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其专利>正文

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78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其包括下边框型材和排水槽;下边框型材包括底板、外挡板和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底板的两侧,底板上竖直设置有滑轨,外挡板与滑轨之间、相邻的滑轨之间及滑轨与内挡板之间分别形成沟槽;外挡板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容置凹槽,容置凹槽上开设有安装孔;排水槽具有槽口向上的排水腔,排水槽的后端封闭、前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可向外上下开合的活动挡板;排水槽通过安装孔安装在下边框型材内,每个沟槽底部对应于排水槽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排水、防水性能优越,排水速度快,便于清理灰尘和泥沙,且同时不影响整体美观、结构牢固、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涉及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铝合金推拉门窗的下边框滑轨与挡水边之间形成的沟槽易积聚灰尘且不易清理,雨天时沟槽内还会积聚雨水。现有的排水方法是在各轨道及挡水边的底部横向冲开或钻开若干个排水孔,使沟槽与沟槽之间相互连通而依次向窗外排出雨水,但是由于排水孔是横向开孔,不但影响外观,同时由于受限于位置空间,排水孔不能过大。由于每道沟槽之间均有轨道或挡水边阻隔,一旦较大雨水时,汇聚于各沟槽中的雨水不能同时排出,导致排水速度缓慢,灰尘及小垃圾也不易排出,雨水会慢慢涨到边框顶部,若室外风压较大雨水则会顺着边框与内扇之间的缝隙进入室内侧,造成室内进水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理想的排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结构简单,排水、防水性能优越,排水速度快,便于清理灰尘和泥沙,且同时不影响整体美观、结构牢固、安装便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其包括下边框型材和排水槽;所述下边框型材包括底板、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使得所述外挡板与滑轨之间、相邻的滑轨之间及滑轨与内挡板之间分别形成沟槽;所述外挡板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水槽具有槽口向上的排水腔,所述排水槽的后端封闭、前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可向外上下开合的活动挡板;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下边框型材内,每个所述沟槽底部对应于所述排水槽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水腔连通。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槽两个侧壁的前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安装部且安装部上设有转轴孔,所述活动挡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转轴孔内与所述排水槽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穿过安装孔并紧贴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所述活动挡板留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槽的底壁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3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槽粘接于所述下边框型材内。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两条滑轨之间设置有挡水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孔为长方形孔。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门窗框排水装置通过在下边框型材底板上开设若干向下排水的排水孔,再在排水孔的下方设置排水槽,使得下边框型材内的积水或灰尘可以通过排水孔经由排水槽排出,排水迅速通畅,有效解决了铝合金门窗框排水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安装方便,且排水槽采用隐藏式设计,大方美观,使本技术兼具美观性及实用性,同时能够避免因太阳暴晒而导致排水槽老化加速,使用寿命长,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铝合金门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门窗框排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门窗框排水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下边框型材;11、底板;12、外挡板;13、内挡板;14、滑轨;15、沟槽;16、容置凹槽;17、排水孔;18、挡水边;2、排水槽;21、排水腔;22、活动挡板;23、安装部;24、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门窗框排水装置,其包括用于构成门窗框的下边框型材1以及安装在下边框型材1内的排水槽2。具体地,下边框型材1包括底板11、外挡板12和内挡板13,外挡板12和内挡板13分别竖直设置在底板11的两侧,形成“H”形结构,底板11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底板1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14,使外挡板12与滑轨14之间、相邻的滑轨14之间及滑轨14与内挡板13之间分别形成沟槽15。外立板12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容置凹槽16,容置凹槽16位于底板11下方,容置凹槽16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排水槽2的安装孔。排水槽2具有槽口向上的排水腔21,排水槽2的后端封闭、前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可向外上下开合的活动挡板22。排水槽2穿过安装孔安装在下边框型材1内,每个沟槽15底部对应于排水槽2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排水孔17,所有排水孔17在下边框型材1宽度方向上对齐,且所有排水孔17均与排水腔21连通,由此形成排水通路,使得下边框型材1内的积水或灰尘可以通过排水孔17经由排水槽2排出,排水迅速通畅,有效解决了铝合金门窗框排水问题。优选地,排水孔17为长方形孔。下边框型材1内可以设置多个排水槽2及与排水槽2相匹配的多组排水孔17,排水孔17的数量等于沟槽15的数量,以进一步提高排水、防水性能。具体地,排水槽2两个侧壁的前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安装部23且安装部23上设有转轴24孔,活动挡板22通过转轴24安装在转轴24孔内与排水槽2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挡板22实现上下自由开合。安装时,排水槽2穿过安装孔并紧贴底板11底部设置,活动挡板22留置于容置凹槽16内,即排水槽2完全隐藏于下边框型材1内,既大方美观又能避免太阳暴晒而加速排水底槽的老化,使用寿命大大延长。由于本技术的排水孔17为向下排水,因此底板11无需倾斜设置,底板11水平设置可以使其保持平整,因此能够预留足够空间位置以便于排水槽2的安装。为了进一步加快排水,排水槽2的底壁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30°,优选为15°,既能加速排水,又能节约空间位置。排水槽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下边框型材1内,也可以采用玻璃胶等胶黏剂粘接于下边框型材1内,安装方便又能密封缝隙。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条滑轨14之间设置有挡水边18;优选地,挡水边18的高度大于滑轨14的高度,这样能够更有效地防止雨水倒灌。当下雨时,雨水会汇聚于沟槽15内,各沟槽15内的雨水经由底板11上的排水孔17流至排水槽2内,水流所产生的冲力及压力使得活动挡板22向外打开,因此雨水可以快速地排出窗外。当刮大风时由于活动挡板22只能向外上下开合,活动挡板22受到风压会随即关闭从而将风挡于窗外。平时搞清洁时可将积聚于沟槽15内的灰尘泥沙直接经排水孔17扫至排水槽2内再以水冲出窗外,清洁极为方便。由此可见,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排水性能优异、造价低廉、安装方便,且排水槽2采用隐藏式设计,大方美观,使本技术兼具美观性及实用性,同时能够避免因太阳暴晒而导致排水槽2老化加速,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铝合金门窗。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边框型材和排水槽;所述下边框型材包括底板、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使得所述外挡板与滑轨之间、相邻的滑轨之间及滑轨与内挡板之间分别形成沟槽;所述外挡板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水槽具有槽口向上的排水腔,所述排水槽的后端封闭、前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可向外上下开合的活动挡板;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下边框型材内,每个所述沟槽底部对应于所述排水槽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水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边框型材和排水槽;所述下边框型材包括底板、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上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使得所述外挡板与滑轨之间、相邻的滑轨之间及滑轨与内挡板之间分别形成沟槽;所述外挡板的下端向内折弯形成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水槽具有槽口向上的排水腔,所述排水槽的后端封闭、前端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可向外上下开合的活动挡板;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下边框型材内,每个所述沟槽底部对应于所述排水槽的位置上均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排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框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两个侧壁的前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安装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其
申请(专利权)人:叶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