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0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油井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包括主杆,主杆上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之间对称固接有固定杆,第一连接筒远离第二连通筒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筒滑动的电缆,电缆与第一连接筒电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筒的两侧均设有锚爪,锚爪远离第一连接筒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主杆远离第一连接筒的底部固接有底座,转动杆的自由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连通筒内部对称开有可以容纳连接杆通过的凹槽,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打捞矛不能打捞不同尺寸的管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力打捞专用工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井下
,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力打捞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在油气井开发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用于油气开采的井下工具,比如井下安全阀、井下节流器、潜油电泵等工具和设备。在此类开发用的井下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工具进行打捞,如何快速有效地对井下开发设备进行打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此外,在油气钻井和开发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钻柱、油管断裂等情况造成的落鱼掉落井底的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此类落鱼事故,就必须对落鱼进行打捞作业。打捞作业的原则是快速有效地对井下工具和落鱼进行打捞回收,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油气开采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能及时打捞井下落鱼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高效安全的打捞工具是现场必备的重要设备。目前使用的打捞工具种类繁多,功能相对单一,对落鱼要求较高,打捞成功率也差别较大,很多打捞工的打捞成功率不高。现在用于管类落鱼的打捞工具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捞茅,因此,一种好的打捞矛对提高打捞成功率有巨大的帮助,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液力打捞专用打捞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打捞矛不能打捞不同尺寸的管柱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之间对称固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筒远离第二连通筒的一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筒滑动的电缆,所述电缆与第一连接筒电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筒的两侧均设有锚爪,所述锚爪与第二连通筒之间设有一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与第二连通筒固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锚爪转动连接,所述锚爪远离第一连接筒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杆远离第一连接筒的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通筒内部对称开有可以容纳连接杆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设有弹簧。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为打捞矛,打捞矛是打捞专用工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打捞矛通常采用一一对应的打捞模式,既一种尺寸的打捞矛只能打捞对应尺寸的管柱,本装置通过第一连通筒、第二连通筒和锚爪,以及他们的转动连接的方式,使得一个打捞矛可以打捞不同直径的管柱,使得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通过该装置能够打捞不同管柱,无需更换设备,便于打捞的同时降低了打捞成本。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的弹簧和凹槽,使得锚爪的直径变化过程更加平稳和稳定。进一步,所述锚爪的外部设有一组锯齿,所述锯齿为菱形。采用菱形锯齿的锚爪抓紧力更强,使得管柱不容易脱落,提高打捞的成功率。进一步,所述主杆、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均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目的是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在使用上,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承载力。进一步,所述弹簧采用避震弹簧。减小第二连接筒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所述锚爪与主杆平行设置。锚爪与主杆平行设置的目的是保证锚爪直径的变化是相同的,避免管柱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液力打捞专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杆1、电缆2、第一连接筒3、固定杆4、第二连通筒5、锚爪6、锯齿7、伸缩杆8、弹簧9、转动杆10、底座11、连接杆12。实施例如图1所示: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包括主杆1,主杆1上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通筒5,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通筒5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通筒5之间对称固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数量为两根,固定杆4的一端固接在第一连接筒3上,固定杆4的另一端固接在第二连接筒上,以此设计,第一连接筒3滑动就可以带动第二连接筒滑动,第一连接筒3远离第二连通筒5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连接筒3滑动的电缆2,电缆2与第一连接筒3电连接。电缆2的外壳涂抹有防腐蚀涂料,设置电缆2的目的是控制第一连接筒3上下滑动,主杆1、第一连接筒3和第二连通筒5均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目的是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在使用上,可以提高整个装置的承载力。第二连通筒5的两侧均设有锚爪6,锚爪6与第二连通筒5之间设有一组伸缩杆8,伸缩杆8的数量为两根,设置两根的目的确保锚爪6的稳定性,保证锚爪6的运行稳定,锚爪6与主杆1平行设置。锚爪6与主杆1平行设置的目的是保证锚爪6直径的变化是相同的,避免管柱脱落,锚爪6的外部设有一组锯齿7,锯齿7为菱形。采用菱形锯齿7的锚爪6抓紧力更强,使得管柱不容易脱落,提高打捞的成功率,伸缩杆8的右端均与第二连通筒5转动连接,伸缩杆8的左端均与锚爪6转动连接,锚爪6远离第一连接筒3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主杆1远离第一连接筒3的底部固接有底座11,转动杆10的自由端均与底座11转动连接。底座11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12,第二连通筒5内部对称开有可以容纳连接杆12通过的凹槽,凹槽内远离连接杆12的一端均设有弹簧9。弹簧9采用避震弹簧,这里设置弹簧9和凹槽的目的是:当第二连接筒往下移动,伴随着锚爪6的直径变化,这里存在向下的移动过程,可能会不稳定,可能会迅速,设置连接杆12,连接杆12可以插入凹槽,利用凹槽内的弹簧9减慢这个向下的移动过程。使得第二连通筒5的移动更加平稳。具体实现过程:利用电缆2控制第一连接筒3滑动,进而第二连接筒随着滑动,第二连接筒滑动的同时,利用转动杆10和伸缩杆8,由于转动杆10和伸缩杆8的转动连接的关系,锚爪6的直径可以发生变化,最终解决了传统的打捞矛不能打捞不同尺寸的管柱的问题。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一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之间对称固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筒远离第二连通筒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筒电连接的电缆;/n所述第二连通筒的两侧均设有锚爪,所述锚爪与第二连通筒之间设有一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与第二连通筒固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锚爪转动连接,所述锚爪远离第一连接筒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杆远离第一连接筒的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n所述底座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通筒内部对称开有可以容纳连接杆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有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力打捞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通筒之间对称固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筒远离第二连通筒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筒电连接的电缆;
所述第二连通筒的两侧均设有锚爪,所述锚爪与第二连通筒之间设有一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与第二连通筒固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锚爪转动连接,所述锚爪远离第一连接筒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杆远离第一连接筒的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均与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底座上对称固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通筒内部对称开有可以容纳连接杆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远离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井运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