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68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其结构包括滑框、固定旋钮、第一滑柱、连接块、刻度尺、水准仪、定位滑块、外壳、收纳筒、转动旋钮、限位机构、基准线、锥形头和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框下端设置了加固装置,由连接壳中的增重板与地面相接触,提升了装置的重量,接着旋钮杆通过锥齿轮与螺杆转动连接,螺杆与固定杆内部过盈配合,使得固定杆下端穿出密封块与地面相连接,同时,固定杆在第二滑柱外部进行滑动安装,并且固定杆压缩弹簧,从而加固了本装置,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以及放置基准线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而建筑工程施工基准线放线工作是一项较为关键繁杂的技术工作,一般是根据施工地环境低洼不平的凹凸情况,通过基准线放线装置找出一个与四周垂直的基准水平面,以此为工程基准平面展开砌墙、铺地等基本基础性施工。当放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的重量较轻,在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不稳固的现象,同时,在风大的时候,支架容易晃动,影响到放置基准线的准确性,导致其实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解决了当放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的重量较轻,在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不稳固的现象,同时,在风大的时候,支架容易晃动,影响到放置基准线的准确性,导致其实用性不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滑框和加固装置,所述滑框上端前侧设置有固定旋钮,并且滑框内部与第一第一滑柱滑动安装,所述加固装置位于滑框下端,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连接壳、连接筒、限位杆、旋钮杆、锥齿轮、螺杆、固定杆、第二滑柱和弹簧,所述连接壳左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与旋钮杆右端,所述限位杆后端与连接筒相连接,所述旋钮杆右端与锥齿轮相连接,所述锥齿轮与螺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下端与固定杆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杆右端与第二滑柱外部滑动安装,所述第二滑柱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紧固于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柱上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端与刻度尺下端相连接,并且连接块下端与外壳上端相连接,所述刻度尺上端设置有水准仪,并且刻度尺外部与定位滑块外部滑动安装,所述定位滑块下端与基准线相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右端与转动旋钮左端相连接,所述转动旋钮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左端紧固于外壳右端,所述基准线中部缠绕于收纳筒外部,并且基准线下端与锥形头上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包括连接孔、壳体、增重板和密封块,所述连接孔内部与连接筒外部相连接,所述壳体左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增重板上端与壳体下端贴合固定,所述密封块位于增重板中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壳上端与滑框下端贴合固定,并且连接壳设置有三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下端设置有锥形块,并且固定杆呈T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柱上端设置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下端与固定杆上端相抵。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端与滑框下端相连接,并且壳体的厚度是3cm。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内部与固定杆下端滑动安装,并且密封块呈方形。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由弹簧钢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不锈钢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当放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装置的重量较轻,在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不稳固的现象,同时,在风大的时候,支架容易晃动,影响到放置基准线的准确性,导致其实用性不佳的问题,通过滑框下端设置了加固装置,由连接壳中的增重板与地面相接触,提升了装置的重量,接着旋钮杆通过锥齿轮与螺杆转动连接,螺杆与固定杆内部过盈配合,使得固定杆下端穿出密封块与地面相连接,同时,固定杆在滑柱外部进行滑动安装,并且固定杆压缩弹簧,从而加固了本装置,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以及放置基准线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加固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连接壳结构示意图。