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42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8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结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其包括窗框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窗框上的窗扇,所述窗框具有外侧和内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窗框上的排水板,所述窗框的外侧贯通开设有若干框通孔,所述排水板包括板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若干排水套筒,所述排水套筒的数量与所述框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板体与所述窗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套筒与所述框通孔滑动连接。本申请具有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窗体排水能力不足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门窗结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窗体,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随着科技的发展,窗体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窗体的主要功能还是用于透光和通风,当需要使用窗体时,只需打开或关闭窗体便能对建筑的室内进行通风。目前,窗体一般包括窗框以及转动设置在窗框上的窗扇,窗扇一般为玻璃窗扇,当降水时,雨水会通过玻璃窗扇流下至窗框上,等待降水完毕后,窗框上的雨水会自然蒸发。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有以下缺陷:由于在降水时,雨水中会混杂泥土或其他杂物,雨水自然蒸发时,雨水中的泥土或其他杂物会滞留在窗框以及玻璃上,继而影响窗框以及玻璃的耐用程度,即相关技术中的窗体排水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窗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包括窗框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窗框上的窗扇,所述窗框具有外侧和内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窗框上的排水板,所述窗框的外侧贯通开设有若干框通孔,所述排水板包括板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若干排水套筒,所述排水套筒的数量与所述框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板体与所述窗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套筒与所述框通孔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上开设框通孔以及安装排水板,当降水时,雨水会滴落在窗框上,继而通过排水板上的排水套筒排出,继而减少残留在窗框上的雨水量,当雨水蒸发时,便能减少残留在窗框上的杂质,因此,本申请的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窗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可选的,还包括集水部件,所述集水部件包括过水箱、集水件以及连通管道,所述过水箱安装在所述窗框的下方,所述集水件安装在所述过水箱上,所述连通管道开设于所述过水箱内,所述连通管道用于连通所述过水箱以及所述集水件,所述排水套筒与所述过水箱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的下方设置过水箱,当降水时,雨水会进入至过水箱内,继而通过连通管道进入至集水件中被收集,从而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利用,如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冲厕或灌溉。可选的,所述连通管道中安装有滤网以及单向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通管道中安装滤网以及单向阀,当雨水从过水箱经过连通管道进入至集水件中时,雨水中所混杂的部分泥土或树叶等杂质会被过滤网所过滤,从而提高进入至集水件内的雨水水质。通过在连通管道中安装单向阀,使得雨水只能单向地从过水箱中进入至集水件中,从而减少集水件中雨水回流至过水箱情况的发生。可选的,所述连通管道内固定设置有两组限位块,每组限位块均包括两块限位块,所述滤网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滤网抵接在两组所述限位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长时间使用滤网后,滤网上会残留有泥土或树叶,降低滤网的过滤能力,通过设置限位块并使得滤网放置在两组限位块之间,当拆下连接块后,便能将滤网从两组限位块之间拆下,继而对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有利于维持滤网的过滤能力。可选的,所述过水箱上可拆卸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用于控制所述连通管道的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从过水箱上拆下连接块,便能打开连通管道,从而对连通管道内的滤网以及单向阀进行更换或者维护,有利于过水箱的正常使用。可选的,所述过水箱的底部开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用于排出雨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过水箱的底部开设排水管道,使得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道从过水箱中及时排出。可选的,所述过水箱内安装有挡墙,所述挡墙将所述过水箱分隔为过水区和连通区,所述排水管道位于所述过水区,所述连通管道位于所述连通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始降水时,初期雨水会通过排水套筒进入至过水箱内的过水区中,继而通过排水管道排出,当雨势较大时,由于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有限,雨水会在过水箱内的过水区中积累,继而漫过挡墙进入至连通区,最终通过连通管道进入至集水件中被储存。可选的,所述过水箱的上方开设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位于所述过水箱的过水区中,所述分流管道连通所述过水箱与室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续降水且雨水较大时,雨水可能会在过水箱内不断积累,继而漫出至窗框上,通过在过水箱内设置分流管道,使得多余的雨水会从分流管道内排出至室外,减少雨水漫出至窗框上情况的发生。可选的,还包括绿化槽,所述绿化槽包括槽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槽体上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所述窗框上,所述槽体具有空腔,所述槽体的空腔内填充有种植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窗框上安装绿化槽,可以在绿化槽的槽体内种植绿化植被,一方面有利于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窗体的观赏性。可选的,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窗框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槽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窗框实现了可拆卸连接,由于螺纹连接具有便于拆装的优点,有利于将绿化槽从窗框上拆下进行维修或更换。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的窗体的排水结构通过在窗框上安装排水板,当降水时,雨水会通过排水板上的排水套筒排出,从而减少残留在窗框上的雨水量,当降水后雨水会进行蒸发,从而减少残留在窗框上的泥土或杂质,因此,本申请的窗体的排水结构改善了相关技术中的窗体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2.本申请的窗体的排水结构还包括集水部件,通过设置集水部件,当降水时,雨水可通过集水部件进行收集,从而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可以利用雨水进行冲厕或浇灌,增加本申请的窗体的排水结构的便捷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排水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集水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窗框;2、窗扇;3、排水板;31、板体;32、排水套筒;4、集水部件;41、过水箱;411、排水管道;412、挡墙;4121、过水区;4122、连通区;413、连接块;4131、配合部;42、集水件;421、连通导管;43、连通管道;431、滤网;432、单向阀;433、限位块;44、分流管道;5、绿化槽;51、槽体;52、安装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参照图1,窗体的排水结构包括窗框1以及转动设置在窗框1上的两个窗扇2,窗框1具有外侧和内侧,当安装窗框1后,窗框1的外侧位于室外,窗框1的内侧位于室内,通过转动窗扇2便能控制窗体的启闭,窗扇2可向窗框1的内侧方向进行转动,窗扇2安装在窗框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包括窗框(1)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窗框(1)上的窗扇(2),所述窗框(1)具有外侧和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窗框(1)上的排水板(3),所述窗框(1)的外侧贯通开设有若干框通孔,所述排水板(3)包括板体(3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31)上的若干排水套筒(32),所述排水套筒(32)的数量与框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板体(31)与所述窗框(1)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套筒(32)与框通孔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包括窗框(1)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窗框(1)上的窗扇(2),所述窗框(1)具有外侧和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窗框(1)上的排水板(3),所述窗框(1)的外侧贯通开设有若干框通孔,所述排水板(3)包括板体(3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31)上的若干排水套筒(32),所述排水套筒(32)的数量与框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板体(31)与所述窗框(1)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水套筒(32)与框通孔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部件(4),所述集水部件(4)包括过水箱(41)、集水件(42)以及连通管道(43),所述过水箱(41)安装在所述窗框(1)的下方,所述集水件(42)安装在所述过水箱(41)上,所述连通管道(43)开设于所述过水箱(41)内,所述连通管道(43)用于连通所述过水箱(41)以及所述集水件(42),所述排水套筒(32)与所述过水箱(4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43)中安装有滤网(431)以及单向阀(4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体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43)内固定设置有两组限位块(433),每组限位块(433)均包括两块限位块(433),所述滤网(431)位于两组所述限位块(433)之间,所述滤网(431)抵接在两组所述限位块(43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松罗红珠夏德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