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74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所述打捞筒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捞筒、串联接头和下部捞筒,其中,上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一轴向腔体,第一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上卡瓦;串联接头与上部捞筒、下部捞筒之间都为可拆卸连接,串联接头具有中空的第二轴向腔体;下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三轴向腔体,第三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下卡瓦;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轴向腔体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能够提高打捞的成功率,减少起下钻次数,降低井下因落鱼造成的复杂事故上升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易用,便于现场技术人员对井下情况的分析增加对入井工具的多选择性,生产效率能够明显得到极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井工程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
技术介绍
在钻井作业中,因断落井内的钻具,特别是钻铤由于长时间入井工作与地层偏磨外径不易被起出的鱼尾准确推断。由其是无磁钻铤外径普遍小于使用的同尺寸钻铤1~4mm,给选择卡瓦内径带来困难,单卡瓦捞筒打捞无磁的钻具落井常一次打捞不成功,增加了起下钻次数。此外,在完井及大修井作业中,若油管、连续油管被卡或拉断,落井的油管、连续油管时常通过大修井的方式处理,主要处理手段是下单卡瓦捞筒对拉长、拉细的油管、连续油管进行打捞作业,而使用单卡瓦捞筒不易一次打捞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主要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保障一次性打捞井下落鱼成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所述打捞筒可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捞筒、串联接头和下部捞筒,其中,上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一轴向腔体,第一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上卡瓦;串联接头与上部捞筒、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捞筒、串联接头和下部捞筒,其中,/n上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一轴向腔体,第一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上卡瓦;/n串联接头与上部捞筒、下部捞筒之间都为可拆卸连接,串联接头具有中空的第二轴向腔体;/n下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三轴向腔体,第三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下卡瓦;/n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轴向腔体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筒包括依次连接的上部捞筒、串联接头和下部捞筒,其中,
上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一轴向腔体,第一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上卡瓦;
串联接头与上部捞筒、下部捞筒之间都为可拆卸连接,串联接头具有中空的第二轴向腔体;
下部捞筒具有中空的第三轴向腔体,第三轴向腔体壁上安装有下卡瓦;
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轴向腔体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腔体、第二轴向腔体和第三轴向腔体共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瓦为螺旋卡瓦,上卡瓦的内径比井下落鱼外径小4~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型卡瓦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瓦为螺旋卡瓦,所述下卡瓦的内径比井下落鱼外径小1~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军李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