图中:滑框-1、固定旋钮-2、第一滑柱-3、连接块-4、刻度尺-5、水准仪-6、定位滑块-7、外壳-8、收纳筒-9、转动旋钮-10、限位机构-11、基准线-12、锥形头-13、加固装置-14、连接壳-141、连接筒-142、限位杆-143、旋钮杆-144、锥齿轮-145、螺杆-146、固定杆-147、第二滑柱-148、弹簧-149、连接孔-14101、壳体-14102、增重板-14103、密封块-14104、锥形块-1401、限位块-14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滑框1和加固装置14,滑框1上端前侧设置有固定旋钮2,并且滑框1内部与滑柱3外部滑动安装,滑柱3上端与连接块4转动连接,连接块4上端与刻度尺5下端相连接,并且连接块4下端与外壳8上端相连接,刻度尺5上端设置有水准仪6,并且刻度尺5外部与定位滑块7外部滑动安装,定位滑块7下端与基准线12相连接,外壳8内部设置有收纳筒9,收纳筒9右端与转动旋钮10左端相连接,转动旋钮10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1,限位机构11左端紧固于外壳8右端,基准线12中部缠绕于收纳筒9外部,并且基准线12下端与锥形头13上端相连接,加固装置14位于滑框1下端。请参阅图3-4,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加固装置14包括连接壳141、连接筒142、限位杆143、旋钮杆144、锥齿轮145、螺杆146、固定杆147、第二滑柱148和弹簧149,连接壳141左端设置有连接筒142,连接壳141上端与滑框1下端贴合固定,并且连接壳141设置有三组,有利于与外部的地面相连接,实现提升装置的稳固性,连接筒142内部与旋钮杆144右端,限位杆143后端与连接筒142相连接,有利于穿过连接筒142固定住旋钮杆144,实现限位的作用,旋钮杆144右端与锥齿轮145相连接,锥齿轮145与螺杆146上端转动连接,螺杆146下端与固定杆147过盈配合,固定杆147右端与第二滑柱148外部滑动安装,固定杆147下端设置有锥形块1401,并且固定杆147呈T形,有利于与地面相接触,实现了加固的作用,第二滑柱148外部套设有弹簧149,第二滑柱148上端设置有限位块1402,并且限位块1402下端与固定杆147上端相抵,有利于进行限位,防止固定杆147滑出,弹簧149上端紧固于固定杆147,有利于进行复位,实现了复位的作用。请参阅图5,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连接壳141包括连接孔14101、壳体14102、增重板14103和密封块14104,连接孔14101内部与连接筒142外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滑框(1),所述滑框(1)上端前侧设置有固定旋钮(2),并且滑框(1)内部与第一滑柱(3)滑动安装;/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装置(14),所述加固装置(14)位于滑框(1)下端,所述加固装置(14)包括连接壳(141)、连接筒(142)、限位杆(143)、旋钮杆(144)、锥齿轮(145)、螺杆(146)、固定杆(147)、第二滑柱(148)和弹簧(149),所述连接壳(141)左端设置有连接筒(142),所述连接筒(142)内部与旋钮杆(144)右端,所述限位杆(143)后端与连接筒(142)相连接,所述旋钮杆(144)右端与锥齿轮(145)相连接,所述锥齿轮(145)与螺杆(14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46)下端与固定杆(147)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杆(147)右端与第二滑柱(148)外部滑动安装,所述第二滑柱(148)外部套设有弹簧(149),所述弹簧(149)上端紧固于固定杆(1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包括滑框(1),所述滑框(1)上端前侧设置有固定旋钮(2),并且滑框(1)内部与第一滑柱(3)滑动安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装置(14),所述加固装置(14)位于滑框(1)下端,所述加固装置(14)包括连接壳(141)、连接筒(142)、限位杆(143)、旋钮杆(144)、锥齿轮(145)、螺杆(146)、固定杆(147)、第二滑柱(148)和弹簧(149),所述连接壳(141)左端设置有连接筒(142),所述连接筒(142)内部与旋钮杆(144)右端,所述限位杆(143)后端与连接筒(142)相连接,所述旋钮杆(144)右端与锥齿轮(145)相连接,所述锥齿轮(145)与螺杆(14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46)下端与固定杆(147)过盈配合,所述固定杆(147)右端与第二滑柱(148)外部滑动安装,所述第二滑柱(148)外部套设有弹簧(149),所述弹簧(149)上端紧固于固定杆(14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建筑工程基准线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柱(3)上端与连接块(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上端与刻度尺(5)下端相连接,并且连接块(4)下端与外壳(8)上端相连接,所述刻度尺(5)上端设置有水准仪(6),并且刻度尺(5)外部与定位滑块(7)外部滑动安装,所述定位滑块(7)下端与基准线(12)相连接,所述外壳(8)内部设置有收纳筒(9),所述收纳筒(9)右端与转动旋钮(10)左端相连接,所述转动旋钮(10)中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1),所述限位机构(11)左端紧固于外壳(8)右端,所述基准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尹文亭黄诚刘倩昆周霞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