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0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包括外管、中心管和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均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筛孔,所述分流管对应于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分流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螺旋片进行螺旋分离,采用分流伞进行滑脱效应分离,使液流在管内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两级分离的效果,结构新颖、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后,随着油井的开采,由于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中的溶解气易过早析出,使抽油泵充满程度降低,抽油泵效下降,甚至造成气锁。此外,由于地层胶结疏松,生产压差过大等因素,往往导致地层出砂,造成抽油泵磨损加剧、卡抽油泵,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实践证明,油井的气油比越大,地层出砂越为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油田通常在抽油泵下安装一级的利用滑脱效应和重力分离的气锚或砂锚,进行简单的分离,防止气、砂进入抽油泵内。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现场的应用情况看,对于出气、砂严重的油井效果较差;国外生产的多级分离式气、砂锚,使用效果虽好,但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实际应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螺旋分离与滑脱效应分离的原理,使液流在管内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两级分离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包括外管、中心管和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均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筛孔,所述分流管对应于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分流伞。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前端设置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开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管和所述中心管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外部连通,所述外管的后端设置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分流管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下接头用于连接尾管。优选的,所述吸筛孔前端的所述外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上接头之间为集气室,所述气体通道位于所述集气室的前端。优选的,所述气体通道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螺旋片包括一级螺旋片和二级螺旋片,所述一级螺旋片和所述二级螺旋片之间设置有缓冲沉淀区。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后端设置有油砂隔离罩。优选的,所述分流伞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分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流伞的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分流管和所述外管之间。优选的,所述分流伞位于所述进液孔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螺旋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外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均采用P110钢管制成。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本技术进行分离时,液流(气油砂混合物)从外管上的吸筛孔进入,液流中的气泡受螺旋片的离心力和重力分异的作用上浮到吸筛孔,排出外管到油套环空中,砂石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下沉到外管后端的尾管中,实现一次分离。液流经过分流伞,由于重力和滑脱效应的作用,气泡上行排出外管,砂石下行沉降,完成了气砂的有效分离,实现二次分离。油从分流管的进液孔进入中心管,进而进入前端的抽油泵内采出。本技术采用螺旋片进行螺旋分离,采用分流伞进行滑脱效应分离,使液流在管内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两级分离的效果,结构新颖、简单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示意图;其中:1-外管,2-中心管,3-分流管,4-吸筛孔,5-进液孔,6-螺旋片,7-分流伞,8-上接头,9-气体通道,10-下接头,11-集气室,12-单向阀,13-缓冲沉淀区,14-油砂隔离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螺旋分离与滑脱效应分离的原理,使液流在管内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两级分离的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包括外管1、中心管2和分流管3,中心管2和分流管3固定连接,中心管2和分流管3均套设在外管1内部,外管1、中心管2和分流管3同轴设置,外管1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筛孔4,分流管3对应于外管1的后端,分流管3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液孔5,中心管2与外管1之间设置有螺旋片6,分流管3与外管1之间设置有分流伞7。采用本实施例进行分离时,液流(气油砂混合物)从外管1上的吸筛孔4进入,液流中的气泡受螺旋片6的离心力和重力分异的作用上浮到吸筛孔4,排出外管1到油套环空中,砂石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下沉到外管1后端的尾管中,实现一次分离。液流经过分流伞7,由于重力和滑脱效应的作用,气泡上行排出外管1,砂石下行沉降,完成了气砂的有效分离,实现二次分离。油从分流管3的进液孔5进入中心管2,进而进入前端的抽油泵内采出。本实施例采用螺旋片6进行螺旋分离,采用分流伞7进行滑脱效应分离,使液流在管内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两级分离的效果,结构新颖、简单可靠。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管1的前端设置有上接头8,上接头8上开设有气体通道9,气体通道9的一端与外管1和中心管2之间的空间连通,气体通道9的另一端与外管1的外部油套环空连通,外管1的后端设置有下接头10,下接头10与外管1和分流管3之间的空间连通,下接头10用于连接尾管。本实施例中,吸筛孔4前端的外管1、中心管2和上接头8之间为集气室11,气体通道9位于集气室11的前端,吸筛孔4位于集气室11的后端。气体通道9设置有单向阀12,单向阀12使气体实现由集气室11到油套环空的单向排出。单向阀12包括阀芯、弹簧和阀座。本实施例中,螺旋片6包括一级螺旋片和二级螺旋片,本实施例由前向后依次为一级分离区、缓冲沉淀区13和二级分离区,一级分离区对应一级螺旋片的设置位置,缓冲沉淀区13位于一级螺旋片和二级螺旋片之间,二级分离区对应分流管3的位置。缓冲沉淀区13不设置螺旋片6,经过一级螺旋片分离的液流,在缓冲沉淀区13对油砂进行有效分隔,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沉入尾管内,分离后的液流再次经过二级螺旋片分离。本实施例中,螺旋片6采用合金材料制成,提高了耐磨性,保证液流在高速旋转分离下,螺旋片6不损失,确保装置的正常使用;外管1、中心管2和分流管3均采用P110钢管制成,针对目前油井的含水率高、H2S、CO2、CLˉ含量高的问题,采用P110钢管可以满足抗硫防腐的需求,保证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正常、有效的工作,延长工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中心管和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均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筛孔,所述分流管对应于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分流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中心管和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和所述分流管均套设在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前端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吸筛孔,所述分流管对应于所述外管的后端,所述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分流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分流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前端设置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开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外管和所述中心管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外部连通,所述外管的后端设置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分流管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下接头用于连接尾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防砂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筛孔前端的所述外管、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上接头之间为集气室,所述气体通道位于所述集气室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军王永飞温佳霖焦卫华韩昭海王少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东鑫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