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任务快速缓冲读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8475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任务快速缓冲读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逻辑存储区:    将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按照地址方式进行管理,每个地址指向一个字节,并将可用的地址空间首尾相接,建立环形缓冲区,对该环形缓冲区定义相连接的头与尾,头地址等于尾地址,从而将该环形缓冲区构建成逻辑存储区;    (2)数据的读写操作和管理:    写入数据时,首先判断存储空间是否足够,然后将数据从当前写指针指向的地址开始写入,写入完成后,将写指针移动到写完内容的下一个地址;    读出数据时,首先判断存储缓冲区内是否有数据,如果有数据且数据量小于或等于需要读出的数据量,则将所有的数据全部读出;否则按照帧的大小进行识别,判断可以取出的数据量,并从读指针开始处进行读取,读出后的空间视作空闲空间;然后将读指针移到下一个可以读取的地址。(*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数据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单任务情况下对数据缓冲区存储空间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于信息交流需求的不断增强,随着通讯技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逐渐深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技术,也获得了较多的进步。目前,在分散式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数据流交换,一般通过设立数据缓冲区的方法实现,数据缓冲区的建立,可以在数据高峰期的情况下达到流量的均衡,也可以在下一级处理单元发生故障时,暂时保存需要传递的数据。数据缓冲区可以设在诸如SDRAM、SRAM、EEPROM以及硬盘等任意的存储媒质中。对于数据缓冲区的管理,关键是对于数据的读写方法,如果数据的长度较为规则,数据的读写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当数据长度不规则的时候,情况就比较复杂,目前常用的办法是将存储空间分区,一部分用于存储,另外一部分用于建立索引,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闪存中存储块的分区及读写信息标识的方法》(专利公开号1351350)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很多,首先是在存储空间上可能造成浪费使用上述方法,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用于存储索引表,特别是当数据长短不一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周文端花茂盛章利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