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5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两侧均设有卡箱,所述卡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设有卡杆,所述移动板的外侧设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贯穿并延伸至卡箱的外侧,所述螺杆的表面与卡箱的连接处通过螺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设有把柄,所述卡箱的内腔套设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杆体、卡箱、固定杆、连接环、把柄、滑槽、移动板、卡杆、螺杆、螺套、活动底座和卡槽相互配合,可在撑杆在使用时,可对撑杆起到拆卸的作用,避免了现有的撑杆在使用时,撑杆不具备拆卸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
技术介绍
随着很多三厢车的电动尾门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电动撑杆来开启尾门,电动撑杆开启尾门方便了很多。在三厢车中,电动尾门撑杆均采用直线型撑杆,但因为空间问题直线型撑杆无法在三厢车上使用,现有三厢车电动尾门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于中型车以上三厢车,车身比较长、空间大采用的是将电机与撑杆并排式拉杆,另一种是角度摆杆,这种角度摆杆主要针对特殊车型,尾门悬臂后部空间大,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撑杆在使用时,撑杆不具备拆卸的作用,从而导致撑杆在出现损坏时,撑杆整体都需要更换,不可拆卸维修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具备对撑杆起到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撑杆不具备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两侧均设有卡箱,所述卡箱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侧设有卡杆,所述移动板的外侧设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两侧均设有卡箱(2),所述卡箱(2)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滑槽(6)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的内侧设有卡杆(8),所述移动板(7)的外侧设有活动底座(11),所述活动底座(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外侧贯穿并延伸至卡箱(2)的外侧,所述螺杆(9)的表面与卡箱(2)的连接处通过螺套(10)螺纹连接,所述螺杆(9)的外侧设有把柄(5),所述卡箱(2)的内腔套设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8)相适配的卡槽(13),所述固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两侧均设有卡箱(2),所述卡箱(2)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滑槽(6)相对应的一侧设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的内侧设有卡杆(8),所述移动板(7)的外侧设有活动底座(11),所述活动底座(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外侧贯穿并延伸至卡箱(2)的外侧,所述螺杆(9)的表面与卡箱(2)的连接处通过螺套(10)螺纹连接,所述螺杆(9)的外侧设有把柄(5),所述卡箱(2)的内腔套设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杆(8)相适配的卡槽(13),所述固定杆(3)的外侧设有连接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厢车电动尾门撑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陈佳俊朱江峰谢显明胡世名王义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盖茨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