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热收缩膜、热收缩性标签及包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0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提供一种使热收缩膜的膜制造成本降低,并确保膜的制膜性及膜强度的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树脂,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使二羧酸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全部的二醇成分设为100mol%时,所述聚酯树脂含有新戊二醇18~32mol%、二乙二醇7~15mol%,且(i)聚酯树脂的极限粘度(IV)为0.65dl/g以上且小于0.70dl/g;(ii)聚酯树脂的羧基末端基浓度(AV)为8~25eq/t;(iii)聚酯树脂的L*a*b*表色系中的颜色b值为1.0~8.0,聚酯树脂中含有铝原子及磷原子,聚酯树脂中的铝原子的含量为15~40ppm,聚酯树脂中的磷原子与铝原子的摩尔比为1.8~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热收缩膜、热收缩性标签及包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热收缩性标签用途且回收性优异的热收缩性聚酯树脂,以及使用其的热收缩膜、热收缩性标签及包装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兼顾玻璃瓶或塑料瓶等保护和商品表示的标签包装、瓶盖密封、一体包装等用途中,耐热性高、容易焚烧、耐溶剂性优异的聚酯类的热收缩膜被广泛地用作收缩标签,随着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容器等的增大,存在使用量增加的倾向。迄今为止,作为热收缩性聚酯类膜,广泛使用有在宽度方向具有较大收缩的膜。另外,为了使收缩整理性良好,已知有使作为非收缩方向的长度方向的收缩率为负(即,通过加热进行拉伸)(参照专利文献1)。在热收缩聚酯类膜中,有人提出了提高收缩率的膜以使其可以应对于各种容器(参照专利文献2、3)。但是,提高收缩率时,存在在常温下保管后(老化后)自然收缩率提高的问题,及在70℃下测定时的热水收缩率降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采用双轴拉伸的生产方法,通过进行双轴取向和纵向拉伸后的冷却强化,虽使自然收缩率改善,但没有考虑在70℃下测定时的老化前后的热水收缩率。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想要使自然收缩率改善,但关于自然收缩率的改善的技术知识并不明确。另外,没有考虑70℃的收缩率在老化前后的值。70℃的收缩率的降低较大时,使其收缩时的初期收缩率不同,存在收缩整理性变差的问题。特别是使用了热传导系数较低的热风的收缩装置中,由于热风而产生的初期收缩率不同时,会产生整理时的收缩不足,标签变形而不优选。作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含有特定量的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的膜用共聚聚酯原料,其使二羧酸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并将其极限粘度及熔融粘度规定在特定的范围(参照专利文献4)。该共聚聚酯原料可以减少膜形成时的自然收缩率及在70℃下测定时的热水收缩率的问题,但与PET相比容易进行分解反应,耐热性差,因此关于回收性还存在改善的空间。为了解决专利文献4的问题,申请人通过使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并且使用有含有特定量的新戊二醇和二乙二醇的特定组分构成的共聚聚酯树脂时,不仅增加极限粘度,还将羧基末端浓度及颜色b值也设定在特定的范围,由此提出了兼顾膜特性和回收性这两者的优异的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参照专利文献5)。但是,专利文献5中提出的树脂由于极限粘度设定为较高,因此在树脂挤出时不能提高背压来提高成膜速度,其结果,无法降低膜制造成本。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单纯地降低树脂的极限粘度时,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较低,因此在制膜时由于树脂的加热导致树脂劣化,制膜時极限粘度大幅地降低,作为其结果是,得到的膜的极限粘度也大幅度降低,存在制膜时发生收缩(Drawdown)而无法制膜,膜强度变弱的问题。因此,专利文献5的技术中,难以兼顾膜制造成本的降低和确保膜的制膜性及膜强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338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1155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24999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愿2017-024183号专利文献5:PCT/JP2018/01565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涉及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究的而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赋予适于热收缩性标签用途的膜特性(在主收缩方向具有高热收缩率,且即使老化自然收缩率及收缩率的变化较小)且回收性优异的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及使用其的热收缩膜、热收缩性标签及包装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专利文献5的问题、兼顾降低膜制造成本、确保膜的制膜性及膜强度的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特别是对于解决专利文献5的专利技术问题的手段进行了深入讨论。