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90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包括阀座主体以及盖帽,所述阀座主体为通管状,所述阀座主体的内侧壁设有供气阀固定的固定螺纹,所述阀座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盖帽,所述盖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帽的顶部有供所述气阀通过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纹部距离焊接处的距离较远,同时底部的内径大于螺纹部的内径,大大降低了螺纹部在焊接时受到热量的影响,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接处受热,导致螺纹部的固定螺纹发生变形,盖帽内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密封气阀和阀座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阀座的气密性,防止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密封阀座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密封阀座。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的压力容器或者传输管路上常常需要安装气阀,用以为制冷设备充放冷媒,方便制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阀座是安装气阀的底座,因此是制冷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阀座的底部焊接在压力容器或者传输管道上,阀座内部的螺纹常会受到焊接的影响,受热变形,气阀与阀座之间使用螺纹连接固定,一旦阀座内部螺纹变形,气阀与阀座之间无法严丝合缝的固定,会导致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现象,导致制冷设备浪费更多的冷媒,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密封阀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包括阀座主体以及盖帽,所述阀座主体为通管状,所述阀座主体的内侧壁设有供气阀固定的固定螺纹,所述阀座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盖帽,所述盖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帽的顶部有供所述气阀通过的第一通孔。优选地,所述阀座主体包括底部和螺纹部,所述底部为短管,所述螺纹部一体化固定在所述底部的上方,所述螺纹部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固定螺纹。优选地,所述底部的高度为13-15mm。优选地,所述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盖帽包括第一短管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短管的一端,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短管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阀座主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一短管的外侧壁设有凸棱。>优选地,所述第一短管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围绕所述第一短管的内侧壁一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设于所述内螺纹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盖板,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径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的长度。优选地,所述阀座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涂覆有防锈层。优选地,所述防锈层为镀锌层、锌镍合金层、油漆层或者防锈脂层。优选地,所述阀座主体的材质为高强度碳素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阀座主体包括底部和螺纹部,所述底部为短管,螺纹部一体化固定在所述底部的上方,所述螺纹部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固定螺纹,所述底部的高度为13-15mm,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内径,底部的高度较高,当底部的底表面焊接在压力容器或者管道上时,螺纹部距离焊接处的距离较远,同时底部的内径大于螺纹部的内径,大大降低了螺纹部在焊接时受到热量的影响,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接处受热,导致螺纹部的固定螺纹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气阀与阀座之间能够严丝合缝,不会因为固定螺纹变形而导致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现象,造成冷媒资源的浪费。(2)盖帽包括第一短管和盖板,所述第一短管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将盖帽也向靠近阀座主体的底部的方向旋转,阀座主体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圈相抵触并且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挤压变形后,第一密封圈的内孔的孔径会变小,紧密贴合穿过该内孔的气阀,密封气阀与阀座之间的空隙,气阀的螺纹与螺纹部的固定螺纹未能严丝合缝的固定或者出现滑丝现象,导致气阀与阀座主体之间漏气时,在螺纹部的上方还有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密封气阀和阀座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阀座的气密性,防止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现象,导致制冷设备浪费更多的冷媒,造成资源的浪费。(3)阀座主体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上涂覆有防锈层。所述防锈层可以为镀锌层、锌镍合金层、油漆层或者防锈脂层。防止气阀与本技术的密封阀座的内壁长期螺栓固定或者相接触时发生锈蚀,导致气阀难以拆卸更换,避免了密封阀座的内壁发生锈蚀后,密封阀座的内壁与气阀之间出现缝隙,气阀与阀座之间漏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密封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密封阀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密封阀座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包括阀座主体100以及盖帽200,所述阀座主体100为通管状,所述阀座主体100的内侧壁设有供气阀固定的固定螺纹110,所述阀座主体100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盖帽200,所述盖帽20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210,所述盖帽200的顶部有供所述气阀通过的第一通孔220。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阀座主体100包括底部120和螺纹部130,所述底部120为短管,所述螺纹部130一体化固定在所述底部120的上方,所述螺纹部130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固定螺纹110。所述底部120的高度为13-15mm。所述底部120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部130的内径。底部120的高度较高,当底部120的底表面焊接在压力容器或者管道上时,螺纹部130距离焊接处的距离较远,同时底部120的内径大于螺纹部130的内径,大大降低了螺纹部130在焊接时受到热量的影响,防止焊接过程中焊接处受热,导致螺纹部130的固定螺纹110发生变形,从而保证了气阀与阀座之间能够严丝合缝,不会因为固定螺纹变形而导致密封不严产生漏气现象,造成冷媒资源的浪费。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帽200包括第一短管201和盖板202,所述盖板202固定在所述第一短管201的一端,所述盖板202的中部开设所述第一通孔220,所述第一短管201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230,所述阀座主体100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140,阀座主体100与盖帽200之间使用螺纹连接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第一短管201的外侧壁设有凸棱203,该凸棱203竖直设置在第一短管201的外侧壁,增加第一短管201的外侧壁的摩擦力,方便旋转该盖帽20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短管201的内侧壁还设有第一环状凹槽204,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4围绕所述第一短管201的内侧壁一周,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4设于所述内螺纹230的上方并靠近所述盖板202,所述第一环状凹槽20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210。所述第一密封圈210的内径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通孔220的直径的长度,第一密封圈210的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220相对应,第一密封圈210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盖板202。使用时,首先将气阀的底端插入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20和第一密封圈210的内孔,并向靠近所述阀座主体的底部的方向旋转气阀,使气阀与阀座主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然后将盖帽200也向靠近阀座主体100的底部120的方向旋转,阀座主体100的顶部与第一密封圈210相抵触并且挤压所述第一密封圈210,第一密封圈210挤压变形后,第一密封圈的内孔的孔径会变小,紧密贴合穿过该内孔的气阀,密封气阀与阀座之间的空隙。气阀的螺纹与螺纹部的固定螺纹未能严丝合缝的固定或者出现滑丝现象,导致气阀与阀座主体之间漏气时,在螺纹部的上方还有第一密封圈,密封气阀和阀座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阀座的气密性,防止密封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主体以及盖帽,所述阀座主体为通管状,所述阀座主体的内侧壁设有供气阀固定的固定螺纹,所述阀座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盖帽,所述盖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帽的顶部有供所述气阀通过的第一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主体以及盖帽,所述阀座主体为通管状,所述阀座主体的内侧壁设有供气阀固定的固定螺纹,所述阀座主体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盖帽,所述盖帽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帽的顶部有供所述气阀通过的第一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主体包括底部和螺纹部,所述底部为短管,所述螺纹部一体化固定在所述底部的上方,所述螺纹部的内侧壁设有所述固定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高度为13-15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密封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包括第一短管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短管的一端,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短管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飒雪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