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3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涉及地板技术领域。该基体层包括平衡层、第一基层、发热层、第二基层和保温层。平衡层为具有中空凹槽的板状结构,第一基层、发热层和第二基层按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于凹槽内,且和凹槽配合形成热空气通道腔,发热层设置于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之间。保温层按预设方向设置于第二基层的上方,且保温层和平衡层相互配合,以封闭凹槽。该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通过采用第一基层、发热层和第二基层的结构形式,使得基层将发热层全覆盖,从而提高了发热层的热传递效率,同时,热空气通道腔可以使热空气在其内部多次循环串流,从而能够减小热量的损失,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
本技术涉及地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
技术介绍
自发热地板作为一种能提供室内热量的地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大小小的家庭中。其相较于传统地板,不仅能保证地面的美观和整洁性,还能调节室内温度,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现有市面上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大都仅采用多个功能层的堆叠形成,基体层中没有热空气通道腔,热量无法长时间的保留于基体层中,很容易出现热量的损失。同时,现有的基体层中,多个功能层的堆叠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发热层的上下并没有基层的完全覆盖,发热层的传导效率不高。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热量损失较大,发热层的热传递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通过采用第一基层、发热层和第二基层的结构形式,使得基层将发热层全覆盖,从而提高了发热层的热传递效率,同时,热空气通道腔可以使热空气在其内部多次循环串流,从而能够减小热量的损失,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包括平衡层、第一基层、发热层、第二基层和保温层。上述平衡层为具有中空凹槽的板状结构,上述第一基层、上述发热层和上述第二基层按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于上述凹槽内,且和上述凹槽配合形成热空气通道腔,上述发热层设置于上述第一基层和上述第二基层之间。上述保温层按上述预设方向设置于上述第二基层的上方,且上述保温层和上述平衡层相互配合,以封闭上述凹槽。该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通过采用第一基层、发热层和第二基层的结构形式,使得基层将发热层全覆盖,从而提高了发热层的热传递效率,同时,热空气通道腔可以使热空气在其内部多次循环串流,从而能够减小热量的损失,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凹槽为方形凹槽,方形上述凹槽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卡接槽,上述第一基层和上述第二基层均为方形板状结构,且上述第一基层和上述第二基层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接块,上述卡接块和上述卡接槽相互适配。在凹槽四个边角设置卡接槽,通过卡接槽和卡接块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均能与凹槽紧密配合,避免第一基层和凹槽的脱离以及第二基层和凹槽的脱离。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卡接槽包括搁置部和沉头部,上述搁置部和上述沉头部相互连接,且上述沉头部沿背离上述预设方向延伸,上述卡接块包括连接部和凸块,上述连接部和上述凸块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上述凸块和上述沉头部相互适配,上述搁置部和上述连接部相互适配。卡接槽包括搁置部和沉头部,沉头部沿背离预设方向向下延伸,从而可以通过沉头部和凸块的紧密配合,使得卡接槽和卡接块相互限位,避免了卡接槽和卡接块之间发生相对位置滑动,从而影响第一基层、第二基层和凹槽的紧密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层内设置有发热腔,上述发热腔内设置有和上述发热腔相互适配的发热体,上述发热腔弯曲绕设于上述发热层内。发热腔弯曲绕设于发热层内,能够保证在固定大小的发热层内设置的发热腔能更长,从而提高发热体的工作时间,进一步提升发热层的发热效率;同时,弯曲设置的发热腔,能占用发热层更多的面积,使得热量能发散到发热层的各个位置,提高发热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腔为蛇形或环形。蛇形或环形的发热腔相较于传统的直线形腔道,其长度增加的更多,从而能提高发热体的工作时间,进一步提升发热层的发热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为碳纤维发热线或发热电缆。碳纤维发热线是碳纤维制成的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的新型材料。采用碳纤维发热线作为发热体,能保证发热层中的热传递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基层和上述发热层之间、上述发热层和上述第二基层之间各设置有一层粘合剂。通过设置粘合剂可以使得发热层和第一基层之间、发热层和第二基层之间能紧密连接,保证热传递效率。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保温层包括花纹层和耐磨层,上述耐磨层和上述花纹层相互连接,且上述花纹层背离上述耐磨层的一面和上述保温层相互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耐磨层的材料为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铝作为一种特种陶瓷材料,其可以防氧化,保护金属,提高地板的耐磨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平衡层的底面还设置有防潮膜,上述防潮膜为铝塑复合膜、铜塑复合膜、塑料薄膜或热固性树脂表层纸。防潮膜的设置可以防止水汽侵入,保证该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该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通过采用第一基层、发热层和第二基层的结构形式,使得基层将发热层全覆盖,从而提高了发热层的热传递效率。2)该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通过设置热空气通道腔,可以使热空气在其内部多次循环串流,从而能够减小热量的损失,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10-平衡层;101-凹槽;102-热空气通道腔;103-卡接槽;1031-搁置部;1032-沉头部;11-第一基层;111-卡接块;1111-连接部;1112-凸块;12-发热层;121-发热腔;13-第二基层;14-保温层;141-花纹层;142-耐磨层;15-防潮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层、第一基层、发热层、第二基层和保温层,/n所述平衡层为具有中空凹槽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基层、所述发热层和所述第二基层按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和所述凹槽配合形成热空气通道腔,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之间;/n所述保温层按所述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的上方,且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平衡层相互配合,以封闭所述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衡层、第一基层、发热层、第二基层和保温层,
所述平衡层为具有中空凹槽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基层、所述发热层和所述第二基层按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和所述凹槽配合形成热空气通道腔,所述发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之间;
所述保温层按所述预设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层的上方,且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平衡层相互配合,以封闭所述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方形凹槽,方形所述凹槽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均为方形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基层和所述第二基层的四角均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和所述卡接槽相互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热地板的基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包括搁置部和沉头部,所述搁置部和所述沉头部相互连接,且所述沉头部沿背离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卡接块包括连接部和凸块,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凸块相互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凸块和所述沉头部相互适配,所述搁置部和所述连接部相互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小军李正伍陈尚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派宸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