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590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通过在位于墙体结构门洞左右两侧的隔音腔内均设置有一包括隔声结构、劈状吸声结构和装饰孔板的吸声结构,且将该隔声结构和装饰孔板间隔设置,并将该装饰孔板设置于隔声结构和门洞之间,且该隔声结构的两侧和装饰孔板的两侧均分别连接外墙和内墙,并将劈状吸声结构设置于隔声结构和装饰孔板之间,且设置该劈状吸声结构的尖部指向装饰孔板,并在该劈状吸声结构与隔声结构之间形成有空腔;该强吸声声闸结构尺寸较小,同时具有较强的吸声性能,可实现在内外房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满足声闸结构的强吸声要求,进而满足高指标声学实验室及降噪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美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
本技术涉及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
技术介绍
在创造超安静的声学实验环境或防治噪声污染方面,通常单层门的结构弱于单层墙体的结构,因此需要设置双层墙及双层隔声门以达到所需的声学效果。在内外房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声闸部位做普通的吸声结构即可,但在内外房距离较近的情况下(例如外墙和内墙之间的距离小于600mm),如图1所示,仍旧采用普通的吸声结构,其中,101为内墙、102为外墙、103为隔墙、104为吸声结构,105为内隔声门、106为外隔声门,不仅吸声效果弱,且美观性差,难以达到符合要求的声学吸声效果,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其中,包括墙体结构和吸声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和设置于所述外墙中的内墙,所述墙体结构上设置有门洞,所述外墙和所述内墙之间形成有隔音腔,所述外墙上设置有外隔声门,所述内墙上设置有内隔声门,所述外隔声门和所述内隔声门均设置于门洞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所述门洞的左右两侧的隔音腔内均设置有一所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结构和吸声结构;/n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和设置于所述外墙中的内墙,所述墙体结构上设置有门洞,所述外墙和所述内墙之间形成有隔音腔,所述外墙上设置有外隔声门,所述内墙上设置有内隔声门,所述外隔声门和所述内隔声门均设置于门洞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所述门洞的左右两侧的隔音腔内均设置有一所述吸声结构;/n所述吸声结构包括隔声结构、劈状吸声结构和装饰孔板,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装饰孔板间隔设置,所述装饰孔板位于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门洞之间,且所述隔声结构的两侧和所述装饰孔板的两侧均分别连接所述外墙和所述内墙,所述劈状吸声结构设置于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装饰孔板之间,所述劈状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吸声声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结构和吸声结构;
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和设置于所述外墙中的内墙,所述墙体结构上设置有门洞,所述外墙和所述内墙之间形成有隔音腔,所述外墙上设置有外隔声门,所述内墙上设置有内隔声门,所述外隔声门和所述内隔声门均设置于门洞的前后两侧,且位于所述门洞的左右两侧的隔音腔内均设置有一所述吸声结构;
所述吸声结构包括隔声结构、劈状吸声结构和装饰孔板,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装饰孔板间隔设置,所述装饰孔板位于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门洞之间,且所述隔声结构的两侧和所述装饰孔板的两侧均分别连接所述外墙和所述内墙,所述劈状吸声结构设置于所述隔声结构和所述装饰孔板之间,所述劈状吸声结构的尖部指向所述装饰孔板,且所述劈状吸声结构与所述隔声结构之间形成有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吸声声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结构与所述内墙之间通过软连接结构进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吸声声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结构为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吉任百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泛德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