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采集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采集组件,尤指一种满足薄化需求及图像采集效果佳的图像采集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笔记型计算机或平版计算机等电子装置,普遍使用于现今社会。随着科技的演进,图像采集装置的前置镜头趋向于全屏幕及薄化的设计。然而,传统COB(ChiponBoard)的制程方式,由于相机模块内部空间有限,通常通过支撑结构将光学膜片设置于芯片上,并且装设镜头,如此无可避免的将增加相机模块的整体高度,不利于小尺寸、薄化的设计。此外,传统的相机模块的制程及应用上,还存在着应力集中的风险,如此,对于镜头或是光学膜片而言,容易发生破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图像采集组件,包含电路板、图像采集芯片、多个布线、胶层及第一光学膜片。图像采集芯片位于电路板上,图像采集芯片表面上界定成像区域、涂胶区域及至少一布线区域,涂胶区域围绕成像区域,布线区域位于涂胶区域的外侧。多个布线分别连接图像采集芯片与电路板,布线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电路板;/n一图像采集芯片,位于该电路板上,该图像采集芯片一表面上界定一成像区域、一涂胶区域及至少一布线区域,该涂胶区域围绕该成像区域,该至少一布线区域位于该涂胶区域的外侧;/n多个布线,分别连接该图像采集芯片与该电路板,该些布线与该图像采集芯片的连接处位于该至少一布线区域内;/n一胶层,位于该图像采集芯片上,涂覆于该图像采集芯片的该涂胶区域;及/n一第一光学膜片,覆盖在该胶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路板;
一图像采集芯片,位于该电路板上,该图像采集芯片一表面上界定一成像区域、一涂胶区域及至少一布线区域,该涂胶区域围绕该成像区域,该至少一布线区域位于该涂胶区域的外侧;
多个布线,分别连接该图像采集芯片与该电路板,该些布线与该图像采集芯片的连接处位于该至少一布线区域内;
一胶层,位于该图像采集芯片上,涂覆于该图像采集芯片的该涂胶区域;及
一第一光学膜片,覆盖在该胶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的高度大于该第一光学膜片的高度,该支撑件位于该电路板上,且位于该图像采集芯片、该胶层、该第一光学膜片及该些布线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框体及一镜头模块,该框体位于该支撑件上,该框体包含一顶面、一底面及一贯通该顶面及该底面的容置空间,该镜头模块位于该容置空间,该镜头模块包含至少一个镜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光学膜片的厚度范围为0.10至0.2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层的厚度范围为30至20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胶层于一水平方向上宽度范围为80至150μm,该胶层还界定出一非成像区带及一胶体区带,该非成像区带围绕该成像区域,该胶体区带围绕该非成像区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布线区为二个,该二个布线区域分别位于该涂胶区域相对的二外侧,该布线区域与该成像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350μm;于平行该布线区域延伸的方向上,该成像区域与该表面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21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作动器及一第二光学膜片,该第二光学膜片配置于该作动器的一移动平台上,该作动器及该第二光学膜片位于该第一光学膜片的一侧,该作动器以移动该移动平台,使该第二光学膜片移动至该第一光学膜片的上方,且对应于该第一光学膜片的位置。
9.一种图像采集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将一图像采集芯片设置于一电路板上,于该图像采集芯片一表面上,界定一成像区域、一涂胶区域及至少一布线区域,该涂胶区域围绕该成像区域,该至少一布线区域位于该涂胶区域的外侧;
喷涂一胶体于该表面的该涂胶区域上,并以紫外光照射,形成一胶层;
在该图像采集芯片上及该胶层上覆盖一第一光学膜片,并烘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瑞光,颜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