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0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包括矩形外壳、立柱、通风口、第一固定门环、第一封闭门、扶手、台阶、第二固定门环、第二封闭门、连接块、第一吸波板和第二吸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立柱呈等距式设置有八个,矩形外壳通过立柱与地面悬空连接,防止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对地面的雷达信号进行屏蔽,第一吸波板采用吸波海绵材料构成条状结构,其表面满布有高密度微孔,通过高密度微孔将雷达信号进行完全吸收,进而将屏蔽效果最大化,第二封闭门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固定门环嵌套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通过双开设置的第二封闭门,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大型设备搬运进该装置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屏蔽测试暗室,具体为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属于屏蔽测试暗室

技术介绍
雷达,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空中预警机和JSTARS这样的具有战场敌我识别能力的综合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未来战场上的信息指挥中心。由于在作战时,需要将电子控制设备置于雷达屏蔽室内,防止遭受精确打击,因此,则需要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屏蔽测试暗室,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屏蔽测试暗室的底部大多与地面直接连接,没有采用悬空设置,导致其无法将雷达屏蔽效果最大化,其二、现有的屏蔽测试暗室上没有设置通风孔,导致装置内部无法与外接空气产生对流,其三、现有的屏蔽测试暗室上没有设置双开封闭门,导致无法将大型器材搬运进该装置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包括矩形外壳、立柱、通风口、第一固定门环、第一封闭门、扶手、台阶、第二固定门环、第二封闭门、连接块、第一吸波板和第二吸波板;所述矩形外壳构成该屏蔽测试暗室的主体结构,所述立柱竖直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底部,所述通风口设置在矩形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门环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前侧面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封闭门安装连接在第一固定门环上,所述扶手竖直焊接固定在台阶上表面右侧,所述台阶固定在矩形外壳前表面中心底部,所述第二固定门环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的左端,所述第二封闭门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固定门环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连接块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第二封闭门的左端,所述第一吸波板贴附固定在矩形外壳顶部面板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吸波板水平铺设在矩形外壳内部空腔底部。优选的,为了防止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对地面的雷达信号进行屏蔽,所述立柱呈等距式设置有八个,矩形外壳通过立柱与地面悬空连接。优选的,为了通过高密度微孔将雷达信号进行完全吸收,进而将屏蔽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吸波板采用吸波海绵材料构成条状结构,其表面满布有高密度微孔,并在第一吸波板的外表面贴附有一层防水橡胶层。优选的,为了通过双开设置的第二封闭门,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大型设备搬运进该装置内部,所述第二封闭门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固定门环嵌套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优选的,为了使内外空气产生对流,保证测试人员的舒适度,所述通风口设置有六个,且每个通风口上焊接固定有一块矩形钢板罩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屏蔽测试暗室设计合理,立柱呈等距式设置有八个,矩形外壳通过立柱与地面悬空连接,防止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对地面的雷达信号进行屏蔽,第一吸波板采用吸波海绵材料构成条状结构,其表面满布有高密度微孔,并在第一吸波板的外表面贴附有一层防水橡胶层,通过高密度微孔将雷达信号进行完全吸收,进而将屏蔽效果最大化,第二封闭门通过连接块与第二固定门环嵌套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呈转动式连接,通过双开设置的第二封闭门,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大型设备搬运进该装置内部,通风口设置有六个,且每个通风口上焊接固定有一块矩形钢板罩体,使内外空气产生对流,保证测试人员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矩形外壳,2、立柱,3、通风口,4、第一固定门环,5、第一封闭门,6、扶手,7、台阶,8、第二固定门环,9、第二封闭门,10、连接块,11、第一吸波板和12、第二吸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包括矩形外壳1、立柱2、通风口3、第一固定门环4、第一封闭门5、扶手6、台阶7、第二固定门环8、第二封闭门9、连接块10、第一吸波板11和第二吸波板12;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屏蔽测试暗室的主体结构,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通风口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门环4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封闭门5安装连接在第一固定门环4上,所述扶手6竖直焊接固定在台阶7上表面右侧,所述台阶7固定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底部,所述第二固定门环8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左端,所述第二封闭门9通过连接块10与第二固定门环8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第二封闭门9的左端,所述第一吸波板11贴附固定在矩形外壳1顶部面板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吸波板12水平铺设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部。所述立柱2呈等距式设置有八个,矩形外壳1通过立柱2与地面悬空连接,防止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对地面的雷达信号进行屏蔽,所述第一吸波板11采用吸波海绵材料构成条状结构,其表面满布有高密度微孔,并在第一吸波板11的外表面贴附有一层防水橡胶层,通过高密度微孔将雷达信号进行完全吸收,进而将屏蔽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二封闭门9通过连接块10与第二固定门环8嵌套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1呈转动式连接,通过双开设置的第二封闭门9,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大型设备搬运进该装置内部,所述通风口3设置有六个,且每个通风口3上焊接固定有一块矩形钢板罩体,使内外空气产生对流,保证测试人员的舒适度。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屏蔽测试暗室时,先将第一吸波板11贴附固定在矩形外壳1顶部面板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内外两侧,然后将每块第一吸波板11的外表面贴附一层防水橡胶层,防止其内部的海面材料吸水失效,再将第二封闭门9通过连接块10与第二固定门环8嵌套对接,进而与矩形外壳1呈转动式连接,通过双开设置的第二封闭门9,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大型设备搬运进该装置内部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立柱(2)、通风口(3)、第一固定门环(4)、第一封闭门(5)、扶手(6)、台阶(7)、第二固定门环(8)、第二封闭门(9)、连接块(10)、第一吸波板(11)和第二吸波板(12);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屏蔽测试暗室的主体结构,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通风口(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门环(4)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封闭门(5)安装连接在第一固定门环(4)上,所述扶手(6)竖直焊接固定在台阶(7)上表面右侧,所述台阶(7)固定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底部,所述第二固定门环(8)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左端,所述第二封闭门(9)通过连接块(10)与第二固定门环(8)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第二封闭门(9)的左端,所述第一吸波板(11)贴附固定在矩形外壳(1)顶部面板以及左右两侧面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吸波板(12)水平铺设在矩形外壳(1)内部空腔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仿真屏蔽测试暗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外壳(1)、立柱(2)、通风口(3)、第一固定门环(4)、第一封闭门(5)、扶手(6)、台阶(7)、第二固定门环(8)、第二封闭门(9)、连接块(10)、第一吸波板(11)和第二吸波板(12);所述矩形外壳(1)构成该屏蔽测试暗室的主体结构,所述立柱(2)竖直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底部,所述通风口(3)设置在矩形外壳(1)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门环(4)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前侧面板中心处,所述第一封闭门(5)安装连接在第一固定门环(4)上,所述扶手(6)竖直焊接固定在台阶(7)上表面右侧,所述台阶(7)固定在矩形外壳(1)前表面中心底部,所述第二固定门环(8)焊接固定在矩形外壳(1)的左端,所述第二封闭门(9)通过连接块(10)与第二固定门环(8)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述连接块(10)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第二封闭门(9)的左端,所述第一吸波板(11)贴附固定在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麦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