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49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互对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滤网,第一竖杆的顶端嵌入有丝杠,丝杠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盖,第一竖杆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转盘,丝杠的底端贯穿空槽的顶端与转盘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竖杆的顶端嵌入有丝杠,丝杠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使得该装置能够对第二滤网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滤网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得到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湿地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然而,在现实面前,红树林的原始生态环境或多或少会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例如,在红树林的水面上,不可避免的会漂浮着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遗弃的废弃物,此种废弃物在涨潮时随着潮汐漂入红树林内,退潮时滞留在红树林湿地区域,将对红树林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进而会破坏整个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目前,现有的对湿地环境保护装置是在红树林外围设置能够拦阻废弃物的滤网,对红树林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滤网通常无法进行高度上的调节,灵活性不强,这就使得设置在不同水位的滤网起到的拦阻效果存在差异,水位较高的地段涨潮后依旧可能会有废弃物在潮水的带动下涌入红树林内,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相互对称,所述第一竖杆与第二竖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竖杆的顶端嵌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所述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盖,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转盘,所述丝杠的底端贯穿空槽的顶端与转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部嵌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所述第二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所述螺母与套筒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丝杠、滑杆和第二滤网的高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桩钉,所述桩钉的底端外侧固定设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侧边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的材质为尼龙丝材质或金属丝材质,所述第二滤网的材质为金属丝材质。优选的,所述丝杠嵌入第一竖杆顶端的一端外侧未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顶盖的外侧设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竖纹。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侧与空槽的侧壁活动贴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竖杆的顶端嵌入有丝杠,丝杠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使得该装置能够对第二滤网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滤网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得到增强;2、本技术通过在第二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部嵌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使得螺母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套筒进行上升或下降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竖杆;11、丝杠;111、螺母;112、第一顶盖;12、空槽;121、转盘;13、底板;14、桩钉;141、侧边块;2、第二竖杆;21、滑杆;211、套筒;2111、滚珠槽;21111、滚珠;212、第二顶盖;3、第一滤网;4、连接杆;41、第二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相互对称,第一竖杆1与第二竖杆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滤网3,第一滤网3既可以是尼龙丝滤网,也可以是金属丝滤网,第一滤网3对低水位地段的废弃物以及沉积在水底的废弃物起到拦阻作用;第一竖杆1的顶端嵌入有丝杠11,丝杠1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111,丝杠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盖112,第一竖杆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槽12,空槽12的内部转动设有转盘121,丝杠11的底端贯穿空槽12的顶端与转盘121的顶面固定连接,当需要将该装置设置在高水位地段时,转动第一顶盖112,第一顶盖112带动丝杠11转动,丝杠11每转动一个螺距,螺母111关于丝杠11上升或下降一个螺距的高度,同时螺母111通过连接杆4带动套筒211上升或下降一个螺距的高度,使得该装置能够对第二滤网4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滤网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得到增强;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1,滑杆21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211,套筒211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2111,滚珠槽2111内部嵌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21111,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212,螺母111与套筒211之间设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41,丝杠11、滑杆21和第二滤网41的高度相等,滚珠槽2111内部设有的滚珠21111均与滑杆21的外表面活动贴合,将套筒211与滑杆21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减小摩擦,从而使得螺母111能够通过连接杆4带动套筒211进行上升或下降操作。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13,底板13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桩钉14,桩钉14的底端外侧固定设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侧边块141,将桩钉14钉入地面,桩钉14底端外侧设有的侧边块141增大了桩钉1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得第一竖杆1与第二竖杆2能够更加稳固的钉入地面。第一滤网3的材质为尼龙丝材质或金属丝材质,第二滤网41的材质为金属丝材质,进一步对滤网的材质进行说明。丝杠11嵌入第一竖杆1顶端的一端外侧未设有螺纹,第一顶盖112的外侧设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竖纹,增大第一顶盖112外侧的摩擦力,防止拧动时打滑。转盘121的外侧与空槽12的侧壁活动贴合,使得第一竖杆1不容易出现位置偏离。本技术工作原理:第一滤网3既可以是尼龙丝滤网,也可以是金属丝滤网,第一滤网3对低水位地段的废弃物以及沉积在水底的废弃物起到拦阻作用,当需要将该装置设置在高水位地段时,转动第一顶盖112,第一顶盖112带动丝杠11转动,丝杠11每转动一个螺距,螺母111关于丝杠11上升或下降一个螺距的高度,同时螺母111通过连接杆4带动套筒211上升或下降一个螺距的高度,使得该装置能够对第二滤网4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进行滤网高度的调节,灵活性得到增强,滚珠槽2111内部设有的滚珠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相互对称,所述第一竖杆(1)与第二竖杆(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滤网(3);/n所述第一竖杆(1)的顶端嵌入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111),所述丝杠(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盖(112),所述第一竖杆(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槽(12),所述空槽(12)的内部转动设有转盘(121),所述丝杠(11)的底端贯穿空槽(12)的顶端与转盘(121)的顶面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211),所述套筒(211)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2111),所述滚珠槽(2111)内部嵌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21111),所述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212),所述螺母(111)与套筒(211)之间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41),所述丝杠(11)、滑杆(21)和第二滤网(41)的高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1)和第二竖杆(2)相互对称,所述第一竖杆(1)与第二竖杆(2)之间固定设有第一滤网(3);
所述第一竖杆(1)的顶端嵌入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的外侧活动套接有螺母(111),所述丝杠(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盖(112),所述第一竖杆(1)的上端内部开设有空槽(12),所述空槽(12)的内部转动设有转盘(121),所述丝杠(11)的底端贯穿空槽(12)的顶端与转盘(121)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套筒(211),所述套筒(211)的内部开设有滚珠槽(2111),所述滚珠槽(2111)内部嵌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滚珠(21111),所述第二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顶盖(212),所述螺母(111)与套筒(211)之间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刘贝贝石远灵
申请(专利权)人:辰源海洋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