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94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夜灯,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壳、控制电路、触摸开关、按压开关、振动感应电路、多个驱动电路及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振动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按压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每个LED灯组的输入端都与一驱动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每个驱动电路的受控端都与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按压开关通过按压时间控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睡前进行时间调节,在使用者睡着之后,自动进行灯光的关闭或颜色切换,智能便捷,实用性很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夜灯
本技术涉及家用照明
,特别是涉及智能夜灯。
技术介绍
台灯主要是照明作用,便于阅读、学习、工作。随着近年台灯外观、造型的不断发展,台灯已经远远超越了台灯本身的价值,台灯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其中,夜灯是一种晚上睡眠时,或者是昏暗情况下所使用的灯。人们经常使用夜灯来提供光照的安全感,或者为了缓解恐惧症。通过透露房间的总体布局而不需要重新开启大灯,避免被楼梯,障碍物或宠物绊倒,或标记紧急出口,夜灯也对公众有益。一些频繁的旅客携带小夜灯临时安装在他们的客房和浴室,以避免在陌生的夜间环境中绊倒或跌倒。现有的夜灯通常都是一组相同色温的LED灯,无法调节夜灯的色温及颜色。而现有的部分可调色温LED灯,只能通过手动按压开关来进行LED色温调节,无法进行定时变换色温。无法再使用者睡着后自动将色温调节为时候伴睡的暖色调LED灯,不够智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夜灯无法定时变换色温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夜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夜灯,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壳、控制电路、触摸开关、按压开关、振动感应电路、多个驱动电路及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所述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按压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每个LED灯组的输入端都与一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每个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都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所述按压开关通过按压时间控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br>优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管及电阻,所述开关管的受控端与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端。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蜂鸣器电路,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外壳上开有喇叭孔。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充电电路及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池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该智能夜灯还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有USB充电插口,所述USB充电插口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优选地,所述LED灯组的数量为白光LED灯组、红光LED灯组、绿光LED灯组及蓝关LED灯组。优选地,所述振动感应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容及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及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都接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二电阻与固定电压连接。本技术在卡通猪形状的硅胶外壳内设置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同时设置按压开关和定时器来实现定时开关LED灯及变换LED颜色的功能。使用时,通过触摸开关开启LED灯,当使用者需要睡觉时,可通过按压按压开关来设定定时的时间,在定时器到达预设时间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电路,进而进行LED灯的自动开关、切换。本技术,可在睡前进行时间调节,在使用者睡着之后,自动进行灯光的关闭或颜色切换,智能便捷,实用性很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振动感应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的智能夜灯一实施例的充电电路的电路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外壳;2、控制电路;3、触摸开关;4、驱动电路;5、LED灯组;6、振动感应电路;7、按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图2及图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夜灯,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壳1、控制电路2、触摸开关3、按压开关7、振动感应电路6、多个驱动电路4及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5;触摸开关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振动感应电路6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按压开关7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每个LED灯组5的输入端都与一驱动电路4的驱动端连接,每个驱动电路4的受控端都与控制电路2的一控制端连接;控制电路2包括定时器,按压开关7通过按压时间控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硅胶材料制成的卡通外形,例如小猪形状。控制电路1可以采用16管脚的SC92F7521单片机芯片及外围的振荡电路实现,其除具有常规的I/O端口外,还具有用于驱动蜂鸣器间歇发声的PWM端口。参照图4,振动感应电路6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容及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第一端连接,振动传感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都接地,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与固定电压连接。需要说明的是,LED灯组5的数量为白光LED灯组5、红光LED灯组5、绿光LED灯组5及蓝关LED灯组5。使用时,也可通过长按触摸开关3来手动调节LED灯的颜色,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该智能夜灯还包括蜂鸣器电路,蜂鸣器电路包括蜂鸣器,蜂鸣器电路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2的一控制端连接,外壳1上开有喇叭孔。可以理解的时,使用者拍击夜灯外壳1时,变换灯光颜色的同时可通过蜂鸣器电路发出叫声,增加趣味性。使用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壳、控制电路、触摸开关、按压开关、振动感应电路、多个驱动电路及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所述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按压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每个LED灯组的输入端都与一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每个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都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所述按压开关通过按压时间控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外壳、控制电路、触摸开关、按压开关、振动感应电路、多个驱动电路及多个不同颜色的LED灯组;所述触摸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振动感应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按压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每个LED灯组的输入端都与一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端连接,每个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都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所述按压开关通过按压时间控制定时器的定时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开关管及电阻,所述开关管的受控端与为所述驱动电路的受控端,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器电路,所述蜂鸣器电路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一控制端连接,所述外壳上开有喇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夜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及充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宏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