉及泥沙取样技术领域。包括冲击管,所述冲击管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且与所述第一端盖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冲击管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所述轴端盖与所述冲击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轴端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所述钻管内部设有取样管。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
本技术涉及泥沙取样
,具体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
技术介绍
底泥通常是指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形成的一种物质。为了研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分布、转化和迁移的规律,需要利用底泥采样器采集底泥样品,然后利用相关设备对底泥相关样品进行分析,由于底泥取样工作大多是户外进行,因此在进行作业前需要将底泥采样器运输至作业区,而现有底泥采样器的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从而影响底泥采样器的实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包括冲击管,所述冲击管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且与所述第一端盖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冲击管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所述轴端盖与所述冲击管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轴端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所述钻管内部设有取样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样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一端设有挡盖,所述管体远离所述挡盖一端在其横截面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挡板一端与所述管体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管体内侧连接,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弹簧一侧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管体靠近挡盖一端开设有若干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的挡板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的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击管内侧远离所述第一端盖一端设有重物锤,所述重物锤与所述冲击管固定连接,所述冲击管外侧设有若干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带动冲击管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往复锤击连接杆,可以加深钻孔。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管外侧沿其轴向设有透明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到底泥样品的情况以及取样管,避免重复打开钻管的端盖观察,影响底泥取样的操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为透明材质,所述管体外侧沿轴向方向设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为透明材质以及刻度线,便于直接观察底泥样品的情况,便于底泥样品信息的记录和存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外侧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可与所述钻管内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取样管上端直径小于钻管内径,为了避免取样管晃动,通过固定环将取样管固定,减少因扰动造成对底泥样品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该设备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以及组合,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2.通过在取样管底部设置挡板,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的挡板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的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3.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带动冲击管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往复锤击连接杆,可以加深钻孔。附图说明图1是该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取样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取样管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钻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冲击管;2、第一端盖;3、连接杆;4、轴端盖;5、第二端盖;6、钻管;7、取样管;8、重物锤;9、把手;10、透明面板;71、管体;72、挡盖;73、挡板;74、弹簧;75、漏水孔;76、刻度线;77、固定环;78、环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包括冲击管1,冲击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2,第一端盖2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3,且与第一端盖2滑动连接,连接杆3伸入冲击管1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4,轴端盖4与冲击管1内壁滑动连接,连接杆3远离轴端盖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5,第二端盖5远离连接杆3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6,钻管6的头部为锥形,钻管6内部设有取样管7。该设备在使用前,先将连接杆3穿过第一端盖2,再将轴端盖4拧紧到连接杆3上,使连接杆3不能脱离第一端盖2,将连接杆3以及轴端盖4插入冲击管1,轴端盖4在冲击管1内壁可以滑动,再将第一端盖2拧紧到冲击管1上,实现冲击管1与连接杆3之间的相对滑动,将取样管7置于钻管6内部后,将第二端盖5拧紧到钻管6上,最后将连接杆3与第二端盖5的另外一端连接,实现此设备的连接组合,拆卸时顺序反之即可,该设备减少占用空间,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特别适合野外底泥采样。如图2、图3所示,取样管7包括管体71,管体71一端设有挡盖72,管体71远离挡盖72一端在其横截面设有2片挡板73,挡板73的形状为扇形,挡板73一端与管体71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74与管体71内侧连接,挡板73远离所述弹簧74一侧设有环形板78,环形板78与管体71固定连接,弹簧74处于压缩状态,由于存在环形板78,弹簧74使2片挡板73初始为闭合状态,且不会向外打开,当取样设备接触到底泥之后,通过施加向下的压力,底泥压迫取样管7的挡板73向内打开进入取样管7,当取样完成后,取样管7的挡板73在弹簧74的作用下,切断底泥恢复位置,防止底泥样品在提拉过程中掉落,影响底泥取样作业。管体71靠近挡盖72一端开设有3排漏水孔75,刚采集的底泥样品中含有水,可以通过漏水孔75排尽。管体71为有机玻璃材质,管体71外侧沿轴向方向设有刻度线76,便于直接观察底泥样品的情况,便于底泥样品信息的记录和存储,管体71外侧套设有固定环77,固定环77可与钻管6内侧抵接,由于取样管7上端直径小于钻管6内径,为了避免取样管7晃动,通过固定环77将取样管7固定,减少因扰动造成对底泥样品的影响。如图1所示,冲击管1内侧远离所述第一端盖2一端设有重物锤8,重物锤8与冲击管1固定连接,冲击管1外侧设有2个把手9,为了获得深层的底泥样品,通过把手9带动冲击管1上下运动,带动重物锤8往复锤击连接杆3,可以加深钻孔。如图4所示,钻管6外侧沿其轴向设有透明面板10,透明面板10材质为有机玻璃,可以更方便地观察到底泥样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管(1),所述冲击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2),所述第一端盖(2)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3),且与所述第一端盖(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伸入所述冲击管(1)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4),所述轴端盖(4)与所述冲击管(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轴端盖(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5),所述第二端盖(5)远离所述连接杆(3)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6),所述钻管(6)内部设有取样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管(1),所述冲击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端盖(2),所述第一端盖(2)圆心处沿其轴向方向插设有连接杆(3),且与所述第一端盖(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伸入所述冲击管(1)内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轴端盖(4),所述轴端盖(4)与所述冲击管(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轴端盖(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端盖(5),所述第二端盖(5)远离所述连接杆(3)一端螺纹连接有钻管(6),所述钻管(6)内部设有取样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底泥取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7)包括管体(71),所述管体(71)一端设有挡盖(72),所述管体(71)远离所述挡盖(72)一端在其横截面设有若干挡板(73),所述挡板(73)一端与所述管体(71)内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74)与所述管体(71)内侧连接,所述挡板(73)远离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维伟侯晓阳龚龑君毛学佳陶培奋张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东新能源勘探有限公司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三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