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08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夜灯,包括灯座及灯头,灯头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安装于灯座顶部的球形安装头上,灯头可绕球形安装头的球心转动;灯头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灯头的顶部设有第一触摸开关,第一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控制LED灯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由的控制色温及照明角度,适应性强,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夜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特别是涉及智能夜灯。
技术介绍
台灯主要是照明作用,便于阅读、学习、工作。随着近年台灯外观、造型的不断发展,台灯已经远远超越了台灯本身的价值,台灯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其中,夜灯是一种晚上睡眠时,或者是昏暗情况下所使用的灯。人们经常使用夜灯来提供光照的安全感,或者为了缓解恐惧症。通过透露房间的总体布局而不需要重新开启大灯,避免被楼梯,障碍物或宠物绊倒,或标记紧急出口,夜灯也对公众有益。一些频繁的旅客携带小夜灯临时安装在他们的客房和浴室,以避免在陌生的夜间环境中绊倒或跌倒。现有的台灯的灯头与灯座之间都是相互固定的,因此灯座的照明角度比较固定,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进行角度调整;此外现有的台灯的灯光色温也为固定一种,无法进行调整。使用者在阅读、起夜等场景下所需要的台灯照明角度、色温不同,这使得其无法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使用者无法根据需求调整灯光角度、色温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夜灯。一种智能夜灯,包括灯座及灯头,所述灯头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灯座顶部的球形安装头上,所述灯头可绕所述球形安装头的球心转动;所述灯头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所述灯头的顶部设有第一触摸开关,所述第一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分别控制所述LED灯的开关。优选地,所述灯座内设有负离子模块及风机,所述负离子模块及风机的受控端分别与一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灯座的侧面设有负离子出风口。一实施例中,该智能夜灯还包括一计时器,所述灯座的侧面设有第二触摸开关,所述第二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时钟端连接。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光敏电路,所述光敏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敏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另一引脚连接。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电池保护电路、充电电路、充电电池及电源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智能夜灯进行供电。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LED驱动电路及睡眠指示灯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通过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的开关管实现;所述睡眠指示灯电路通过受控制电路控制的发光二极管实现。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灯座的侧面位置。优选地,所述灯头的底部设有白色和黄色两种LED灯,两种所述LED灯都为绕所述安装槽设置的环形灯带。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灯头底部中央位置设置一个球形的安装槽,而在灯座顶部设置与安装槽相匹配的球形安装头,使得灯头不仅可以安装在灯座上,还可以绕安装头转动,进而实现照明角度的自由调整。同时设置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进行照明,通过触摸开关控制切换LED灯的色温。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由的控制色温及照明角度,适应性强,简单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光敏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充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灯头;11、LED灯;2、灯座;21、球形安装头;22、负离子出风口;30、控制电路;40、光敏电路;50、触摸开关;60、LED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夜灯,包括灯座2及灯头10,灯头10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安装于灯座2顶部的球形安装头21上,灯头10可绕球形安装头21的球心转动;灯头10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11,灯头10的顶部设有第一触摸开关50,第一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30的控制端分别控制LED灯11的开关。其中,控制电路30可以采用16管脚的单片机芯片BS818A-2及外围电路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智能夜灯可采用如蘑菇形状的外形,使得该夜灯更加美观大方。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灯头10底部中央位置设置一个球形的安装槽,而在灯座2顶部设置与安装槽相匹配的球形安装头21,使得灯头10不仅可以安装在灯座2上,还可以绕安装头转动,进而实现照明角度的自由调整。同时设置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11进行照明,通过触摸开关50控制切换LED灯11的色温。本技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自由的控制色温及照明角度,适应性强,简单实用。具体地,灯座2内设有负离子模块及风机,负离子模块及风机的受控端分别与一控制电路30的控制端连接,灯座2的侧面设有负离子出风口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负离子模块产生负离子,通过风机将负离子从灯组的侧面出风口吹出。通过释放负离子来起到改善控制质量作用。一实施例中,该智能夜灯还包括一计时器,灯座2的侧面设有第二触摸开关50,第二触摸开关50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30的时钟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通过触摸第二触摸开关50,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及灯头,所述灯头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灯座顶部的球形安装头上,所述灯头可绕所述球形安装头的球心转动;所述灯头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所述灯头的顶部设有第一触摸开关,所述第一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控制所述LED灯的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及灯头,所述灯头通过底部的安装槽安装于所述灯座顶部的球形安装头上,所述灯头可绕所述球形安装头的球心转动;所述灯头的底部设有至少两种不同色温的LED灯,所述灯头的顶部设有第一触摸开关,所述第一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控制所述LED灯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内设有负离子模块及风机,所述负离子模块及风机的受控端分别与一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灯座的侧面设有负离子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计时器,所述灯座的侧面设有第二触摸开关,所述第二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时钟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敏电路,所述光敏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第十一电阻、第三开关管,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宏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