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824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检测器包括一决策单元、一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及一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决策单元用以自所有接收天线接收一子信道的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某给定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此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符元间干扰(ISI)。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天线间干扰(IA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
技术介绍
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spatialmultiplexingfilterbankmulticarrierwithoffset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SM-FBMC/OQAM)系统是未来世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热门传输技术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相较于正交频分多工系统(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其频谱具有较低的旁波瓣,对邻近频带的用户影响较小,可减少保护频带(guardband),也不须使用循环字首(cyclicprefix,CP),故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另外,其对频率偏移等同步误差的容忍度亦较高,较适合于用户间无法同步的通信情况。然而,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SM-FBMC/OQAM系统的接收端存在符元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天线间干扰(inter-antennainterference,IAI)、与子信道间干扰(inter-subchannelinterference,ICI)等干扰。请参照图1,其绘示2x2的SM-FBMC/OQAM系统的示意图。第一根传送天线TX1具有第m-1个、第m个、第m+1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1m-1、S1m、S1m+1;第二根传送天线TX2具有第m-1个、第m个、第m+1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2m-1、S2m、S2m+1。假设欲检测第1根传送天线TX1中第m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1m,其所受到的干扰有符元间干扰、天线间干扰、与子信道间干扰。如图1的第一路径P11所示,符元间干扰(ISI)为第1根传送天线TX1中第m个子信道传送符元经过频率选择性信道所造成的彼此干扰。如图1的第二路径P12所示,天线间干扰(IAI)为第2根传送天线TX2中第m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2m所造成。如图1的第三路径P13所示,子信道间干扰(ICI)为第1根传送天线TX1中第m-1、m+1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1m-1、S1m+1与第2根传送天线TX2中第m-1、m+1个子信道的传送信号S2m-1、S2m+1所造成。SM-FBMC/OQAM系统的接收端需要有效地克服符元间干扰(ISI)、天线间干扰(IAI)、与子信道间干扰(ICI),方能提高检测效能。目前文献中针对SM-FBMC/OQAM系统提出的检测技术多属奠基于线性均衡器(LinearEqualizer,LE)的检测器,如排序型连续干扰消除等。在频率选择性较严重的信道中,其检测效能不彰,并导致错误率平层(error-ratefloor),且产生检测延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涉及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及干扰消除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spatialmultiplexingfilterbankmulticarrierwithoffset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SM-FBMC/OQAM)系统的检测器。检测器包括一决策单元、一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及一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决策单元用以自所有接收天线接收一子信道的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某给定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此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符元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天线间干扰(inter-antennainterference,IAI)。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检测器包括一决策单元、一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及至少一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决策单元用以自所有接收天线接收一子信道的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某给定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此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符元间干扰(ISI)。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子信道间干扰(inter-subchannelinterference,ICI)。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干扰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一决策单元,自所有接收天线接收一子信道的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某给定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以一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回馈对应于此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符元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以一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回馈对应于另一传送天线且对应于此子信道的一已决策信号,以消除一天线间干扰(inter-antennainterference,IAI)。为了对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2x2的SM-FBMC/OQAM系统的示意图。图2绘示根据一实施例的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spatialmultiplexingfilterbankmulticarrierwithoffset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SM-FBMC/OQAM)系统的接收端的示意图。图3绘示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图4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接收端的示意图。图5绘示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的流程图。图6绘示各种检测器的效能曲线。图7绘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接收端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0、2000、3000: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100:接收天线模块200:解析滤波模块210、220:解析滤波单元300:下采样模块310、320:下采样单元400、400’、400”:检测器411、412:决策单元4201、4202: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4203、4204: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4205、4206、4207、4208、4209、4210、4211、4212: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431、432、433、434:子前馈滤波单元441、442:实数单元C1、C2、C3、C4、C5、C6、C7:效能曲线P11:第一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器包括:/n决策单元,用以自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子信道的多个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n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该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该已决策信号,以消除符元间干扰;以及/n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天线间干扰。/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9 TW 1081436121.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器包括:
决策单元,用以自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子信道的多个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
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该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该已决策信号,以消除符元间干扰;以及
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以消除天线间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耦接于该决策单元的输出端及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天线间回馈滤波单元耦接于另一决策单元的输出端及该决策单元的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决策单元与另该决策单元对应于邻近的两个传送天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还包括:
至少一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另一子信道的至少一已决策信号,以消除子信道间干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至少一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至少一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的数量为4。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器,其中该子信道与另该子信道相邻。


9.一种适用于偏移正交振幅调制滤波器组多载波空间多工系统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器包括:
决策单元,用以自多个接收天线接收子信道的多个接收信号,以输出对应于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已决策信号;
符元间回馈滤波单元,用以回馈对应于该传送天线且对应于该子信道的该已决策信号,以消除符元间干扰;以及
至少一子信道间回馈滤波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癸江陈麒任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