首先,专利文献5的专利技术中,讨论了为了提高膜的制膜速度而单纯地降低树脂的极限粘度时膜的极限粘度大幅降低的理由,认为专利文献5的专利技术中,由于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较低,因此制膜时加热树脂而导致树脂劣化,膜的极限粘度大幅降低。接着,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想到,为了使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提高,变更在树脂的聚合中使用的催化剂的种类。然后发现,代替在专利文献5中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用的锑化合物,而使用铝化合物和磷化合物的组合时,可以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及热氧化稳定性,并且作为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也优异,因此,即使为了提高制膜速度而降低树脂的极限粘度,也不会使得到的膜的极限粘度大幅降低,由此制膜性及膜强度不会产生问题,还可以减低膜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知识而完成的专利技术,是具有以下的(1)~(4)的构成的专利技术。(1)一种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使二羧酸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并将全部的二醇成分设为100mol%时,所述聚酯树脂含有新戊二醇18~32mol%、二乙二醇7~15mol%,并且所述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满足以下的(i)~(iv),(i)聚酯树脂的极限粘度(IV)为0.65dl/g以上且小于0.70dl/g。(ii)聚酯树脂的羧基末端基浓度(AV)为8~25eq/t。(iii)聚酯树脂的L*a*b*表色系中的颜色b值为1.0~8.0。(iv)聚酯树脂中含有铝原子及磷原子,聚酯树脂中的铝原子的含量为15~40ppm,聚酯树脂中的磷原子与铝原子的摩尔比为1.8~2.6。(2)一种热收缩膜,其特征在于,含有(1)中所述的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3)一种热收缩性标签,其特征在于,使用了(2)中所述的热收缩膜。(4)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在包装体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覆盖(3)中所述的热收缩性标签并进行热收缩。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使用包含特定组分的聚酯树脂,不仅将极限粘度和羧基末端基浓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中,而且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用铝化合物和磷化合物而不是锑化合物,进一步以特定的比例使用铝化合物和磷化合物,因此即使为了制膜速度而降低树脂的极限粘度,得到的膜的极限粘度也不会大幅降低,由此,可以确保膜的制膜性及膜强度并减低膜制造成本。另外,由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得到的标签所包装的包装体可以具有美丽的外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及使用其的聚酯树脂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热收缩膜的制造方法在下文中详细说明,但通常,热收缩膜通过使用卷辊等进行输送拉伸而得到。此时,将膜的输送方向称为长度方向,将与上述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膜宽度方向。因此,以下示出的热收缩膜的宽度方向是指与卷辊卷出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膜长度方向是指与卷辊的卷出方向平行的方向。用于得到更高收缩性膜的方法之一有,增加膜中构成可成为非晶成分的单元的单体成分(以下,单纯地称为非晶成分)的量这样的手段。通过目前的横向单轴拉伸法得到的膜中,通过增加非晶成分量,可确认到相应的收缩率的增加。但是,已知虽然单纯地增加非晶成分量时可以具有高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使二羧酸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并将全部的二醇成分设为100mol%时,所述聚酯树脂含有新戊二醇18~32mol%、二乙二醇7~15mol%,并且所述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满足以下的(i)~(iv),/n(i)聚酯树脂的极限粘度(IV)为0.65dl/g以上且小于0.70dl/g,/n(ii)聚酯树脂的羧基末端基浓度(AV)为8~25eq/t,/n(iii)聚酯树脂的L*a*b*表色系中的颜色b值为1.0~8.0,/n(iv)聚酯树脂中含有铝原子及磷原子,聚酯树脂中的铝原子的含量为15~40ppm,聚酯树脂中的磷原子与铝原子的摩尔比为1.8~2.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16 JP 2018-1948941.一种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在全部聚酯树脂成分中,使二羧酸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对苯二甲酸,二醇成分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并将全部的二醇成分设为100mol%时,所述聚酯树脂含有新戊二醇18~32mol%、二乙二醇7~15mol%,并且所述热收缩膜用聚酯树脂满足以下的(i)~(iv),
(i)聚酯树脂的极限粘度(IV)为0.65dl/g以上且小于0.70dl/g,
(ii)聚酯树脂的羧基末端基浓度(AV)为8~25eq/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悟鱼谷耕辅大桥英人春田雅幸石丸慎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